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因为孝收到了不少益处。
就从我们熟知的孔子得意弟子子路开始说起。他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草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父母。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百万余种。
再来看看晋代吴猛,8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不能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这些不都是孝的代表吗?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做到孝这个字。我们的父母从来都不会怪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可我们却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但我可以确认一点,他们最需要孩子们的陪伴。
爷爷奶奶老了,现在的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聊聊天,让他们不再孤单。爷爷奶奶常常会因为我们陪了他们十分开心。在我眼里孝就是那么简单、那么平常的一件事情。
孝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国人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
因为孝我们国家成为了礼仪之国,因为孝我们国家十分安宁,因为孝我们国家级才有了丰富的文化。
百善孝为先,做个有孝心的人。
朱光潜先生认为,咬文嚼字才能避免粗枝大叶,从而养成严谨精神。然而我却认为,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应咬文嚼字,字字死抠。
杜甫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倘若读万卷书时,为了追求所谓的严谨精神而咬文嚼字,那么,该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量啊!堪比南水北调工程哩!可见,咬文嚼字万万不可。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咬文嚼字说明这个人爱钻牛角尖,不求甚解说明这个人有大局观。
在字面上,“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相对的,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却是不矛盾的。
首先,“咬文嚼字”讲究的是文字的意境,并非以“套板反应”来读书,因为这种方法不仅是“不求甚解”所反对的,也是“咬文嚼字”所不允许的。文字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句子的意境,因此要讲究咬文嚼字,这是用在做文章上的。而“不求甚解”是指不要死扣字眼,要放开眼睛去看,死盯住一点,会使自己因小失大。所以要求读书不求甚解。因此这两个词所要达到的。前者是作者,后者是读者,这完全不矛盾。
其次,“不求甚解”是马南邨先生在根据古人的例子之后得出的结论。古人的文章有部分是不错的,但有部分是华而不实的,没有太多内涵的东西,所以只需“不求甚解”的阅读它们。否则会使自己局限于思维的定势中无法自拔。而现在有部分书是只要“不求甚解”的阅读的,但是有大部分书都需要认真的去研究一下,特别是作者的意境。所以“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并列的,对所有的书抓住重点,运用正确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它们之间是不矛盾的。
两个词所反对的其实是相同的,应该准确的'说是相关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矛盾问题,所以合理的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读书,是读好书的关键。
“咬文嚼字”“咬”的是意味深的“文”,“嚼”的是富有内涵的“字”;“不求甚解”是“不求”无内涵之书的“甚解”。所以对于不同的文章,应该分成不同的情况来阅读,它们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们之间是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所以“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只是读书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不同方法。
字字珠玑,串起一句句经典;篇篇精彩,汇成巨大的海洋。这里摆渡不须桨,这里故事似星辰,这里是我的乐园——书的海洋。
我无意中闯入,便再也不舍离去,缘份好似天注定一般。那时的我还是个扎着蝴蝶结的小丫头,拿起的第一本书便是鼎鼎大名的《水浒传》,我从此便再也没有放下,一百零八个人物, 一百零八种经历, 一百零八种生活态度。他们的豪气义薄云天,他们的故事为我展开了一幅宋朝的生活画卷,我学到了重义、正直、无所畏惧。我没有金圣叹先生那么高深的思想,从林冲草料场下雪的“紧”字体味到气氛的紧迫,也无法从景阳冈山神庙“落破”读出人迹的罕至,我一直把书当成是我的好友,“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欣赏的读书态度。
我当然无法与如野鹤般闲逸的五柳先生相比,淘到一本好书,还得看看课程紧不紧,作业多不多,还要躲开母亲的严密监控,才能尽情畅游在书籍之中。其实我早已把读书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有它在的日子里,天空才是蓝色的。
和书有关的日子,我从不感到孤独,书中有我无数的好友,无数的知音,我读他们的故事,体味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看他们在战争中挥洒热血,商海中翻云覆雨,生活中忙忙碌碌,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活中的阳光和人生的艰辛,在无数次想跌倒的时候,都有他们的力量支撑我一直走下去,前方的道路虽然泥泞,但生活的春天早已到来。
