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
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就辞官回家了。
他家有七八间草屋,门前有五棵柳树,他就自称“五柳先生”。
他喜欢读书,但不抠字眼,只要领会意思就可以了(“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写的诗就象他的为人,平淡、自然,如同天成。
“不求甚解”现在却多指学习不认真,或不深入了解。不过“求甚解”的却很少有谁写出陶渊明那样的诗来。
再多对错,怎改心中无悔,
再多徘徊,怎抵直面是非。
——题记
凡尘俗世是非多,世俗凡尘多对错,作为一个人,你总得面对,但不要盲目,不要徘徊,想清楚你是谁,坚守自己的原则,哪管别人的眼色。然而,究竟有几人有自己的底线原则,又有谁能坚守的.住?
这是前段时间的新闻,说来也算是“旧闻”了,一名两岁女童被车碾压,过往十八名路人无人询问,更无人相救,最后,该女童抢救无效,丧生了。此报道一出,一片哗然,人们震撼了,我也震撼了,我没有料到人性会这么冷血,第一感觉,中国社会病了。若你去问他们,也许人家会回答你:“我没有那个义务去救,就算我不救,也总有别人去救。”听了这话,从心底感到冷。
你救你的,与别人何干,为什么要等别人去救,那是在与死神抢时间,怎么能等,正义的心丢了么!
这是一种旁观者效应,人越多,就会将责任推来推去,人们都在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有的人想去救,但又下不了决心,总要先在心中琢磨对自己的利弊,优柔寡断,难下决心,错失救人良机。说穿了,还是正义感抵不过利益心,没有正确的是非观。
但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硬去计较的,每个人的观念是不同的,对于对错的定义是不同的,首先应该定义清楚的,是一个原则,是路见不平前去相助的使命感,把这作为一个底线,只要触及,就马上去做,不要犹豫,不要徘徊。是对的事情,就去做,有甚么顾虑,总胜过你没做而后悔!
其实我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事总有诸多顾虑,在坚守原则与利害关系之间难以择定。很难设想,如果我在上述情景中,是否能站出来,我不知道。也许我会为了原则而义无反顾,也许不会。人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本能,谈不上对错,但真的对于一些事情不能犹豫,不能没有准则。
再多是非,定要心中无愧,
再多对错,定要心中无悔,
再多徘徊,定要直面是非!
古人常常在吟诗作词时对文字下很大功夫。贾岛推敲之美谈,王安石“又绿江南岸”之用功,都是很好的例子。今天,著名唱作型歌手许嵩在创作上也可以用“咬文嚼字”来形容。《断桥残雪》中,许嵩对“溶解”的使用就曾下过很大的心思。“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溶解”一句意境奇绝。许嵩起先为寻找一个动词费尽思量,寻寻觅觅,后来才找到与“如雪”匹配的“溶解”。不仅此处,许嵩的很多歌词用词都是“唯一”,无可替代。
咬文嚼字,咬的是文字的内涵,嚼的是文字的精髓。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适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当你读到一首诗或是一篇文章的精华之处,是需要字斟句酌,锱铢必较的。好的东西总会经得起推敲,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食用,不仅与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相关,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密切联系。细细品味,你不但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但如果你读的是一篇语言平俗的文章,或是言简意赅的新闻报告,这时候你再死抠一字一句,只会因小失大,多此一举。在这种情况下,观其大略,会其大意,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方法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得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文而异,才是明智的阅读。
阅读文章应不求甚解。所谓不求甚解,并不是指囫囵吞枣或漫不经心的阅读,而是把握大概,会心领悟。
有人说:“阅读文章应该咬文嚼字。”其实不然,好比欣赏风景,咬文嚼字者只懂得观其一隅,而不求甚解者却能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趣味。清代李笠翁以为宋子京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极为粗俗,殊不知,观之全诗,这个“闹”字最能写出百花争奇斗艳,蜂围蝶阵乱纷纷的盛景。纠缠一字雅俗而弃全诗意境于不顾,因小失大,是咬文嚼字者的弊病。
不求甚解需要感知全文,概括全文,从而知晓中心,领会意图。阅读文章需要有不求甚解的精神,才能不在文字跋涉中被束缚手脚,而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之美。
母亲靠卖小溪中的田螺为生,却因将田螺放进洗脚盆而不愿再卖,将半盆田螺倒进溪中。
