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像苍天的大树总是始于一种一根一样,巨大的建筑总是始于一石一木一样,成功与辉煌的一生往往始于开始的一步。
一步虽小,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生虽大,却必须有最开始的一步。而这最开始的一步,就是基础。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固,是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的,因为基础是根本,是出发点,没有基础就没有起点,没有起点就没有过程,更谈不上有终点了。
鲁迅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自幼刻苦学习,着手于这些“零碎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从而获得了成功。
回首中华历史五千余载,像鲁迅一样把基础、把最开始的一步看得格外重要的伟人还有很多。一步是孔子重复弹奏《文王操》数十天,一生是孔子在后来教育事业的大有作为;一步是齐白石磨石成泥,一生是齐白石的篆刻艺术达到了庐火纯青的地步;一步是梅兰芳苦练技艺,一生是梅兰芳成为了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这些伟人的成功都与他们最开始的勤奋与持之以恒有关。正如荀子在《劝学》中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与辉煌的一生往往始于最开始的一步,第一步的成功就是未来成功的奠基石。注重基础不仅成就了中国的伟人,同样使外国名人获得了成功。
古希腊卓越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迎着大风,向着波涛诵读《伯罗奔撒战争史》,年复一年,终于成为了的演讲家和政治家。
佛罗基奥让达芬奇从不同的角度练习画鸡蛋,锻炼达芬奇眼力,使达芬奇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画家。
历的名人亦是如此,而平平凡凡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基础。简简单单的细节,扎扎实实的基本功,都是我们在读书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我们通往成功彼岸的罗盘。
当我们迈出生活中的一小步时,也许我们的生活会发生转折,我们的未来会发生变化。只有这生活中的一小步走好,基础打牢,成功才能指日可待。由此可见,成功与辉煌的一生总是始于那最开始的一步。
俗话说:江南多竹,北国多柳。的确是这样,在我的家乡就栽有成行的垂柳。年年的惊蛰过后,伴着几丝和煦的存风,几场零星的春雨,那些多情的生灵也悄悄地睁开惺松的睡眼,伸几个懒腰,打几个哈欠,抖一抖身上冬日积落的灰尘,用一个全新的面目来装点这北国之春。
鲁西北的春季更多的是风天,这风却也并不煞景致。在我们这里春天要是风少点,反倒觉得没趣。由于风少了垂柳的枝条就不那么活泼了。
垂柳也喜欢风。哪怕只有一丝风,她也能觉察到,于是你呼我,我唤你,悄声地互相传递消息。风雨急些,她们就像一群受了惊吓的小鸟一样不安起来,手牵手一起荡动一起转侧。风更大了,那千百根柔条,千百丝秀发,千百张柳帘,就兴奋地跳起了舞。那舞姿是绝妙的,披挂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时而欲凌空飞奔,时而又缠绵柔顺,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又清雅似仙鹤,那气势,那韵味,宛然徜徉天际的仙女,飘逸极了,洒脱极了。
每逢这时节,便是我们最快活的时候。各家的孩子都甩开冬日的束缚,轻爽地走出小院,来到垂柳下雀跃着攀上树去,折一根柔条,采一片新叶,望一会儿远处,惬意得很。不会爬树的孩子,个个仰着脑瓜,眼巴巴地盯着树上,嘴里不住“哥、姐”地叫着,渴望他们能给自己做一支柳笛。
柳笛刚到手里,赶紧吮吸几下,一股清凉苦涩的味道沁人心脾,五脏六腑也随之清新。于是悠悠的哨音从各处响起,好像就是一首春天的谐奏曲。
唐诗里有“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佳句,的确如此,谁也不晓得是什么时候,这光滑的油绿的柔枝上又添了几片新绿。泛着几丝鹅黄的生命,在微风中努力地抱定树枝柔软的身躯颤颤地舒展开去,让人看后,不知那感觉究竟是清新、爱怜、欣慰还是激动,或许都有点吧。
倘若是在无风的日子里,垂柳的长枝就从树上直倾下来,静静地偎在一起,倒像是一张翠竹帘,又好像是小姑娘额前的一抹刘海儿那般密,那般整齐。谁也难说这绿究竟有多深,那绿到底有多浓……
数数手指头,那儿时的岁月已有几年的光景了。但故乡杨柳的倩影,却恍如昨口,她就像母亲温柔的手,时时牵着我走近故园,走问童年;就像一首动情的心曲,鼓舞我去拥抱生活,拥抱希望。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