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寄情于物写作手法200字)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寄情于物写作手法2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3-09 03:25:55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寄情于物写作手法200字)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一】

深受国人喜爱的中国梦的系列漫画,凭借义乌的精美小商品走出国门;义乌精美的小商品借中国梦系列年画的“船”出海,销量倍增,还深受外国人的青睐。这说明具有中华文化象征符号的产品,倘若细致精美和有效搭载,就可迅速传播,让更多的世界人民接受。相互依托,相互凭借,两全齐美,乐而为之,这是一种善假于物的智慧。

凭借载体,才能迅速传播。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存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的,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依赖,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纵观历史,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当从丝绸之路开始。当时的汉文化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最先进的文化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仁义礼智信,迅速得到周边的少数民族学习借鉴,并逐渐同化。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的认同和接受,需要凭借本民族智慧这个有效搭载,才能迅速被接受。中原文化正是由于先进的防治技术和先进的冶炼技术,生产出的先进工具等得以推广,而产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永恒意义的文化内核,才在周边获得少数民族和东亚中亚等民族的认同,得以迅速扩展,最终形成中华文化圈。由此可见,凭借载体是有效传播一种大智慧,古代的中华文化得以取胜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我们今天文化“走出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凭借载体,提高自身素质。若要自己的文化得到认同,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当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间的竞争已由经济政治层面的竞争上升到文化上的竞争。让自己的文化更先进,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韩国把中国的端午节申遗,美国在世界各地推广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一些日本动漫让中国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日本民族主义,甚至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各种各样大餐的一波又一波袭来,文化侵略也好,文化传播也罢,都是一种文化的渗透,自己落后,却责怪人家文化先进,怎样保护自身文化不受侵略?因此发挥中华文化传统的魅力,就要挖掘、承传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丰富优秀文化的内涵,提高本民族文化的修养,即努力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质量,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环境中才能立稳脚跟。看来,以质取胜是保卫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凭借载体,贵在文化创新。当一种文化止步不前时,就要穷则思变,在创新上下功夫。中华文化要想走出去,提高质量和效益,就必须通过文化创新来驱动。中国梦的小漫画,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形式新颖,能客观反映民族审美情趣,内涵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传播手段的创新。由中国仿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这本身就是一种众多方面的创新,只有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以质取胜,以新取胜。可见,创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弄潮儿涛头立,手握红旗旗不湿,”。

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我们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需要载体,更需要彼此的凭借,要积极热情地向外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善假于物,这是我们民族的智慧。最终获得世界的赞美与认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二】

从我家阳台望过去,对面银行的院子里有三棵松树,两棵高大一些一棵矮小一点,从我记事起就伫立在那里。他们就象一家三口,无论冬夏都亲密无间。

这三棵松树青翠挺拔,虽然没有小松鼠在上面安家,但是倒有不少鸟雀在树上栖息。鸟雀中除了麻雀、斑鸠,还有被称作“沙和尚”的灰喜鹊。每天清晨,都会从松树上传来鸟儿动听的乐音,时而急时而缓,宛如一颗颗透亮滚圆的水珠,在叶片上滚动,酣畅淋漓,让人情不自禁翻身起床,向那片音乐的泉源探去。

记得还没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姐姐常去银行的院子里玩,采摘花坛中的小野花,或戴在头上,或挂在松枝上。玩得最多的就是在松树下捉迷藏。有时我们手拉手环抱着松树粗壮的枝干,快乐的笑声传递到松树的每一个枝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看着他们长大,他们也陪着我一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再到银行院子里玩耍了,银行内外到处安装了红外线扫描仪和摄像头,每天只能从窗台看看我心爱的松树。妈妈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会透过窗户看看松树的摆动幅度和方向,来判断当天的天气。而我却不同,我总喜欢在黄昏时吹葫芦丝,三棵松树就象婷婷玉立的少女随着我的音乐舞动绿枝,轻轻向我招手。

十多年过去了,我和松树一直保持着这种默契的交流。直到某天起,银行里辟哩啪啦放起鞭炮,而且不断地开进新汽车,使得银行的院子一天天在缩小,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恐怕以后不会再有鸟雀在松树上栖息了”!

我有点儿惊异,但爸爸的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证。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起床第一眼就看到窗外空荡荡的。不对劲儿,我急忙把脸贴在窗玻璃上,踮起脚尖向外望去。那三棵松树已躺在地上,树根被草绳紧紧的捆住了。原来,银行要将松树搬走修建更大的停车场。

我颓然地坐在床边,眼泪夺眶而出。一直陪伴我成长了十几年的松树,它们在清晨的冷风中就这样孤寂的倒下。我仿佛看见一辆拖拉机开进银行,载着三棵与我相处了十几年的松树,带着鸟儿的不舍与我儿时的憧憬和欢乐远去了,留在眼前的,只有那片扬起的尘埃……

哦,我亲爱的松树,有谁知道你们会去哪里?!也许你们的生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得以延续,而我希望那儿只是鸟儿的天堂,永远不再受人类的侵扰!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三】

在秋天的果园里,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撒下香香甜甜的气味……

在秋天的果园里,挂着一个个石榴娃娃,它们笑盈盈地向秋天挥手,有的还笑破了肚皮,露出了一颗颗“珍珠”,其他的水果树上,一个个“小财迷”恨不得抓上一大把。

在秋天的果园里,一位位穿着美丽的红皮袄的苹果小姐,在说着悄悄话呢!别的水果树上的水果,每个都想穿上苹果小姐的红皮袄,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在秋天的果园里,一位位葡萄先生换上了帅气紫袍,正想邀请对面的苹果小姐跳舞呢!别的树上的水果先生,都想买一件像葡萄先生那么帅气的紫袍。可是,哪里有的卖呢?

