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个子不高,中等身材,特别爱笑,而且小的时候脸上还会有两个小酒窝。
在生活中,妈妈是我的小伙伴,陪我一起散步、聊天;在学习上妈妈是我的得力助手,每当我有不会的题时,他总能放下手头的事来耐心和我讨论。
当然老妈还有严厉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她这次的`严厉让我学会了做人。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趁老师和学生不注意,悄悄地把我最喜欢的玩具装进了裤兜里,心里高兴极了。放了学,我高兴地扑进了妈妈的怀抱里,她把我抱起来,走向回家的路,路上她一边走一边问我过得怎么样……突然,妈妈的脸色由晴转阴了,她把我放下来,严肃地对我说:“你的裤兜里是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是……是玩具……”此时妈妈的脸顿时又阴了下来,因为我是个乖孩子,没有让父母操过什么心,可这事一出让她失望极了,他严厉的说:“是不是幼儿园的?是的话就快点放回去!”虽然我知道只要她说出的这种话,那肯定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我又特想拿走这玩具,于是我就坐在地上是又哭又闹,等我哭够了,闹够了。妈妈把我抱起来语气好一点说:“儿子,首先要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拿!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我虽然知道你想要这玩具,但怕花钱你一直没说,可你也不能这样来省钱!这样,只要你表现好,妈妈就给你买……”虽然妈妈说了那么多,但我至今只记住那一句刻骨铭心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拿!最后我还是把玩局还了回去,并向老师道了歉。当我再投入妈妈怀抱时,她对我说:“嗯,知错就改就是我的好儿子。”
从那以后,每当我面临诱惑而作斗争时,我总会想起那一句刻骨铭心的话语,是它让我大步迈向未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最难忘的一句话,而我一生中就是由我妈妈说出来的,那句话就是:“宝贝儿,妈妈爱你!”
当时,我一听到这让人心暖的一句话,我的心顿时被母亲的爱和护的没有缝隙最难忘的一句话,我在听这句话的同时,泪流满面,当旪我惊呆了,知道了亲人的和护是无比的幸福,就像冬天里的火温暖了我的心房,点燃了我的热血沸腾了起来,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的事。原来母爱是那么的宽广,无论我们做的怎么样而母亲是祥和的宽容的,不论我们犯下了什么错,母亲都会试着用她那慈爱的胸怀宽恕我们。妈妈对我比的呵护我该如何去报答她呢,妈妈说她什么也不要,只要我每天都健康开心快乐好好的学习就够了。妈妈的.话又一次的感动了我,难道我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吗?我心里暗暗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来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我也爱我的妈妈,可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好好的学习,用优益的成绩来报答妈妈,也会时时刻刻关心着她。
记得有一次计算机课,应为临近课都已经结了,所以老师让我们自己自选游戏玩。当然普遍男生都选择联网打cs。随着一声枪响,我所控制的一名警-察应声而倒,仔细一看居然是自己人把我打死了,那位居然还怒气冲冲的大声叫道:“会不会玩呀,哪个傻子刚才档我前面呀,活该!”虽然我是不该挡在你面前,但这么说出来使人心里特别别扭很难受,虽然我是新手吧,但也不能这么说我吧。
真是倒霉,没过几局居然又被自己人误伤了,我立刻想到了刚才骂了我半天的那个人,虽然这不是我的错,心里不知为什么怪凉的,这时一个声音在教室响起“刚才哪个警-察被我不小心打死了?”我即胆怯又满怀怒气地说了一声“我就是那倒霉的!”“哦,实在对不起,刚才不是故意的。”他说话的`声音居然突然变得比我还小,这使我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哦,没关系,继续玩吧。”他对我笑了笑好像是感谢我对他的谅解。这简简单单的几个虽然短小但却温暖了我的内心。虽然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还是经常被误伤,很倒霉,但我的心情始终是好的,我想这就是有温度的话语造成的反应吧。
生活中的许多话看似平常,但它因它自身的温度不同就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效果,温暖的话能带给人勇气、快乐,而冷言相待则会招来麻烦和冲突,所以大家都应该去用语言温暖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暖意融融。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就在这儿一直等你。”它朴实无华,默默潜藏在我的生命里,从不轻易吐露。可是,它却带着灼灼的温度,暖和着我寂寞的成长,不可抗拒的回忆,往日与今昔。
记忆里,父亲第一个对我说过这句话。童年时的我胆怯得长到六、七岁,除了和家人说话外,从不敢与其他人交流。那时我们邻居家有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很是调皮,那天他硬是从我手中抢过了拼图,扬长而去,我呢,只会在一旁委屈地哭。爸爸寻声而至,问明缘由,便很干脆地对我说:“我没有办法帮你!”我一听,哭得更厉害了。爸爸接着说:“虽然我没办法要回来,但你可以。”我停住了哭泣,迷惑地看着他,爸爸又说:“拼图是在你手中被抢走的,你要想办法让它再回来。”说完,他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走到邻居家门口,指指里面说:“去吧,看你的了!”我无助地看着爸爸,他的眼神里满是鼓励:“去吧,我就在这儿一直等你。”话语中,有着最坚定的支持。或许这句话让我吃了定心丸,我终于鼓足勇气,走了进去。后来我怎么要回了拼图,我已无法记清,但爸爸的爱与鼓励,却让我学会了面对现实,增强了与困难搏击的勇气。