与书有关的日子,我也把自己的情感加在书的里面,陪他一起哭,一起笑,为他所遭遇的不幸伤心难过,为他所取得的成功欣喜若狂,那之中有泪有笑,有香有色,在书中体味情感百态,在书中翻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甜蜜的滋味淌在心里。
与书同行,左边是爱,右边是真,踏着荆棘不觉有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古人常常在吟诗作词时对文字下很大功夫。贾岛推敲之美谈,王安石“又绿江南岸”之用功,都是很好的例子。今天,著名唱作型歌手许嵩在创作上也可以用“咬文嚼字”来形容。《断桥残雪》中,许嵩对“溶解”的使用就曾下过很大的心思。“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溶解”一句意境奇绝。许嵩起先为寻找一个动词费尽思量,寻寻觅觅,后来才找到与“如雪”匹配的“溶解”。不仅此处,许嵩的很多歌词用词都是“唯一”,无可替代。
咬文嚼字,咬的是文字的内涵,嚼的是文字的精髓。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适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当你读到一首诗或是一篇文章的精华之处,是需要字斟句酌,锱铢必较的。好的东西总会经得起推敲,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食用,不仅与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相关,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密切联系。细细品味,你不但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但如果你读的是一篇语言平俗的文章,或是言简意赅的新闻报告,这时候你再死抠一字一句,只会因小失大,多此一举。在这种情况下,观其大略,会其大意,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方法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得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文而异,才是明智的阅读。
阅读文章应不求甚解。所谓不求甚解,并不是指囫囵吞枣或漫不经心的阅读,而是把握大概,会心领悟。
有人说:“阅读文章应该咬文嚼字。”其实不然,好比欣赏风景,咬文嚼字者只懂得观其一隅,而不求甚解者却能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趣味。清代李笠翁以为宋子京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极为粗俗,殊不知,观之全诗,这个“闹”字最能写出百花争奇斗艳,蜂围蝶阵乱纷纷的盛景。纠缠一字雅俗而弃全诗意境于不顾,因小失大,是咬文嚼字者的弊病。
不求甚解需要感知全文,概括全文,从而知晓中心,领会意图。阅读文章需要有不求甚解的精神,才能不在文字跋涉中被束缚手脚,而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之美。
有句歌词我们耳熟能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一些贫困学子无法完成学业时,歌手丛飞献出的不是"一点"爱,而是献出了"全部"的爱——他节衣缩食,捐赠了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事情那么凑巧,上帝那么无情。这位献出全部爱心的歌手,不幸患了癌症。也许这是上帝给世人,尤其是那些受资助者出了一道考题。让人感到震惊的是178位受助者,通通交了白卷。自然,有不少曾经的受助者,可能还在困厄中,没有能力回报什么。那么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问询一下病情,说几句鼓励的话,总不算什么难事吧,总可以做到吧,但是没有一个人去这样做。有几个受助者完成学业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过丛飞,更不必说对他施以些许的回报了。
丛飞患的是喉癌,据说这种癌症并不致命,可丛飞在手术后,却很快离开了人间,这是为什么呢?尽管丛飞对受助者的冷漠没有丝毫报怨,但任何一个有良知者都会明白,受助者的这种冷漠,会对丛飞的心灵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把一个人的心伤害到如此地步,人还能活吗?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来。一个刚升入天国的灵魂问天使说:"地狱怎样?天堂怎样?"于是天使领着这个灵魂看了两个地方。灵魂跟天使先走进一个地方,看到一群人,正拿着长柄的勺子,自个儿顾着自个吃饭,但勺柄太长,不管怎么费劲,就是吃不上饭。天使说:"这就是地狱!"灵魂又跟天使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也是拿着长柄勺吃饭,与先前见到的情景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是每个人把盛满饭的长柄勺,伸向了别人,自然别人也把饭勺伸向了他。天使说:"这就是天堂!"
——原来自私冷漠就是地狱,关爱互助就是天堂!
联想到那些受助者的冷漠,再看一下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毛骨悚然,周身寒彻。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受人"涌泉"之恩,却在恩人需要回报时,没有"滴水"的回报,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剧啊!
不过,我终于还是从那个小学生身上看到了希望。不要再唱什么"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高调了,但作为有良知的人,我们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像那个小学生那样,"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眼前的这个世界仍然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