我没有否认过贫穷,也没有逃避过贫穷,贫穷算不上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是一个富裕的时代,也是一个贫穷的时代。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也是一个悲伤的时代,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倒退的时代。对于贫穷的定义,我没有多大兴趣,反正我的生活就像是北京的春天,阴晴不定,偶尔阴雨连绵,好在大部分时间都是阳光灿烂。如若没有风,那便是最美的季节了。当然,能吃饱饭,能随性的生活,那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和往常一样,携二三好友去逛街,习惯走河边,一边赏景,一边嘀咕着见不得人的秘密。路边总是有很多卖菜和卖水果的人,大多是一些中年以上的,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也是饱经风霜过来的。看着穿作打扮,也不像是日子阔绰的人。当然,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这时,一个卖橘子的大叔把担子歇在路边,抱着胳膊闲看景致,扁圆脸上的大眼睛黑白分明,虽然明显的被皱纹抢了几分风采,却也还是明亮有光,一顶退了色的草帽,年头也应该不小了,有些星星点点的黑斑,可能是风雨的杰作吧。
发白的蓝色外套也有点风烛残年,稍微有点风就摇摇欲坠了。我心里祈祷着不要吹风,不是出于同情,而是本能吧。他左边的袖子似卷非卷,有几个循规蹈矩的破洞并排着,好像是下过命令的队形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他右边的裤脚也呈现出似卷非卷的状态,和左边的衣袖刚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整体看起来有几分讨趣的意味。值得注意的当然是那两筐红红的橘子了,没办法,心里的馋虫已经捣鼓个不停了。
我们互相会意一笑,瞬间奔向了大叔的橘子筐,这个阵势要是在战争年代算得上冲锋了。“妹妹,卖橘子啊,5元三斤。”大叔热情地说。这个价格可是在我们的承受范围内啊,那么好的事,想都不用想,买吧。我们三个开始挑选橘子,一边挑选,一边和大叔攀谈起来。大叔说:“这个橘子是我自己家里种的,儿子在外面打工,我和老婆子就在家里,自己养活自己,卖点菜,卖点水果,生活就过去了,挺好的,妹妹,你们多买点吧,这个橘子没有用化肥,挺甜的。”
说着就掰开一个让我们尝尝,真的是太热情了。我们都来不及拒绝,就递过来了,尝起来,味道那个叫美啊!看着我们比较满意,大叔也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我就询问他是否辛苦,他说:“我和老婆子收入不多,是计算着过日子,但是很幸福。”付过钱道过谢后,我们走了,大叔也挑起担子走了。大叔的生活过得不富裕,但是大叔却很幸福,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每个人的出身不同,这点谁也无法改变,但是人生只有一次,无论怎样的生活都不要抱怨,有时候接受也是一种态度,正如卖橘子的大叔一样,我也是一样,我觉得生活得贫穷同样可以体验到幸福。
人生需要磨练也需要挫折,我从小因为家庭的原因,生活过得很贫苦,但是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就是幸福的,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而来的东西也是幸福的。课余,我在餐厅里端过盘子,常常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也在学校里勤工助学,500多份报纸,20多层楼,几百间寝室,有时候腿也发麻了,手也发麻了,但是我从来不觉得生活不公平,从来没有嫌弃过生活过得贫穷。
我在这样的工作中是幸福的,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的。我也感谢上天给我这样磨练的机会,让我感受到幸福的味道。就好像一句说:人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的确如此,不管是生活的态度,还是生活的眼睛,都应该是幸福的。西装革履不一定就是美景,衣衫褴褛不一定就是泪流满面。
贫穷的人更懂得珍惜,也就更懂得幸福的原则。每天初升的朝阳就是微笑,路过的每个景,都可以用生命来赞美。不信,你看,校园的小径边上了又开了几朵不知名的花,红粉的花瓣,娇滴滴的的耷拉着脑袋,有几棵树的叶子已经开始飞舞,为这个季节献上一支优美的舞蹈。这些都是足以值得幸福的事啊。
那边又是一棵开花的树,寻着香味,我不得不去欣赏一下。
“爸妈……我要……”这是我们做孩子的对自己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命令”!我也是一样,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之所以我们会这样,都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劳动、赚钱是多么不容易!但是从那次夏令营“进农家”活动开始,我就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的孩子是那样的辛苦。每天早上要先做饭,然后上学,回家后再帮助父母!而我们,却天天拿着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而且从来不帮助家长做家务,有时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懂事!
每天,当我们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吹着空调,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的时候,我们何曾想过:在同一个城市里,同样也是孩子,但是在另一个地方,却有完全不同的生活?