一个孩子成了我关于这句话的第二次记忆。和朋友一起逛街,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从背后跑来,轻轻牵住了我的手,甜甜地叫着“姐姐”,他有五、六岁的样子,略带卷曲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软软地贴在头上,不知跟了我们多久。听他急急讲完,我才明白:原来是想请我到街对面的书报亭旁给他买支冰淇淋。“行吗,姐姐?”他举起了握钱的拳头,一双含满笑意的眼睛里流露着期盼,“我妈妈不让我一个人过马路,可是我现在想吃。”我愉快地答应了,当我即将穿过马路时,我听见他在身后喊着“姐姐,我就在这儿一直等你。”回头看,他正指着脚下的地方,满心满眼都是信任。我忽然感动至极:在千千万万的人中,孩子却选择了信任生疏的我,而能承载起一个纯真孩子的信任,又是多么幸福与幸运!“我就在这儿一直等你!”到现在,那清脆的童音也时时回荡在耳边,提醒我如何去珍惜生疏的缘分,也把一份真诚的信任寄予更多的人。
一眨眼,恍惚之间,年华就这样落了一地,而我们也将匆匆老去,可句子的暖和却永远地存于心中,一种关爱,一种坚持,一种生生不息的情与爱,就这样在无数个来来往往的日子里,坚实如昔。
文/浩涛
身为父母者保护自己的孩子既是本能,也是责任。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危险的事物和区域,不让孩子被别人欺负相信每一个父母都会毫不含糊。
如今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生活的重点,全家人的注意力高度统一,在安全上更是小心谨慎。只是社会上的各种危险和危害的随时出现。对孩童的侵害和虐待不时惊现在报纸和媒体。让每一个家长触目惊心。如果不能有效的将孩子们周围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那么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幼儿旁边永远不能放松的警惕,是幼儿园门口长长的接送大军。这里消耗了多少老年人黄金般的晚年时光,又消耗和拖累了多少青壮年创造社会价值的时间和精力。
不正常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无数不正常的人,这些扭曲的人性释放出对别人的肆意和残忍的伤害。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种既可恨又可怜的病态性格的人,在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上,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有效平衡,还需要无数具有心理学知识的社工们孜孜不倦的疏导。
香港就有无数具有心理专业知识的社工和义工奔走在钢筋水泥从林里,抚慰和疏导无数剧烈变化和激烈竞争中受伤的心灵,使他们不至于在旁人不闻不问的情况下恶化成为一个个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病人。在西方那些具有公民意识的国家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共同的孩子,任何一种对于幼童的侵害,都会被无数警觉的眼睛发现和举报。警方和社会爱心结构第一时间立刻介入,成为儿童保护强大的力量。
这些社会医生和社会公民我们暂时是无福拥有,在儿童侵害不能有效减少,反而不断增加,侵害发生后不能有效的处理和安置的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家长们本能的将保护的手紧紧的捂住自己的孩子,哪怕让他有一天患上幽闭怔,哪怕从此捆住孩子探寻的脚步。这种惯性让家长们在家庭安全的环境中也无法放松,为了尽量不让孩子受到哪怕轻微的伤痛,“不可以”“不能”“不要”“NO”随时从父母嘴里射出,似乎用这些警示和怒喝就能够把孩子和危险彻底隔离。他们忘记了,孩子还有自身规避危险的本能,有部国外拍的关于儿童身体本能的纪录片中,展现了婴幼儿就已经具有规避基本危险的本能。当孩子在尝试每件新事物时都将眼神投向父母时,幼稚的脸上产生的迷茫表情和不知所措的动作就已经是足够危险的信号!
我们不但习惯于将孩子们在凉寒季节里将孩子们裹得如粽子一般,我们还希望用各种疫苗来给孩子们加上一道道防护病菌的壳。我的孩子在出生一个月时就抱到防疫站去打疫苗,当看到长长的针管刺进孩子那滑嫩的肌肤,突然而来的刺痛让孩子的脸严重扭曲,我的心也一样刺痛扭曲,可怜的孩子们,在他们身体最初的记忆中,我们带给他们的是一阵接一阵深深地刺痛!
我们总是不能相信将来他们的身体能够抵御那些病毒的袭击,我们对自己没有自信,也对孩子们没有信心,可是我们又怎么知道:对于不断产生和变异的各种病毒,这几十针疫苗够用吗?是否需要用一生的注射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如果没有哪个科学权威和部门能够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带给孩子们的,不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记忆,还屏蔽了他们身体自发对于各种病毒入侵的抵抗力,使他们身体完全依赖于那些不断更新疫苗的.刺激才被动防御。
如今的幼儿教育市场化,(我们在应该大力保护的领域却大刀阔斧的市场化,在应该全面放开的领域却极其谨慎的“国有”起来,真让人无奈也无语)。私人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各种保护措施齐备,尽量杜绝一切能够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的因素,他们将教室里铺上木地板,在教室外铺上塑料软垫,这不能说不好,只是不断爆光的幼儿园老师们虐童事件,提醒家长们再具保护功能的环境也不如有一个好幼儿老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固然重要,我又担心的是这些在软性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他们离开每一个柔软的保护窝时还需不需要去接触和面对坚硬和锋利的东西?
幼儿需要家长谨慎保护,也需要学校老师的爱心保护,更需要社会中所有公民的自觉监督和保护,如果保护只是简单的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隔离,将他们与危险的事物隔离,将他们的身体系统与病毒隔离,那么这些我们自以为安全的措施只是一件如皇帝的新装般——那是空气的躯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