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杨善洲的作文(杨善洲奉献的作文素材)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杨善洲奉献的作文素材)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11-14 03:50:45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杨善洲奉献的作文素材)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一】

这种精神对于年轻的技术工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技术上的难题,会遇到工作与自己的生活相冲突的矛盾,我们应当怎么办?我认为,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来解决难题,使自己的技术进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回报社会。在技术难题面前,我们不能退缩,要敢于挑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查阅相关资料,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通过各种方法将问题解决,使自己能够前进一步。我们的许多革命前辈都是为了革命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当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多想想他们,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己多奉献一点,那样自己的收获就会多一点,自己的快乐就会多一点。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这样你就不会感到乏味,不会感到枯燥。虽然我们只是在企业干工作,也许并不起眼,也许并不重要,但是你只有把它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时候,只有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这里面也有学问,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如果想到了,我们就要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困难,也会有别人的不理解,但是自己不能放弃,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会是你工作中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在企业干工作,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企业是实体经济,是通过人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生产过程,为了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就需要全体职工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来进行生产,只有这样,人人把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杨善洲同志也是我们脚踏实地干工作的楷模。我们如果都能像他那样,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我们的企业会发展的更好,我们的社会经济也会更加繁荣,我们的“棉纺织名城”这个品牌会叫得更响,分量更重。让我们继续努力吧,尽一己之力,为棉乡的经济发展增砖添瓦。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二】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我决定退休后回到大亮山种树,为家乡做点事,也当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带上办公室里的那盆雪松回大亮山了“中共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去当雪松。”这是杨善洲的一句口头禅,朴实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回到家第二天,他就背上家伙,把那盆雪松种在大亮山上,谱上了他计划的第一个音符。在得到大家的支持后,他一方面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底,盘算着种什么树,怎么种。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是资金短缺,杨善洲到处寻找树苗。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目,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他不怕丢面子,自己到街上去捡果核,完全忘了自己曾经是一名地委书记。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中谋取私利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

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不用公家的半分半厘。坐吉普车,他坚决要打表,交汽油钱,他说:“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了3亿元,移交林场时,他也不占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值得后辈学习的精神财富。

为官的几十年来,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妻子,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的女儿。作为一名父亲,他是失职的,他为了参加村里举行的收割大赛,却没能参加女儿的婚礼。他为了村里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动了关系将村里的老师转了正,但却没法帮女儿转正,让女儿与丈夫、儿子长地分居长达15年。但他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会主动提着女儿的行李送她上车,乞求女儿的原谅。他会默默地在女儿的家门前种一棵大亮山的树。对于女儿的埋怨,她伤心过,流泪过。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在杨善洲生命的尾端时,他嘱咐女儿:“我死后,把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洒在清水涧,我是在那儿参加的革命然后入的党,那是我工作的起点。一份埋在大亮山的那棵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终点。第三份你们帮我收着,最后把我和你们的母亲埋在一起,这样我就能一直陪在她身边了。”这些话让我想起了另一位革命先烈刘少奇同志,刘少奇也说过相似的话:“我死后,要把骨灰葬在大海里,因为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都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他们都无怨无悔,早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且甘心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三】

在当今这个到处都充满诱惑的物质社会里,有多少的共产党员抵不住诱惑,从而失去了党性,走向了贪污腐败的的歧途。他们吃公家的、拿公家的、用公家的,做公家的,住洋房别墅,开豪车,送子女出国,还贪污令人咂舌的巨款等等。然而看看我们的老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他又是怎么做的,共产党的党性在他身上又是如何得以体现的。想必有些共产党员看了会脸红,无地自容吧,许根本不配当一个共产党员。