来到陈芳的家里(就是“进农家”时交的新朋友)就开始准备做饭。准备洗米……我心中暗暗念叨起来。正要“动手”,这才看见陈芳已经开始洗米啦!!这时候,一阵愧疚的心情如波涛。对啊!我可以帮她啊!正当我要下手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却不知道应该从那里动手。最后,我们小组什么也没有做,“悠闲”地躺在沙发上,这时候,却只有陈芳一个在厨房里忙东忙西的(我们都怪不好意思)!
吃完饭,我们小组就回营地了!一路上,我们和陈芳有说有笑的,但是心中都有一种愧疚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帮助新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这次“进农家”中,我有很多的感想……觉得自己不像新朋友那么懂事、能干,却只会向爸爸妈妈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点都不像是快要上六年级的学生!以后,我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和新朋友一样:懂事、能干!
我们的生活是富裕的,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贫穷的。“懂事、能干”“不懂得体谅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许,这——就是“富裕”和“贫穷”的差别!
简单来说,我们都知道钱虽不是万能但钱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富人能用钱直接快速解决很多琐碎问题,然后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但是贫穷则不能。而且,就算你突然拥有一笔钱,可能你还是不能马上全部投入到良性的投资回报循环中,因为有很多地方都在等着用钱,还没等到要做点什么正事,钱可能就花了差不多甚至花光了。个人认为,还有被分散的精力同样重要,当一个人被眼前琐碎的事情缠身,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思考更长远问题和制定长远计划,我们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人不会轻易迈出他当前的困境。
此书彻头彻尾属于一本学术性书籍。但是他给你的收获也是满满的,而不是鸡汤似的。但是也许鉴于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或许鉴于其他方面,很遗憾作者真的没有勇气直面结论,道出贫穷的本质,给出答案。到底为什么贫穷?作为读书笔记,我把答案从书中各处提取总结到这里。
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存在一个叫贫穷陷阱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不论从世界和国家层面的宏观意义上,还是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个体上,都是存在的。简单来说,就是一旦落入这个”陷阱“(就是财富价值或者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就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如同中国有句话:越穷越见鬼。这是最可怕的。为什么可怕呢?这个陷阱里面都有什么?全球和国家层面宏观性,我们无法做点什么,那就来看看个体上,一般都有什么事情在这个陷阱里发生,了解这些,我们才可能摆脱进而跳出来。
1984年腊月,一个寒冷的冬天。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在一个火车进站口前面,有一位穿着寒酸的妇女,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她正在等着进站,然后回家过年。母亲紧紧抱住孩子,生怕孩子冻着了。进站口前还有四个男人,他们穿着保暖的棉袄,其中有3位是老板,另一位是医生。妇女和孩子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而他们却并不理会妇女。后面几个等待的人还时不时聊一会儿天,玩一会儿手机。
那位妇女是被前几个人给挤出来的,他们说:“你到后面去排队吧,去后面吧。”放眼望去,整条队伍像一条蟒蛇那么长。后面那几个人若无其事的看着妇女,也不帮忙,也不安慰。有的人甚至还低声地笑起来,像是瞧不起她。
妇女委屈地站在那里,她想:等这几个人进去了,后面会有好心人帮我的,一定会的!
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并没人帮助她。
“明天……明天就过年了,让我……让我插个队,回家过年,好吗?她说。
一位老板不屑地说:“去去去,别在这装可怜,我们也要回家过年啊,上后边儿去,走走走,快走!”
妇女还是在那儿站着:“求求您了!”
那位老板把妇女推到了,说:“我都说了,我还要回家过年呢!瞅你那寒酸样,别碰我!”
妇女还是在那站着,后面的人依然没有帮助她。人,都走了。她也进站了。
只不过,进站口前,还立着一块被忽视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
有些人明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看见世界万物的美好,但却感到不满,喜欢视而不见。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假文盲”。
他们看着那五个字,仿佛不认识这些字。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不敢正视那块牌;第二:他们试图告诉别人:“我是文盲,我不认识字,不关我事。”他们的模样个个都是有文化有权势的人,这样的人会不识字吗?他们无非是想更早上车,更早抢到一个座位,却从未有考虑过别人。在抢着上车的比赛中他们是第一名,道德比赛中呢?他们早已经被人唾弃。为了方便自己,却丢弃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这样的“假文盲”就有很多,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少想自己多想别人,那么这种“假文盲”迟早会成为社会的败类,最后消失的!
