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出自于《论语》。顾名思义,这是劝诫人们在打算做成一件事情或做出某种决断前,先在脑海思虑周全再行动。
然而,在如今这么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办事越来越注重速度,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达成某个目标,然后马上转战下一个目标。这样,事情的结果可能就常常难尽人意了。
也有常言说,“冲动是魔鬼”,如果不加任何思索地一味凭着感觉做事,那么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苦涩的。历史上便有很多令人惋惜的错误已经上演过。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是周幽王为搏美人褒姒一笑,用尽各种方法,未果,于是便点燃了紧急战报才用的烽火台,诸侯们以为发生大事冲冲赶来,美人笑了。而后,敌人入侵,情势危急迫在眉睫,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诸侯们却因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以为的周幽王的玩笑之作,便不加理会。结果可想而知。在那最后的时刻,周幽王可曾后悔?答案是肯定的。
再比如武则天三子李显,初次为帝时,想要重用韦玄贞,遭到某大臣反对后,他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他要把天下之位让给韦玄贞,这很明显是荒唐的气话,然而却被那位大臣抓住了小辫子,将此事禀告武则天,导致了李显被废。
倘若周幽王和李显分别都在做事或说话前多加思索,那么这些惨剧或许便不会发生,亦或是不会以这种形式发生。倘若人人都能三思而后行,那么历史上的很多悲剧也不会发生,很多人也不至于悔不当初、抱憾终生。
“把握先机”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求,然而“三思而后行”与之却并不相矛盾。三思而后行是更为成熟稳重、谨慎妥当的表现,在把握住时机的同时,多加思索,看准方向,摸清全方位的局面再“快、准、狠”地出招,或许花费了小小的时间,但是省下来的却是走弯路的一大截时间,也能有效避免许多错误的产生。
三思而后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广泛阅读优秀书籍,才能不断有“活水”涌来。但在短暂的高中时间里,面对“学生是否应广泛阅读”这个问题,许多老师开始众说纷纭。
的确,当一个学生步入高中生活,由于学习压力增大,学业负担加重,导致学生自由时间较少。因此有许多老师反对大量阅读,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广泛读书利大于弊,赞同大量阅读的观点。虽然这个问题不可简单地衡量,不好用对与错来判断,但我认为,在学习的道路上舍弃广泛阅读,这是不明智的。
广泛阅读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一个学生本身没有知识的积累,那他怎能在考试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呢?我们只有像作家高尔基那样,有“我扑在书上,犹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精神,广泛地阅读优秀书籍,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在真正的考场中做到胸有成竹,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广泛阅读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早在三国时期,许多人就有了广泛阅读的习惯。曾记否,许多文人墨客拜访大都督周公瑾,参观他的书房时,大家都为他的博览群书的精神而赞叹。周瑜的书房中没有任意一卷书,他每熟读一卷书,便烧一卷书,而他已经读完书房之中的.所有的书,故其书房中不见一卷书。因为周瑜广泛阅读,所以他精通各种兵法,学富五车,才智过人。如此阅读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么?这足以证明广泛阅读对个人发展有较大的益处。
广泛阅读有利于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战过后,众多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像邓稼先、袁隆平、钱学森这类集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中国怎能发展如此之快;如果他们不广泛阅读优秀书籍,又怎会有超凡的学识,怎能去搞科学研究呢?由此可见,国家的发张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广泛阅读。
同为高中生的我们,虽学业繁重,但万万不可只学习课本知识而舍弃广泛阅读优秀书籍,此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发展自我,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弃书而行,其未明智;博览群书,方为青少年之正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不知从何时起。
“孝”便在身边萦绕。
贤人哲思,平淡生活,都告诉我:孝是一种美德,一种财富,一种幸福。
“二十四孝”的故事每一个都令人动容。
“卧冰解衣不惧寒,冰化鱼跃供母前。
”卧冰求鲤者,用温暖的心融化了坚冰,也融化了芥蒂;“扇枕凉簟夏清风,枕温席暖冬熏笼。
”六岁温席者,用贴心的照顾守过了长夜,也守过了黑暗;“怀孝小儿心念母,橘藏袖中报乳哺。
”袖藏柑橘者,用宽大的衣袖装下了柑橘,也装下了情思……不光是这些,“孝”成为了一种被人们传承的美德,更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
几个星期前,姥姥突然住院,母亲与父亲急忙赶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得住几天院,母亲急忙回家收拾好一些日常用品,才打电话通知了舅舅,姨姨,脸上尽是焦急。
我也曾去医院看过姥姥,躺在病床上的姥姥插着氧气管,很安静,没有了平日里的活泼,脸色有些发白,连头发也仿佛格外地乱,母亲一直忙前忙后。
住了几天院,姥姥的病情已有所好转,可是突然,那位医生换了药,母亲说姥姥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动不动在那里自言自语,常趁母亲不注意拔掉吸气管,连输液也不消停,总爱乱动,针管也不知换了多少,医院主任也慌了,还带我姥姥去做了脑部检查。
母亲一直陪伴在姥姥左右,母亲在时,姥姥格外听话。
可母亲还是不放心,从换衣服、洗漱、吃早点,到喝水、输液,再到雾化、散步,母亲总是亲力亲为,洗漱的水是不是正好,早点是不是好消化,输液的药对不对,散步时间多不多……母亲起早贪黑,只为到医院多陪陪她。
后来终于发现是药物所致,换了药就好多了。
在那段时光里,姥姥最听母亲的话,母亲也最关心姥姥的身体,她抚过她的青丝,她握着她的手指,她们之间会心的笑容与言语,没有其他纷扰,那是最纯粹的感情,母亲只为尽一份孝心。
我恍然间明白:那样的亲情,那样的孝心,不也正是一种平淡生活中的幸福吗?