这也体现了母亲拥有最坚定的处世原则与最牢固的道德底线,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利益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
在勃郎特姐妹小说中,也有这样一位拥有最坚定处世原则的女子,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在桑菲尔德庄园中做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女儿的家庭教师并与罗切斯特先生坠入爱河。她深爱着罗切斯特先生,并且知道若她能成为罗切斯特夫人,她将从此衣食无忧,不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已有妻室时(虽然那是一位精神失常的女士),简。爱在思考一夜后坚定地选择离开。
简。爱是一位拥有强健内心世界的女子,为了坚守自己的处世原则,她放弃了她拥有的一切:工作、爱情,仅因为她不愿同别人分享自己的爱人,哪怕另一位已精神失常;她坚持不愿做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因为她认为人生来平等。
凭借自己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人生观,相信简。爱做出的是无愧于心的抉择,哪怕她因此失去了一切。
这本应是一台很寻常的手术,患者被诊断为子宫肌瘤。照例的准备、麻醉,然而,当手术刀划下后,主刀医师的手却剧烈地颤抖起来:那根本不是肿瘤,而是一个已经成形的胎儿。毫不犹豫地,他立即缝合了伤口,并在患者苏醒后告诉她一切。不出意料地,患者及其家属将医生告上法庭。主刀医师不仅被迫尝付了巨额赔款,也丢失了自己工作的岗位。
医师本可以在下刀后,将胎儿拿掉,并在患者苏醒后通知她手术成功,肿瘤已去除,那样他将省去一系列麻烦。但凭借自己坚定的道德观他做出的是无愧于心的选择。即使他站在法庭上被患者家属控诉,他也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拥有坚定的道德观者是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简。爱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终获得了终生幸福;而那位医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相信也不难找到更好的工作。
做事无愧于心,不以形役心,不仅有利于坚定道德观的形成与维护,更能使自己在晚年回忆时,不至于惆怅而独悲。
社会是残酷而现实的。在这样一种社会趋势之下,难免有许许多多的虚诞迷妄,尔虞我诈,使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下的人们变得警惕谨慎,甚至冷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世界里,依旧耸立着株株清新嫩绿的高树。这样一群人,保有了人类最原始的善良的品质,才使得这个社会能成为或多或少有些许清风拂过。他们是真正的无愧于心,是真正在写的“人”。
无愧于心,是对自己的一种基本原则。倘若一个人对自己都无法严格要求,事事弄虚作假,如何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中处事,正如同学生在校般要讲究不舞弊的原则,倘若为了一次的或短暂的成功而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犯了禁,那么累积多了便会成为一种负担,直接导致失败。全世界人再为之熟悉不过的便是日本人的那份严谨,有时我们还偷笑他们严谨过度的笨拙模样。但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自身原则的把握才有了这样一个伫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日本的餐厅被要求刷碗工把一个盘子刷七次以上,这看似苛求但是更是一种原则的体现。正因如此,很少有日本餐馆因此而停业。可见,对自己无愧于心是最基本的底线,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无愧于心,也是一种对他人的负责。商家买卖讲求货真价实,娱乐游戏讲求公平公正,考试测验讲求诚实求真,这都是获取他人信任与称赞的间接方式。倘若因此而丧失了他人的信赖与认可,那么你会因失去了交往的人际网路而被世人孤立,甚至排斥。正如为众多父母所信任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竟然在喂养下一代的如此重要的食品中添加三聚氰氨毒害生命,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而在此事曝光之后,竟牵连出一系列品牌的牛奶质量问题,无不使人们对牛奶望而却步。是的,在失去了最基本的公众的信任后,还如何立足竞争之席?人也是一样,在众多利益面前,始终坚持诚实的原则而无愧于心,才能这社会认可而靠近成功的彼岸。
回溯历史的潮流,我们伟大的先民们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我们保有一颗善良、诚实的心灵乃人生大智。因此,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前,千万不要迷失自我,保有那份最原始最纯真的心灵而选择无愧于心,是成就人生的最佳捷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