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课之前,前排的一个同学,总是从粉笔盒中拿出两支粉笔放在讲桌上,我问:为什么不把粉笔全拿到讲桌上来?她说:同学总是拿着粉笔扔来扔去,太浪费了。这是你们班主任交给你们的工作吗?不是,是我们自愿的。她说。我被这一回答感动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美德却被我们淡化了。且不说社会上的讲排场、摆阔气屡见不鲜,就是学校这方净土,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忘记关掉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空无一人的寝室灯火通明;没吃几口的饭菜被扔入垃圾桶中更有的学生穿衣追求名牌与时尚;吃饭讲究好友饭店相聚;手机、MP3、电子词典已成为高中生随身携带的三大件这些浪费现象都警告我们:重拾勤俭节约美德势在必行,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首先,人人要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行动的指导。其次,勤俭节约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滔滔江水源于细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体现节约,如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珍惜粮食,我们应该尽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节约,不断发现新的节约方法,并适时地加以推广,在我们的不懈的努力下,建设节约型校园指日可待。
时代在前进,生活也在大变样。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眼光也要“与时俱进”。而有些同学的作文所选之事落后陈旧,读者从中根本就不能看出小作者是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完全感受不到新时代的脉搏的跳动。比如写好人好事,城市学生写帮助邻居收衣服,帮助烈属老大爷、老大娘跳水之事就显得过时和虚假了。如果写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周末去大街上清理“牛皮廨”,假日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某一有意义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就显得真实得多了,也更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出生活的进步。像网络、街舞、模仿秀、WTO、环境保护、和平崛起等流行时尚的材料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像我们杭州每年都举办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等生活素材完全可以拿为己用。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会具有许多共性,而每一个人又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一个有关你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你对有关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在选材时都应该表现自己独有的认识和体会。比如说同样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有的溺爱,对子女一味迁就;有的真爱,慈祥中有严厉;有的恨铁不成钢可能横眉冷对,棍棒相加;更有甚者,因为某种原因,对子女的爱以冷酷刻薄的形式表现。“我思故我在”,当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你在写作中就自然会融入更多的个性化的因素,选择个性化的材料,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与体验。这样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冬,乘着秋风而来,它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丰富美丽,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一提到冬,不少人立刻会想起它的寒冷,想到枯木和残草。然而,冬,其实也有许多喜人的地方,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诸多个性。
冬是圣洁的象征。斗转星移,当时间老人跨进冬天的门槛时,整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整个世界真像个冰心玉洁的少女,有一种内在的圣洁美。如果没有冬天,怎么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冬是圣洁的,这就是她的个性。
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它默默练就了许多人坚强不屈的品格。数九寒天,傲骨的梅,因冬而增色,因冬而刚毅;“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寒冬腊月,恶劣环境,练就了一批批的文人志士;寒风、冰雪,磨练了多少人的意志。——冬是严峻的,这也是她的个性。
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她从天国降临,用她那纤纤细手安抚着幼苗。冬,孕育着春而从不争春,当春天到来时,她那冰清的肌肤渐渐融化为涓涓春水,无私地灌溉着幼苗,等到处绿色铺地的时候,等我们听到小麦拔节的响声的时候,她就完成了一年的历史使命,带着春的谢意,悄归天国,等待着明年的降临。她就是这样默默奉献,一点也不求回报。——冬是无私的,这也是她的个性。
冬,她虽然没有春的艳丽,没有夏的张扬,没有秋的丰硕,但她有她独特的个性,她具有其它季节所没有的那份圣洁、严峻和无私。我爱冬,爱她那独有的个性。
小草,别看它小,但是它身上有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不管风吹雨打它都不会屈服。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一个亲戚家住。突然,有一天下起了暴雨,我站在窗台边看着外面的景色,我一低头看见院里那几颗绿茵茵的小草,它们挺起胸好像在说:不管你下多大,我也不怕。顿时雨又下大了,那几颗小草还在那里,没有向它低头,小草在雨中是那么的顽强,不管有多大的风、雨,它都不会屈服。时间不长,雨停了,我见院中那几颗小草长得还是那样旺盛,看不出一点坏的地方,让人见到还以为是刚长出来的呢,雨后微风吹着小草,在院中摇来摇去,像几个在跳舞的小女孩,又可爱,又有活力。
从此以后,我不觉的小草很软弱,每个人要像小草一样,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有了多大的挫折,都要像小草一样坚强。它虽然没有鲜花漂亮,没有树高,但是它很顽强,遇到什么事也不会低头,而是勇敢的去面对风吹雨打。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的作文来,在文章的立意上作了很大的解放。但从历年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同学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的。在对作文材料进行立意上,我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
(一)、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1、相关联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中去炼意。如以“蜡烛”为话题,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或小时侯,母亲把中药丸的蜡皮碾碎,盛在小碗中,再用棉花搓成一根细条,把它放入煤油中浸泡之后作为灯芯,这土制的小灯伴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一碰火便涕泪涟涟、灰飞烟灭,从中立意。3、纵向联想。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还是以“蜡烛”为话题。原先的蜡烛是蜡加灯芯,现在许多商店里的“蜡烛”已经不再真的燃烧,而是蜡烛形状的电灯。由此可以立意:科学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是环保意识正在渗透于商品的销售之中,或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由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生活的装饰品,或是传统文化产物只有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才能不被现代文化淘汰。
(二)、纵横拓展,追求深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立意时放开思想,多往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写出这些表面事件的内涵。因为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如果这些态度和想法过于浅显,或是不够成熟,那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激起别人的思想浪花的。在挖掘材料的深度时,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样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如以“追求”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深入挖掘。是什么?追求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追求是人生的使命等。怎么办?追求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待明天。怎么样?心中若没有追求人生便失去意义,生命便失去光彩。我曾要求学生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仅记叙自己把握了某一次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事件,而没有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这样他的文章就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如果作进一步挖掘,在记事之余点明“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走向成功的机会,只要好好把握,定能走向成功”等,那么,就可以突现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感情的共鸣。
(三)、正面拓进,主题升华。
正面拓进是指对某一种话题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适当引申,从而深化原有主题,提炼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它是对材料进行主题升华的一种主要方法。
请看话题:田野,人们在那里播种、收获。那里有人们的辛勤汗水,也有收获后的串串喜悦。当你到野外郊游时,当你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时,当你看到一望无垠的绿波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田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田野”需要得到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面拓进:由眼前的田野升华到人生的希望的田野;还可以由眼前的田野深入到人类的“心灵”,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是一块广袤的田野,那么我们就应时刻在这片田野上精心耕耘,使其成为一块肥沃的心灵的“田野”。
(四)、逆向思维,主题求异。
逆向思维求异,是指对话题或材料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引申,最终形成一种异于常理的新主题。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处理,往往可以起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同样先请看话题:太空,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古人遥望过它、冥想过它,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近人探索过它、研究过它。今人开发它、利用它;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上月球,七十年代人造卫星纷纷上天,八十年代建立空间站,九十年代火星探测器着陆,21世纪初美国人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请以“太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初一看,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智慧的伟大、对太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肯定。然而,有位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此材料进行逆向思维,表达了“我不喜欢宇宙开发”的思想感情。正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环境严重破坏!这样的主题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从作文的角度来说,思维能力乃是成功的关键。一个话题从多角度去思考、挖掘材料,就更容易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很多同学知道在文章中表现或倡导某种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文章中倡导,没有通过具体的真实可感的事例或情节来表现这些品质,不能感染读者。其实,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学生所写出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10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2期,第106-107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