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每一个案例,我都认真去读,甚至有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曾亲身体验到,当看到专家们的点评,我时而惭愧,时而自豪。惭愧的是没有按照专家学者那样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看问题,可以说没有科学头脑。自豪的是,偶尔也会和专家的思想火花碰撞,感觉自己在成长着。
书中有一个案例《善待“老鼠屎”》这个案例主要讲的是对待差生的一个问题。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老师因为考核,平均分、及格率……直接挂钩,因此对班里的差生开始埋怨,把“老鼠屎”当成自己的出气桶。对他们冷嘲热讽,或严盯死防,或冷落惩罚,或驱逐出“班”。总之,大家都不能容忍“老鼠屎”的存在,有的老师觉得老鼠屎会搅混“班级”这锅粥。歧视他们,学生们也和老师一样开始排斥这些“老鼠屎”。看了这个案例,我一下想到我班里的张,每次,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他都给班级拉后腿。为此,我也头疼的不得了,想了一切办法和家长沟通,争取把成绩提高上去。可是每次都让我失望。虽然我失望,但我没有失去信心,对他仍然有期待。因为他学习不好,班级的学生总是欺负他,有一次,班里的顾骂他傻,他也不敢告诉我,后来我想了想,他不告诉我的原因一是害怕顾再找他麻烦,二是他已经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学习本来就不好,学生总欺负他,老师也不会向着自己。通过调查我知道学生欺负张之后,我在班里教育了他们,给同学们上了一节怎样做人的课。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权利去欺负别人,例如张,他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他身上有很多优点,说到这,同学们都纷纷发言,“老师他干值日很认真;老师他很有礼貌;老师他爱帮助同学,有一次,咱班同学文具盒掉在了地上,他主动帮助捡起来……”是啊,这些都是他的优点,我们看在眼里,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偏偏扯住人家小辫子不放,学习总是倒数第一,总给班级拉分。这些话语去侮辱他呢?难道你们没想过这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为什么要拿别人的弱点来当笑料?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同学们,我们学过这篇课文,难道文章的内涵我们不记得了吗?希望你们大家好好反省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尊重别人。我和同学的谈话足足一节课,虽然这节课没有讲课,但是我觉得自己讲了,而且是很精彩的一节人生课。我想每个同学都能去反思,而张对我更是感激不尽,他总是来亲近我,和我说说话,因为在他的眼里我是一名正义的老师,我对每一个学生都很公平。在我这里,他能得到快乐,不压抑。虽然每次考试他都给我班里拉分,我也很生气,但是我从来没侮辱过他,我总是在为他加油、呐喊。他也总是和我保证“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不让你失望!”这点保证就够了,这是孩子的真心话,他也努力去做了,所以我对他没有任何埋怨,我也相信他一定能把成绩提高上来,因为有我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鼓励,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他的成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们也为他高兴。真的希望我们当老师的善待“老鼠屎”、珍惜“老鼠屎”、改造“老鼠屎”,这是我们老师的一种责任,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美德。让我们给学生多点人文关怀,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都该努力地使自己有所作为!
虽然这本书读完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没有读完,里面鲜明的案例,还有那些深刻的道理,不得不让我一辈子去读,去体会,也让我不得不一次次的问自己,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才会是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扩大与学生的知识距离,缩缩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她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活动。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其次教师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这样,如果他们真正到这是出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那么学生一定会愉快地接受。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新的时代更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一名教师,应该以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教师的爱培养学生的爱,以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适应社会要求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增强素质,炼就过硬的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才能赢得教师的尊敬,赢得学生的爱戴,赢得家长的赞誉。
“四面山风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个人需要灵魂的自强不息,民族需要灵魂凝聚人心。而一个高尚的灵魂,纯洁的灵魂对于为千百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师德建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对于教师的品德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与以前的人们相比,教师的心灵上少了许多束缚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乃至放纵,而正相反,对教师而言要求更高了。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掉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那就是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只能这样,教师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以此来教育人,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爱洒向学生,用血和汗灌溉着一方方土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教育事业。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预备了丰富的材料准备年夜饭。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吧。
下午妈妈和小姨在厨房里忙碌着,我在一旁捣乱。妈妈在洗菜,小姨在活面,我在一边玩面团。过了一会儿,妈妈和小姨准备包饺子,我玩厌了面团,也来凑热闹。我和妈妈说,“妈妈,让我也帮你们包饺子吧。”妈妈看看我,说:“好呀!我们家宝贝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干活了。”
小姨擀皮,只见那小小的面团,好象充满了魔力,在她手里转了转,一个圆圆的饺子皮就出现在我眼前了。妈妈也很麻利地捏着饺子,很快一个个元宝似的饺子出现在案板上。我一看包饺子太容易了,就是拿一个皮,在上面放上馅,再捏捏,不就完事了吗。于是我说:“妈妈,这也太容易了,我也会包。”妈妈笑呵呵地对我说:“是吗?那你试试看。宝贝,记住呀,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定要捏住呀。馅太多,包不住,一煮就破了,就成片儿汤了。馅太少,你一定不爱吃。”我已经急不可耐了,对妈妈说:“老妈,您别??袅耍?饷醇虻ィ?次业陌伞?rdquo;我迅速地拿起一个饺子皮,用筷子挖了一堆馅放到了上面,妈妈看着赶紧说:“宝贝,这儿也太多了,肯定包不住的,快挖出去一些。”我看了看,的确是太多了,就挖出去了一些,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边捏一下,然后把上面也捏了捏。呀!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一捏上面,两边都露馅了呢?我赶紧又拿了两个饺子皮把两边盖住,然后再捏,总算都捏上了,不再露馅了。可这是饺子吗?怎么长成这样呀?真难看呀。我都不想包了,这也太难了。妈妈看着我难为情的样子,笑呵呵地对我说:“没关系的,第一次能包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你再试试,一回生,两回熟,下一个肯定比这个强。”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拿起了第二个饺子皮,第三个……妈妈包的很麻利,不一会儿工夫,已经包完了。妈妈包的饺子象一个个元宝似的,很漂亮的立在案板上。我包的饺子,一个个东倒西歪的,没精打采的,我有点难为情。妈妈却在一边夸我说:“你看看,你后包的要比先包的强多了。下次肯定比这次还要强。一会儿把你包的单煮一锅,让大家享受一下你的劳动果实。”
煮饺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需要先烧开水,饺子要顺着锅边溜下去。不能从上面扔下去,那样的话,溅起的水会烫到你的。我在一旁想,这可到处都是学问呀。说话间,饺子煮好了。妈妈开始往上端饺子和其它事先准备好的菜,我帮着摆碗筷。然后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我包的,哇!味道好极了,回味无穷呀。我急着对妈妈说:“妈妈,快尝一个我包的。”妈妈夹了一个我包的饺子,放进了嘴里,慢慢地嚼着,很享受的样子……
我要感谢妈妈教我学会了包饺子,让我学到了一门本领,从中我知道做事不能粗心,要细心,也懂得了妈妈每天帮我做了那么多事。谢谢妈妈!这个年夜饭吃得很有意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