孝是幸福,携孝心而行者格外瞩目;孝是财富,携孝心而行者格外富有;孝是幸福,携孝心而行者格外美好。
携孝心而行,才能在温情中思考与成长,才能拥有纯粹的爱而不庸俗,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从容远行。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携孝心而行,行得久远,行得从容,行得幸福。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而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的交替随机出现,让人们如羔羊般迷茫。我到底该如何是好?是多想抑或是少想。
在做这个看似艰难的抉择前。我们不妨想想,我们为何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推荐的思考方式?尽管他人的建议有其合理性,但我们绝不能在一次次的恍惚中放弃选择自我思考方式的权利。然后,能够把握并且合理使用“想”的权利的前提是明晰不同事物与“想”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需明确,有价值的“想”是基于理性,基于学识与判断力的“想”,而不是被感情偏见奴役的臆想。可悲的是,我们常常多臆想,少理性思考。面对肉眼可见亲身可感的气候变化,许多人高喊“凡事多想想,一定没那么简单”臆想各种阴谋论,阻挠法案与行动;面对博人眼球的新闻如同孩子被体罚咳了一校服血的泣泪控诉时,网络暴民们以偏见为矛击穿观望的理性者的盾,大呼不要多想,事实就是这样;由此可见,基于理性的“想”从来不会出现”太多“的困扰,面对观点的输出,事实的陈述,我们都需要想想,抛开情绪与偏见,想想事实背后的原因,想想解决的方法,想想观点背后情绪与偏见的角色,想想观点后藏着的事实。
然而,凡事是否都需要理性思考的浸润才能蜕变的清朗与完美呢?其实不然。“理性的想”在与人的自我实现的命题碰撞时便会露出短板。理性思考到极端便是工具理性的绝对化,我们想“效益”,却在严谨的“多想”中蹉跎了人生。已是中年的史怀泽功成名就,却因看到非洲儿童惨烈的生存现状毅然决然放弃神学院院长的头衔苦修八年医学,奉献毕生于非洲大陆。若他是一只迷茫的羔羊,被告戒的“凡事多想想”给吓住从而抑制自我奉献的***,那么我们将失去一个伟大的志愿者。若我们仅是要过一个不那么伟大,平凡的人生,过度的“想”不仅损耗生命的热情,还会压缩生命的质感。985相亲群的风靡,家长对精英学校的趋之若鹜都何尝不是过度“想”的产物,他们以快乐的人生为思维聚焦点,想到了人脉,收入,交际圈等太多与生活热情、人生幸福无直接联系的事务。以“凡事多想想”为立足点将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作为投资,在交易中磨损了顺其自然的恬淡,只剩数字与名利的一地鸡毛。
由此,我们明白理性的想也有其局限。明晰了理想的想与“外界输出”和“自我实现”两个命题间微妙的关系,我们方能在“不被告诫”的情形下自信地选择思考的方式,做自我思想的舵手,收获理性与热情共同的拥抱。
走过了多少日子,载过了多少春秋。
时间匆促得抓不住,时常站在时光的高铁上,一遍遍效忠着自己的青春,接着再风一般的翩然林间。风过了的年华,时间把它风化了,留在记忆的匣子里退却,但我却想说我不懂。我不懂为何我们要一遍遍的对自己撒下弥天大谎,再哭着闹着说自己想如何去弥补这段仓促的过失。
路是自己走过的,如同奔流的大河,它永远是一种大江东去的情怀,从不倒流,即使时间把它忘记,它依然在幻灭的国度里流光溢彩。我们在听它留下的声音中,不禁一遍遍感叹出哀婉的小情怀。为何就不能好好相处呢?
