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累了想找点事情放松一下,又不想看书,除了喜欢听一下音乐,一般就是找找电影,抑或电视剧看看,只是我对于影视的挑剔绝不亚于对书的挑剔,趣味也颇与大众相
上网络搜了一下,才知道这部是台湾大爱电视台所制播的《大爱剧场》之一,大爱剧场系列电视剧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台湾大爱电视台是由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所经营的电视网,旨在透过电视传播,净化人心。其实当今时代,无论是文化的传播,还是价值体系的建构,都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包括民间风俗的收集,现代传媒的应用。而非仅仅局限于学院式的研究,或者刻板化的说教。高端的制度建构固然重要,而百姓日用伦常方是活生生的文化精魂。必须上下血脉贯通,假若天地否隔,气息不通,则如死物一般。我素以为,文之功用,在于化民,只有将文消融在人们的生活中,方能具足其生命活力。而这需要的恰恰是最为亲切,直接,简单的方式,通过活生生的生活实例现身说法,其效果远比干巴巴的理论要好得多。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妈妈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个叫颖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吃,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见了很奇怪,颖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故事讲完后,妈妈拍了拍我的小脑瓜,语重心长的问:“知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我用稚嫩的眼神看着妈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渐渐淡忘了许多事,但这个故事也许因为有趣,也许因为别的,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从来没有忘却。
上了中学以后,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我和妈妈在一起聊天的机会也寥寥无几。记得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钟表上的指针,像一位步行的'老者,迈着他那缓慢而又沉重的步伐。我在朦胧的睡意中,隐隐约约听到几声刺耳的咳嗽声,好像是从妈妈屋传来的,我揉了揉眼睛,一看表才五点多,还是再睡会儿吧,可是刚躺下不久,又开始犹豫不决,心想“爸爸出差不在家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应该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想到这儿,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跑到妈妈的屋里,轻轻的拍了拍妈妈的背,不停的问道:“您没事吧?”妈妈看到我紧张的样子,露出了微笑,说:“没事儿呀。”妈妈好些了之后,又到厨房给妈妈接了一杯开水送到妈妈跟前,妈妈接到水杯,眼睛变得湿润了。
等到爸爸回来,妈妈在爸爸面前对我赞不绝口,此时我明白了妈妈将那个故事的用意,那就是一个字“孝”,同时我为当时的犹豫不决儿自责。
我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不懂那么在学校他是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哺育之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这是高家的家训,不是一句空泛的道德训诫,而是高家实实在在的生活践行准则。高爸爸是竹子湖的里长,为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凡事为他人着想,尽管自家亦非生活艰辛,却依然坚持不遗余力得赈济乡里,尽管自己家的孩子没鞋穿,每逢过年时节,依然不忘给更为贫困的乡里发红包,放粮食。高妈妈一声勤劳节俭,精打细算。也因此,尽管高里长就像个"有应公",随叫随到,阿公一生只有诗文,没有数字,但在高妈妈的打点下,一家老少十来口也算是衣食免愁。尽管不免有些磕碰,但终究更多的是彼此的相互隐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
今天我看了《德清若水》这个微电影。这个电影不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是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孔愉,字敬康,山阴人,生在公元268年。“人有德行,如水至清”这句话就可以概括他的品质。据说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仁德,把此地取名为“德清”,而微电影中人们的行为就是这样地“如水至清”。
当阿菊婆婆想吃鱼却买不起鱼的时候,善良的明德就送了她老人家两条大鲫鱼;当豆蔻没钱还债时,主任就和大家一起努力,开了一家网店,把土特产推向全世界,卖的非常好;东东爸爸在工地上出事的时候,豆蔻急忙赶了过去,明德也主动帮忙照顾了东东和豆蔻婆婆······
微电影中每个人都会互帮互助、尊老爱幼,他们即使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比如豆蔻,虽然贫穷的她又要照顾东东,还要照顾阿婆,但是她依旧千辛万苦地赚钱、还债,并且做到了诚信。再比如明德,虽然他也不富裕,可是他懂得舍己为人。
”水至清,德至清,心至诚,信至坚”,水越清澈,德也就越高,心到了最诚信的时候,信志也就是最坚强的。不仅是这个微电影,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老师们到了深夜还在为同学们批改作业;环卫工人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把我们每天走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是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做到团结友爱、舍己为人,一起做到——德清若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