在秋天的果园里,一位位穿着鲜艳的黄皮大衣的橘子和橙子小姐,正在比美呢!她们在比谁的黄皮大衣更时尚,更美丽,更……

在秋天的果园里,一位位橘子先生穿上了帅气而优雅的绿色西服,正想着去给橘子小姐献花呢!

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水果们的季节!

寄情于物的手法作文200字【四】

荀况在劝学篇里有这么一句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揮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荀况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意思是说,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登高而望远,顺风而声疾;借助于马力,而行千里;借助于舟楫,而渡江河,皆是“善假于物也”。

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增强,百倍千倍的延伸。

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才智、人力之不足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利用他人及朋友之力,不但能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年代也会有更多的机遇。诸如“借鸡下蛋”、“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

古代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就很懂得利用他人之力为我所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最典型的例子如三国赤壁大战。

曹操、周瑜都是“善假于物”的能手。曹操虽然拥有八十万大军,但不习水战,要想战胜具有水战优势的东吴,谈何容易。足智多谋的曹操善于用人,他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使曹军的水战能力大大提高;周瑜军力不如曹军,当他发现曹军水寨井然,竟然“深得水军之妙”之时,知是得力余蔡瑁、张允,于是暗下决心,“用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矣。

正当周瑜绞尽脑汁谋定策略之时,曹操手下谋士、周瑜故友蒋干来访。周瑜眼前一亮:“天助我矣!”他要借助蒋干之力实现自己的计谋。周瑜看出蒋干来意,一是说降,二是刺探军情。于是,他利用“朋友”关系,来个“将计就计”。

周瑜当晚大摆宴席,盛情款待蒋干。席间,周瑜大笑畅饮。夜间,周瑜佯作大醉之状,挽住蒋***手说:“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当军中打过二更,蒋干起身,见残灯尚明,周瑜却鼻鼾如雷。在桌上堆着往来书信公文中,蒋干发现了“蔡瑁、张允谨封”等信,他大吃一惊,急忙取出偷看。其中写道:“某等降曹,非图仁禄,迫于势耳。今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蒋干寻思,原来蔡瑁、张允竟然暗结东吴,于是将书信藏于衣内,回到床上假装睡觉。

大约四更时分,有人进帐低声呼唤周瑜,周瑜故作“忽觉之状”。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喝道:“低声!”又转过头来冲着蒋干喊了两声,蒋干佯装熟睡没有做声。于是周瑜偷偷走出营帐,蒋干赶紧爬起来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张、蔡二都督道,‘急切间不得下手’……”后面的话声音太低,什么也听不清楚,不一会,周瑜回到帐内又睡了起来。

蒋干在五更时分,趁周瑜未醒,悄悄离开营房,溜回江北,向曹操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交出那封伪造的书信。曹操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斩了蔡瑁、张允。当手下献上二人首级时,曹操方才恍然大悟:“吾中计矣!”

周瑜借助蒋干这个老朋友之力,又巧妙地借曹操之手,一举除掉了两个最大的隐患,才有了流传千古的赤壁大战火烧曹营的壮举。

充分利用现有物力发展壮大国力的事例当属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山川秀丽,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在过去,中国的旅游业极不发达。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外国友人曾向中国***建议,将自然风景区肇庆建成像日内瓦那样的城市,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可是中国***不同意,还说什么,我们要把这里供我国劳动人民享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变了观念,认识到旅游业是无烟工厂,是一本万利的事业,于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其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阶段”,其发展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阶段,新中国的旅游事业虽然建立起来,但发展缓慢,而且艰难曲折。只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领导懂得“善假于物”,利用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才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1978年我国入境旅游者为188万人,为过去24年人境人数的总和。现在,我国已把旅游事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我国已“从单一的抓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这些决策,推动国内旅游进入了一个振兴繁荣、健康发展的崭新阶段。这就是中国人“善假于物”的明证!

对于荀况的“善假于物”,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物”,而且还要看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亦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方说,中国地大物博,由于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长期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产蒸蒸日上;由于僵化的管理体制,尽管有人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生产力还是非常地下;自从农村实“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蒸蒸日上,粮食年年丰收,终于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资”、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只要我们深刻地理解荀况的“善假于物”的内涵,古为今用,身体力行,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我们定会在各条战线上节节胜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