杨善洲恪守“权力是人民的,我只是为人民来行使”的信条,绝不因私事私情而动用权力。群众最厌恶的是以权谋私、“走后门”,最欢迎的是廉洁奉公、“走正门”。杨善洲为群众的“正门”总是敞开的,但为自己、为亲朋的“后门”关得紧紧的。下雨天出门坐公车是小事,他不愿意干;让下级单位为一次工作餐买单是常事,他也不干;老婆孩子转非农户口是政策允许的事,他还不干……长期自掏腰包帮助群众,加上“不占便宜”,甚至该享受的不享受,使他和家人只能过吃包谷饭、住破房子的苦日子。一个地委书记尚能如此,一些官不大、但手很长的干部应该深深地脸红、彻底地汗颜。

电影中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力量,也是杨善洲老人高尚人格的力量。这些党性的、人性的崇高,在杨善洲老人身上集中呈现,散发出怡人的芳香,折射出夺目的光辉,足以让人感动,催人奋进。

杨善洲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两句话,一是坚强的党性,二是崇高的人格。杨善洲在其83载的生命中,始终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在位为民牟利,在一点一滴为民解困中兑现誓言,造福一方;始终牢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退岗投入母亲怀抱,用勤劳的双手为大山母亲披绿装,感恩家乡。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们一辈子学习的典型。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四】

观看《杨善洲》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老地委书记的伟大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另人肃然起敬。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这就是我眼中的杨善洲。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注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元。2011年杨善洲将自己辛苦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想而知,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树的是榜样,塑造的是廉政典范。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时可谓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这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入党积极分子,我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从工作态度,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我们要学习杨善洲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杨善洲的先进事迹一代,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五】

原则,是杨善洲一生最看重的。

他本可坐公车回去上班,却要起早挤班车;

他本可免费坐公车送阿昌上学,却偏要打表付钱;

他本可一个电话,为女儿办了农转非,却不肯坏了规矩;

他本可一句请求,让两地分居的女儿女婿一起呆在过日子,却不肯因个人私事向组织上张口。

反观如今,公车私用,求人办事成了家常便饭,要想在官场立足,必须要对原则置之不理,才可博得家人,同事、领导的欢心。

杨善洲坚持原则的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下中国人最应该具备的。

为民办事

他的一句话让我心中感触良多。

“老板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堂堂滇西粮仓,他宁可拉下老脸向国家要救济粮,也不肯让老百姓少吃一顿饭。

现今社会,脸面就是一切,人们宁可多花好几千冤枉钱也要在所谓最好的酒店,喝最好的酒,吃最好的饭。究其原因,只因一句“这样才有面子。”

一次,抗旱用水紧张时,杨善洲召开临时地委会,建议把修办公室的钱用来打抗旱井。他这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去维护人民利益,他真真正正的诠释了,什么叫人民公仆!

杨善洲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官,他真正的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自己的立场上去看事情,他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什么都可以不要,他就是为官者的典范!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六】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我看过电影《杨善洲》,被这感人的事迹打动,有几点感想:

人生需要信念,这种信念可以是真善美、民主、自由、平等给人类带来的幸福,也可以是对自己信仰的追求.

幸福的定义:何谓幸福,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幸福。杨善洲无论对工作还是退休后的安排,这种常人眼中的苦,在杨善洲眼中这不算什么。这种对生活的淡泊,这种自我价值实现,这就是幸福。一切庸俗的享受、富贵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的意义:一个人从生到死,在这个社会中存活总要留下点什么,在享受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能够社会留下点东西。杨善洲做到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青山绿水。

杨善洲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想报答我的`家乡”他用一生的付出,践行了自己对信仰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

杨善洲式的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出现,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弥足珍贵。他的家庭没有照顾好,妻子更是一位悲剧式人物。妻子一辈子农转非没有办,常年与自己没在一起;女儿工作调动没有做;将国家奖励的20万几乎又无偿的捐献给了国家;对自己几近刻薄,可以说对家人没有丝毫的照顾。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但我个人看法,祖国的发展是需要牺牲自我方式的英雄,但更需要千千万万个,能恪尽职守,有私奉献的好官,只要不是贪官,不是以权谋私的昏官,能对工作负责,敬业,能懂、能疼百姓疾苦,在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同时不忘老百姓,我们就可以认可他是一位清官、好官、父母官。

