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风中有几分凉意,在圆月下,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秋风带着丰收的喜悦向勤劳的人们道贺,园里菜青了,树上果熟了,一家人聚在这样的时节真的很美。
月亮还躲白莲花般的云里,朦胧月色中,家人搬出圆桌摆开美食,其乐融融共用晚餐,吃着聊着笑着,月亮也慢慢地从云层深处脱颖而出,像一个害羞的女孩,羞答答的。看着月亮,我不禁在想,不知是何时月亮第一次照耀了这片土地,又不知是何人第一次举头,看见了月亮,更不知是何人创造了中秋节。想得入神时,树上的一片叶子吹落倒我身上,心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新叶顶去黄叶,这片老叶子只能随风飘落,听天由命。
过了中秋爷爷又老了一岁,看他那年老的样子,担心他也会像一片落叶一样离我而去!月光如水的时候,大人们摆好了桌案,放了贡品和香,香边点着两棵蜡烛,看着那微弱的火光,心中十分温暖。爷爷出来,他慢慢地走到案前,磕了第一头便回房了,他艰难地走着,三伯赶上去把爷爷扶进卧室。转眼间轮到我了,我向月亮磕了一个头,心中许了一个愿⋯最后一辈磕好后,大家就要开始食用这些福果,说是吃了以后会福顺平安,我见父亲拿着一杯牛奶一个月饼去了爷爷的卧室⋯⋯
大家在月光的`照耀下吃着月饼,我大哥怕大家吃得油腻,于是拿出了泡茶的家什儿。泡出一杯杯,浸满祝福的茶,用茶托送到每个人面前,大家一边吃月饼,一边品茶,又欣赏天中的圆月,乐哉,这便是那中秋,这便是那个传承了千百年的佳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今天是所有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我首先祝爸爸妈妈中秋节快乐!此外我要向老师说:“中秋节快乐!”
原以为今天可以尽情地赏月了,可天公不作美。月亮今晚偏偏躲了起来,我的心情一下沉落了许多。对妈妈抱怨说:“八月十五月儿圆,谁知云儿遮住脸。”妈妈听了兴奋地说:“噢,你说的太棒了!”我此时不知道妈妈是真夸我还是鼓励我,反正我听了心里很高兴。我接着对妈妈说:“虽然没有了月亮,但人们应该更高兴。”妈妈吃惊地问:“为什么?”我说:“没有了月亮不代表没有了快乐,没有了月亮不代表今天不是八月十五,也许月亮正在家看残奥会呢,忘了出来了!”我的话不仅把妈妈逗得开心地大笑,也给今晚增添了几许快乐。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给了我无穷的快乐、无穷的\'喜悦、无穷的想象、无穷的甜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