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死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曾记否,母校绿荫下纵情玩耍的孩子?曾记否,熟悉的教室里我们放声大喊的欢乐场景?曾记否,我们一起走过六年的青春岁月?
永远忘不了晨风微拂的操场上那一串串飘落的欢笑。记得小时候,体育老师经常组织我们玩游戏,至今我仍记得,我们最爱的游戏名为“贴膏药”,大家手牵手围成个大圈儿,他总是那个先跑的人,但他没我跑得快,他总是贴在其他人身上,让别人跑,我也从不厌倦,跑着跑着,豆大的汗珠从我的脸颊上滑落,金黄的太阳投射在汗珠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可我毫不疲倦,只将童年的天真快乐恣意挥洒在操场的天空之中,欢声笑语溢满了我的回忆,永远驻根在那里。
我们一起走过,稚气慢慢却又真诚可爱的孩童时光。
我永远忘不了,期末考试后,那放纵的一声大喊。老师宣布我们毕业时,我本以为大家都会以悲伤收尾,不知是谁,在寂静的教室里丢下一句“我们解放了!”我们望着他,愣了一秒,随后爆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或许是因为那一句话吧!同学们一路上兴高采烈,还时不时发出一阵阵笑语。这时,他走过来了,调侃道:“还不走,难道你还想再读一年?”我笑了,他也笑了。
我们一起走过曾经的走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或许是为了减淡离别的悲伤吧,想在毕业之际留在彼此心中的是真诚又可贵的笑脸。
时光如梭,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匆匆离去,只留下无穷的怀念久久地在脑海中回荡……
历史瞬间巨变,四十年的风光伟绩,今天的中国让全世界赞叹,东方巨人从此站起来了。
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此节目自播出以来一直深受好评。
在4日晚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看完了第七集,感触颇多。
第七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主要聚焦了人们衣食住行的点滴变化,以“解决短缺”“产品丰富”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消费升级为线索,以白马服装市场商户的亲身经历、江苏仪征化纤厂解决穿衣问题、“三大件”的变迁以及加拿大龙虾进入中国等故事,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人彻底告别了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物资短缺时代,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百姓的日子正过得红红火火,正在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物资还没有丰富起来的年代,买布要凭票,一尺一寸都要掰着指头计算。黄上衣、蓝裤子是最流行的穿着,对生活所有的美好向往,都在母亲的一针一线里实现。那时候最时髦的布料叫“的确良”,耐穿,其实就是化纤。经过多家化纤工厂的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穿衣问题,1983年年底,国家宣布取消布票。上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是每个新娘羡慕的彩礼。1980年,每100个中国家庭中,拥有缝纫机的.只有5家,拥有自行车的只有11家。上世纪80年代,洗衣机、冰箱、电视成为电器“三大件”。家里“大件儿”一直在变,每一样都承载了难忘的岁月。
40年前,中国人60%的收入要用来买吃的。今天,人们超过60%的收入用来提高生活品质。新消费正在让中国人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加有滋有味。40年间,每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每一处生活里的点滴变化,都折射出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和努力。
我们的父辈正生活在那个年代,凭票子买东西,生活何其的艰辛,他们亲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变化,如今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应该是天堂般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
书,不仅是我的财富,更是我最好的朋友,它陪我走过童年,走过初中漫长的岁月……
记得小时候,总缠着爸爸讲故事。有一天,爸爸讲腻了,便给我讲了一个《三国演义》中曹操带十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故事。独木桥一次只容许一个人走,于是一个、两个、三个……十万大军就要走个十天半个月的。没有等到十万大军走完的那一天,我早就听不进去了。
渐渐的,我识字了,学会自己看书了。儿童故事是我最初的朋友,我着迷于其中的人物,动物,我的世界也因此充满欢乐与向往。童话故事中的每个善人都如愿以偿,每个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善良的公主和王子最终都还是突破重重险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我因此也懂得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知道了凡事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上初中后,童话书籍整齐的摆在我的书柜中,成了我童年的一个记忆。我开始读各种刊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小说和散文。我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千百次的顽强拼搏中,从那无数钢铁般的战士身上,我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三毛的遭遇让我更加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则时时鞭策着我前进,鲁滨孙是我拥有爱最求,好探索的精神。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本《三国演义》,想起爸爸没给我讲完的曹操大军过独木桥的的故事,就贪婪的抱起那本厚重的书,狂啃起来。哥哥看我痴迷的样子,把我的书高高举起,打趣道:“你一个小P孩!
看得懂什么?”我一跃而起,抢过书到:“只要看就会有懂的时候,再者说,老——哥!
我不小了!
”看完之后,我才知道,那个曹操带领十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故事根本就是爸爸开的一个玩笑,现在,我倒是可以给爸爸讲几个三国的故事。
书陪伴我走过了15年的岁月,它像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它使我的生活不单调乏味,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往后的岁月,我们也将携手一起走过……
夕阳,收敛起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
小时候,父母打工在外,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做出了一扇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
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回响在我童年的梦里。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竟是一动不动。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囔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
“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
“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着问道。
“你跑起来就能找到啊!”祖母神秘地说道。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她在这里,就在这里!”
回头看去,天际灿烂成一片云海,祖母的笑容,也荡漾成灿烂的云霞。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就会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播放出童年那首最动听的歌……
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独自一人。旧年的风景依旧散发着光辉,我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
于是,我在起点写下——让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