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像刺猬,臭气冲天好滋味,没错,它就是榴莲。我喜欢吃的水果很多,梨子、西瓜、菠萝、草莓,而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那很多人都吃不惯的水果之王——榴莲。
榴莲,不论是营养、味道、形状和独特的吃法都是其他食物难以相比的。它椭圆椭圆的,西瓜般大小,但表面却密密麻麻布满了坚硬的“钢刺”,时刻提醒着那些对它垂涎三尺的动物和馋猫们:“喂!老兄不怕痛就来呀!”看,它的身上是一层土黄色的皮。皮上有着深棕色的条纹,小心翼翼地砸开刺猬般的果壳,就露出了五六块大大小小的果肉,奇形怪状的,有的两头扁扁,好像鸭嘴;有的两头大小不一,好像鸡蛋。取出一块果肉,狂嚼猛嚼,一股香甜的气味便溢了出来,一下子激起了舌头的“狂欢”,让你受到味觉的冲击,吃完后,嘴里仍有余香回荡。别看榴莲好吃,它那臭屁般的“臭气”,常让人闻了想吐。
这就是好吃的榴莲。
榴莲外壳有很多刺,想是刺猬身上的防衣。在水果超市里,只要有榴莲,老远就能闻到榴莲的“臭味”。
有些人不喜欢吃榴莲,因为它臭如猫屎,而有些人却很喜欢吃榴莲,是因为榴莲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像冰激凌一样,味道好极了,最后剩下榴莲核,它有3、4厘米长,弯弯的。榴莲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香味独特,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称。
我爸爸很讨厌吃榴莲,但到水果超市了去买水果,他依然买个榴莲给我和妈妈吃。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榴莲的壳掰开。
榴莲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有很高的糖份外,含淀粉11%,糖分13%,蛋白质3%,还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钙,铁和磷等。榴莲全身都是宝,果核可煮和烤着吃,味道象煮得半熟的甜薯。
榴莲来自泰国,所以比较贵,买一个榴莲要花八、九十元。妈妈买榴莲选择开裂的,(自然开裂因为成熟后的榴莲果实会裂开,这就说明榴莲足够成熟了。
关于榴莲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三下南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许多船员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堆奇果,开始大家不知何物,都不敢吃。郑和拾得数个同大伙一起品尝,岂料多数船员称赞不已,竟把思家的念头一时淡化了。有人问郑和,“这种果叫什么名字?”他随口答道:“流连”。以后人们将它转化为“榴莲”。
不要被榴莲的外形、气味给吓跑,让我们和榴莲来个亲密接触吧,相信你会爱上它。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