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
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新年里,我们抢红包,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浓浓的年味弥散在空气中,荡漾在人们的笑脸上,也融化在每个人的心里。
早晨,我在鞭炮声中醒来,睁开眼,发现爸爸妈妈正舒舒服服地靠着床背,捧着手机,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飞快地点,“嗒嗒”地抢红包。他们时而露出失望的神情,时而又眉飞色舞,激动地耳语着什么。他们见我醒了,连忙靠过来,向我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爸爸妈妈脸上不仅有兴奋,更洋溢着点点幸福,因为红包虽小,可它代表着同事朋友们的一份关心,一份祝福。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红包里。
下午,我们一家人在门外贴外公亲手写的春联,撕,剪,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春联贴好了。我读着春联:万象更新春光好,一年巨变喜事多。猴年吉祥!我读着读着,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我家的年味,藏在我们贴的春联里。
晚上,外公外婆召集了他们所有的兄弟姐妹,摆了两大桌丰盛的菜,一大家子互相敬茶,敬酒,祝愿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我在这快乐的氛围中细嚼慢咽,享受着过年的幸福,品尝着藏在两桌丰盛年夜饭中的年味。
夜里,屋外鞭炮声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星星点点的烟花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莲花,在空中绽放柔美的花瓣。屋内,我们围坐在电视前,嗑着瓜子,看着春晚,阵阵笑声在屋里回荡。我家的年味,藏在屋里的春晚与屋外的烟花中。
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红包里,藏在我们贴的春联里,藏在两桌丰盛的年夜饭里,藏在春晚与烟花里,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道路两边的树上挂着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小灯和一个个可爱的'小红灯笼,大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手里拎着刚刚置办的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到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这几天总往超市跑,带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我们家都快成年货批发市场了。爸爸也没闲着,在家里做起了那些平日里绝对不***家务活,而我呢,就是一块砖,哪儿里需要哪儿里搬。为了更有年味,当然少不了对联、窗花之类的,爸爸正在往窗户上贴两只小猴,他们的手里还拿着“猴年”“大吉”,我们家里也渐渐有了年味。
除夕这天,我们合家团圆,家里顿时热闹非凡。爷爷、大伯、爸爸……围在桌子边开着“茶话会”,大娘、大姑、妈妈……摆起了“长城”,我和哥哥也时刻没有让电脑休息。终于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这可都是奶奶的功劳,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上了桌,红烧鲤鱼象征着大吉大利,生菜意思是生财,饺子的馅儿五花八门,形状像元宝,除了美味,还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这些充满年味的美味佳肴让我回味无穷。
吃了生菜真的“生财”,大年初一这天,我跟着爸爸妈妈挨家挨户去拜年,说上祝福的吉祥话,一个接着一个的红包把我的衣兜塞得鼓鼓的,今年红包大丰收啦!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浓浓的年味才会慢慢褪去。
家乡的年味是有味道的,是那种流传千古的期望,是那种承载了千年底蕴的年味。走进年味,就是走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方法。我喜欢年味,就像喜欢中国历史一样。年味,携带着无尽美好的祝愿和暖意,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这浓浓的年味。而只有走进年味,置身于年味之中,才能感受到传统而细腻的爱。
站在年前的街上,热闹而又喧哗的街上人人都在争买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舒心的笑容……
终于,我看到了我最爱的几种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腊肠和年糕,哦,还有鱼。
腊肠:腊肠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我也不会做。但,制好的腊肠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美味。上好的腊肠鲜艳无比,红白相间,白的晶莹几近透明;红的艳丽,是那种不能用画笔填充的颜色,是属于喜庆中国年的颜色。腊肠的味道很浓,有些甜,但更多的是咸香,肉质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很有嚼劲。这年味应是厚重的,像一段历史,更像一本厚重的古典文学。
年糕:年糕是用好的江米制成。得经过千锤百炼,才可以成为美味的年糕。真正的年糕虽粘但不让人难以下咽,而且还有一丝淡淡的稻米香和点点甜甜的味道。它的颜色一般以白为主,也有淡青色的,淡青色的里面加了艾草,有一种清新的田园草木香。着年味应该是清雅绵长的,像一首诗,也像一朵田间的花。 鱼:鱼是白搭的,可以做清蒸鱼、糖醋鱼、蒜爆鱼、鲜鱼汤……等等。无论哪种都好吃。清蒸鱼,嫩!糖醋鱼,香!蒜爆鱼,酥!鱼汤,鲜!……这年味是缤纷的,像现在的世界,也像我的生活。
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意义;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年味,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恰如其分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正在变的时代,正在变的庆贺方式,让记忆中的年味更浓、更香、更让人怀念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从腊八这天就预示着忙碌新年的开始。妈妈会把早就泡好的8种粮食倒在家里的一只大锅中,和往常一样我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寒的冬意!那时一有空就喜欢抢着做灶膛边,你不知道那时一到冬天河里的冰就从河面一直结到河底,那个雪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时候能坐到灶膛边是多么幸福的事,再来几只烤红署,在那个年代,那真叫一个美味啊!接着家家户户都会做炒米糖,那个小小的圆嘟嘟的肚子的机器,每隔五分钟就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出锅,来个七八锅回家拌着熔化的糖块,随意的挫成方块,揉成圆个,一会儿功夫几袋子的炒米糖就在眼前了!外加街上苹果桔子每样来个8个,再买点糖和瓜子,这样孩子们的年货就算备齐了! 接下来就是我扳着手指热切的期待新年的到来。只有过年,才有崭新的棉袄,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心理美滋滋的!除夕了,岁末了。大人们早早的起了床,抓出关在鸡窝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锋利,除夕***鸡也是要讲究吉利的!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利的。妈妈一整天都是忙碌的,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院子里
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经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严的点燃香烛钱纸,祭奠已故的长辈,让他们在另一个国度也过着温暖的年!并祈求他们保佑全家的平安健康!接着放二个爆竹,迎接吉祥的新年!全家老少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富的肴摆满了桌子!
团圆饭少不了鱼,寄托着父辈们的希望,希望年年有余,有头有尾!不过,在那个年代一碗肉是要从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半的,所以每天也只能闻闻肉香!吃团年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赶忙会说“岁岁平安”!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开始响起,孩子们直奔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一只黑白电视早早地就搬到场地中间!不一会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了过来,全村人一起过起了新年!
一天天过去,接着就是正月半了,那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拿着烧着的麦穗杆子,从田头跑到田尾,嘴里不停地在说:“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吃的肥头胖耳朵!”这毛虫总也捉不玩,总想着把自家田里的虫子都赶到别人家去。其实孩子们就是玩火把的借口!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又让我想到记忆中过年的味道了!恐怕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那种心境了!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