不抱怨:三个字间简单单,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人生不顺利者,十有八九,遇到困难真正做到敢于担当,勇于克服,这是一种成大事的风骨,杨善洲以长者的智慧告戒了一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

平凡的事常年去做,坚持几十年去做,这就是不简单,不平凡。

有关杨善洲的作文【七】

杨善洲曾是云南省保山地区党委书记,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书记,无论是生活作风、思想品质,都保有着一位农民的本质。实事求是、勤俭朴素、亲近群众、淡泊名利、大公无私,这些词用在杨书记的身上很是贴切。杨善洲在任地委书记期间廉洁奉公,忘我工作,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退休之后,他放弃了进省城昆明养老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大亮山,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好水的问题,他带领着村民上山包地种树,自己分文不取。22年后又将林场无私的献给了国家,着实伟大。

但是,这个伟大令我很是焦虑。这又是一个雷锋式的人物,共产党员的楷模。雷锋的人物真实性我是考究不了了,但是杨善洲的事迹确是真人真事。令我焦虑的是:

第一,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杨善洲?杨善洲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值得肯定,完全表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假如国家所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都能有杨善洲的思想、道德、品质,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肯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体制的问题也终有一天能得到好的解决,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共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那好,第一个问题回答了,我们需要杨善洲。

第二,我们领导干部、党员干部队伍中有多少个杨善洲?既然有需要,那就要看看我们有多少。请问我们能有多少?真正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做事的人太少了。就看看我们的区政府吧,都快成为领导的家属大院了。看看我们的镇政府吧,130个人领工资,30个人来上班,10个人在做事。而就是这10个做事的人,他们是杨善洲吗?不全是。

第三,为什么杨善洲只是个别的存在?这里我想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关于人性的看法。早在16世纪,霍布斯就提出过国家、政府、社会的起源。因为在每个人只管着自己,没有制度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下,人的利益很容易受到威胁,所以大家一起订立一个契约,交出我们惩罚他人的权力,成立一个公共的组织,代替我们执行这项权力,这个公共组织就是后来的政府。在霍布斯看来,人性是恶的,每个人随时都可能会侵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之后的洛克、卢梭,虽然在契约的形式和性质上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人性的觉察,他们都认为不是善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都会有恶的一面?当然,你会说,我们看到感动的东西会流泪,看到可怜的人会同情,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仍会帮助,我们也有善的一面。我想说,是的,但是那是建立在不损害你的绝大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善。是的,这里又提到一个代价问题。为什么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多,而在火车上让座的又少?代价不一样。公交车上可能只需要十多分钟,而火车上可能是十多小时。很少有人会牺牲太大的代价,来做一件几乎没有回报的事。我就是我想说的人性。我认为,人性表现应该是,不与自己利益冲突下的善,和与自己利益冲突下的恶。而人性的这种表现,正好回答了我的第三个问题。一个人可以做好工作,可以勤俭,可以亲民,但是要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确是寥寥无几。所以杨善洲只可能是个别的存在。

第四,那该怎么办?既然“全党皆为杨善洲”不可能,那领导干部队伍要怎么办?我认为,承认人性的缺点,更多的发扬人性的优点才是可行之路。每个领导干部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的条件待遇,不去贪婪,这样就足够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需要多加一条,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别看小小一本党章,如果都能按照上面写的做,整个国家会焕然一新。其实中国的条条框框各项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协商制,我不敢说是最好、很好的,但是我敢说真正按照它执行的话是绝对不会差的。所以说,国家对于杨善洲之类的先进思想理论的宣传不应该是重点,重点应该放在怎么才能让人执行,而不是让宣传成为套话、空话。

第五,怎么才能把理论上的东西让人都真正做起来。难吗?其实只是每个人迈出一小步而已。简单吗?其实这一步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因为很多的国人可能都患有“腿疾”,可能需要一个人背着两个三个甚至是二十个三十个人迈出这一步。所以说,少部分人的醒悟是不够的,但是谁又能知道这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呢?所以,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从我做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