‘不是我们不替你们着想,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安静才是你们想要’。
在花开一夏的时光里,我们面对中考应试,是怅然,也是努力。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就是它来决定我们的去向,我们要努力,是我们唯一做的。但是我们依然忙中偷闲,寻一份静谧。带上愉快的心情,在教室一隅,欣赏天边那份宁静的景致,在时不时看看周边即将离别的好友,在这匆忙之际,再在那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几何图形的草稿纸上认认真真写下对这班级的不舍和依恋。
小小的情怀在那一刻被打开,我突然变得不懂了,为什么在以前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的不合,生气,争吵,打架,最后在班委的劝导下板着一张吓死三千大众的脸走开,你说这是为何?
在安静的自习课上,一个小纸团不小心砸中了你,为何不会心平气和,轻轻的捡起纸团放到垃圾桶呢,无端引起是非之后,为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道歉,真的有那么困难么?然后一定要老师大发雷霆命令你们写下五百字的检讨才肯收手呢。你说这是为何?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不要听课,让生死听天由命,那又何必再到这个教室来污染这圣洁的氛围,脏话脱口便出,打扰同学,也让同学心生厌恶。不如好好相处,度过这最后几天呢?
我们可以选择向大江一样在波涛声中敲击心灵的强音,在流经每个地方时,你们,是否可以三思而后行?
常听见别人说:“三思而后行。”有人认为做事或作决定前,要经过再三思考,才做出实际行动,同时也有人认为凡事诸多考虑,反而会令人变得优柔寡断,处事缓慢又迟钝。究竟做事应否三思而后行?这样对事情有甚幺好处?又有甚幺弊处?
看古装电视剧集时,经常会发现当一国之君在朝廷上作出决定前,无论是关乎军事、政治、民生、经济或是社会的政策,总会有朝中大臣向君主说:“皇上,请三思!”可见从久远的年代开始,古人已明白做事前认真参详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一旦没有经过考虑,仓卒鲁莽做决策的话,未必会造成好的结果,尤其是关乎国家大事的决定,更为需要“三思而后行”。
人与生俱来有一股冲动埋藏在心里。小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零食,会渴望能全部买下来;长大后有甚幺想说的话,会不经思考马上说出来。这亦是为甚幺“三思而后行”经常挂在我们的嘴边,可是能否真正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为甚幺“购物狂”会存在?正是因为他们在花费前,并没有三思,只跟随自己心中的慾望,大肆购物,却并没有想到货品是否合适,这件物品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项投资是否值得等等问题,于是在每一次花费时,便不断重蹈覆辙,不少人甚至因此“刷爆卡”,欠下大笔债项,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沉重的.负担。同一道理,罪犯犯下人生大错,也是因为没有“三思而后行”,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所犯的过错是违反伦理道德,没有考虑到罪行会伤害到别人,没有考虑到一次错误,已足以为自己人生的漫漫长路添上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导致他们走上歪路,犯下弥天大错,把自己的大好前途一手摧毁,这全都是被冲动指使、没有三思的后果。
人生的路程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充满十字路口,我们常到要为自己决定下一秒该往哪个方向走。一生人时光漫长,要做的决定多不胜数,小至棋局中下一步下甚幺棋子,每天晚餐吃甚幺饭菜,考试中下一题该写甚幺答案,大至就读哪所中学,做甚幺职业,成年后买甚幺房子,我们都要亲自主宰自己的人生,为自己作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我们时常会感到踌躇无助,面对分岔路感到徬徨又矛盾,这正是“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假如面对重大的抉择时,不重覆衡量眼前的选择,鲁莽行事,很容易会因为冲动而得出错误或不当的结论,因而为人生加上一块绊脚石,造成可大可小的影响。相反,假如我们“三思而后行”,能允许我们清楚地看到眼前的局势,冷静地分析情况,并认真计算每个选择分别带来的长远利弊,让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为自己作最恰当的决定,令生活得以事半功倍。
虽说“三思而后行”的确很重要,可是当我们过分思考,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假若我们面临每一个决定,也採取三思的心态,甚至是每天的衣着配搭,或乘搭的交通工具,也要经过无数的考虑,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试想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即使很琐碎的小事,也是衡量一番才实行,这一来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二来令我们的头脑变得过于复杂,容易惹起焦虑和猜疑,杞人忧天,像成语故事“杯弓蛇影”的主人翁一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时刻都为不存在的事情而烦恼,过度揣测和解读身边的人事,导致日常生活受影响,且容易对身边的人起疑心,这不论对个人心理或社交生活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总括而言,时间是不断流逝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中所做的决定也是不可逆转,因此在重要的事上“三思而后行”,是让我们拥有无憾和精彩人生的关键。虽然“三思而后行”对人生路很重要,引导我们做应该做的事,可是要适可而止,不可滥用,否则不但没有益处,更会达至反效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