在世界的一隅,总有那么一些人,编织着一个平乏而又千篇一律的梦,而这个梦的主角往往是同一个关于“金钱”的话题。他们喊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幻想成为马云一样的成功人士。然而,倘若真有了些钱,他们便毫不犹豫的胡吃海喝,肆意炫耀。可想而知,其真正的贫穷,远远不止物质那么简单。也就是——当他们看到雪花飘落,体会不到肃穆;听到儿童的欢笑,感受不到纯真;听闻内心的呼唤,却不知如何关爱灵魂……
原来,更可怕的是其精神的贫穷。
周国平说:“精神只住在一个祖国,那里是万物的意义。”然而,这些人连通向精神国度的路径都未曾寻找,也只好揣着自己的衣兜抱怨贫穷了。更有甚者认为,精神富裕又怎么可能胜过物质富裕?我就不以为然,相反,我认为精神之丰盈是高于物质层面的。从某一程度上讲,精神的富裕也许更接近真正富有的含义。
还记得坐在河畔钓鱼的庄周,他不似姜太公独坐江边垂钓,实则愿者上钩,钓取周文王。庄子钓的确乎是现实意义上的鱼。的确,他的物质生活已贫穷到了一个度,以至于担心温饱。然而当大臣来请他去朝廷为官做宰时,也就是在这贫困潦倒之时,前面是浩瀚的河面,身后功名利禄。他毅然决然选择当一只在泥泽中摇尾的乌龟,拒绝化成为国君供奉起来的龟骨。换言之,庄子放弃了金钱与地位,他宁可清贫,宁可这种亲于自然的自由。因为于他而言,物质的穷困只是一个表像,实则有一个富有而饱满的灵魂。他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里有“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有“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鲲,有以八千岁为春秋的大椿,亦有蜩与学鸠,在那个可爱富饶的国度里,他是个富翁。在那里他洒脱而超然的追求着逍遥。而在这般富饶的精神王国前,物质意义上的贫富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无独有偶,住在木桶里的西哲第欧根尼不正也是一方精神天地的主宰者。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认为他在物质上是富裕的吧,但这并不妨碍他追寻自然的精神,他快乐的实践着,且告诉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他的阳光,这也可见其精神,这富裕已然战胜物质生活之贫苦,否则他该去好好巴结前来问候的亚历山大了。
如此,在我看来,物质之贫穷并非绝对意义的穷,而精神的贫穷才是“穷”的真正意义。因而有的人尽管身无分文,一样熠熠生辉;有的人坐拥金钱名利,却仍然寒酸落魄。前者精神之富,远胜于物质之穷;后者精神之贫乏,更显穷酸不堪。
于我们而言,就算物质上是贫穷的又何妨?精神的饱满一样带着高贵的气质,这种富是物质的东西所不可比拟的。就如丰子恺画中所言——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由此,构建一个纯粹而丰盈的精神世界,再一点点壮大,又怎么可能有空闲去抱怨穷呢?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弱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的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夜,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
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学士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青青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伟大诗人杜甫说的话。而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无论今天有什么情况,什么事情,我都会抽出5—10分钟来读书。我认为,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高品或低贱,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努力读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我们贫穷了,我们还能否坚持每天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学习呢?”唐代有个大诗人——刘禹锡。他一生历经坎坷,他年轻时博览群书,当了大官,人到中年时被贬官。可刘禹锡,无论是身无分文还是拥有金银财宝,他唯一不变的就是十年如一日地学习。他住的房子是破的,屋顶的瓦也是一片狼籍,他学习的木桌也已经破烂不堪。可是这些困难也并没有阻拦他学习的脚步。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诸葛亮和杨子云都是他们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大文学家,可他们的住所也都是十分简朴。再看看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奋发向上,连任四届美国总统。
而当我沉醉在无限感叹之中时,我又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的情况与他们大相径庭。他家里可谓是“金玉满堂,财大气粗”。他的父母满怀殷切希望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也为他操碎了心,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可他却说:“反正我们家里有钱,我不好好学习也能拥有很多金钱。”上课时,他东张西望,生怕老师点到他。写作业时,他打开作业帮,扫扫就完事了。在此,我想问“假如我们有钱了,我们还会遵守其本,好好读书吗?”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细数这些古往今来之事,我豁然开朗了,读书向上,无关于贫穷或富有,只要有一颗进取的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对刘禹锡的尊重并不是因为他的权力,而是因为他身上的一种力量。虽然他贫穷了,但是他依然能够奋发图强,恪守其本。有些人让人喜爱,是因为他的“钱”,而并非他的学识,让人不禁瞠目结舌。放眼望世界,人类之所以从平凡到高品,从野蛮到文明,正是因为有了精神食粮——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