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过了很久以后这件事会被淡忘,然后他的父母也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离婚,然后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是这件事会使他们心里留下一个永远的伤疤,一个打不开的心结。说到底,他们还是太爱他们自己了。不能说他们错,爱自己没错,可是人不能只爱自己也不能最爱自己。或许,他们还没有成熟不懂怎么去教育孩子,李可以爸爸的微博上写结婚因为不了解离婚是因为太了解,到底什么感受只有他自己明白吧。没谁有资格说谁,给时间一些时间,让它过去。
看这部微电影我看哭了,现实生活中小孩子的.世界不比大人的世界单纯,小孩子的圈子里同样存在着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不是学校变质了,而是社会坏了。大人们总以为自己的足阅历广,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自以为是,可是好像都忘了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不管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不是一个情境下永远不会明白那是怎样一种感受。
成长的路都要自己去走,一颗仁爱之心是必要的,看到路边的乞丐、捡垃圾的老汉不一定非要对其有物质性的帮助,只要心里不会看不起他们,并且存着一种了然和理解,明白大家活的都不容易,也就算是被教育的得当有博爱之心了。其实,一个人从小长到大真的不容易,特别是长得正直上进,不是说笑,面对越来越多诱惑的社会还能保证出淤泥而不染,回过头去看看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于是啊,慢慢地越来越大......
没信心的时候就需要些阿Q精神,后头看看自己的一路走来,多么的不容易,可是熬着熬着不也就那么过来了么?不要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生活工作学习难免遇到比较,比赢了有成就感,比不赢也没关系,我们不是圣人,总有不如人的地方,想开了自然也就看淡了。可是啊。社会就是这样,人不能不上进也不能没斗志,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只要自己觉得过得好就好,虽然每个人的生活要求不同,简单也是一种享受。
思修老师说大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可是还有梦想和热情。大二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迷茫了。大三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可是却没有梦想和热情了。大四是知道自己知道,可是开始走向社会了。别人的看法眼光不重要可是却做不到不去在意,因为还处在这个社会还没有修炼到超凡脱俗,随着时间长了,也就过去了看淡了,还是那句话,给时间一些时间,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有再也回不去。就那么过吧,看过一条微博,上面说:不管我的大学是灰暗的还是精彩的,我仍然怀念他祭奠他,因为他记录着我青春最美好的时光。
只想说:时光,慢走。尽管这不可能。
吃过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地跑下楼去放烟花。我们首先放的是“擦炮”。我紧张地拿出一枚擦炮,在药磷上擦了几下,等燃着了火,赶紧扔向远方,然后捂住耳朵,只听“啪”地一声,炮仗在远处爆炸。就这样,我一连放了一盒擦炮。
“飓——啪”,咦,那是什么声音?扭头一看,原来哥哥姐姐正在放“飞响炮”。他们请我也去放,我从来没放过这种炮,心里有点害怕,不过在他们的鼓励下,还是去放了。我战战兢兢地握住把柄,姐姐点燃导火线,“嗖”,弹头呼啸着飞了出去在远处发出巨响,我成功地放了第一次飞响炮。
“小闪花”往往是拿在手上放的,可姐姐却别出心裁地将它们插在地上,然后一起点燃,这样既能欣赏到美丽的烟花,又能不让衣服烧破,真是一举两得呀!我们把“小闪花”均匀地插在花坛四周,然后一起点燃,一团团五彩缤纷的火苗立刻燃烧起来,真是太好看了!
放完了烟花,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区政府放的大型烟花。我们选择了一个最佳观看地点——电视台四楼阳台。从上面向下看去,哇,大大小小的炮台真多呀。只听“啪”的一声巨响,烟花开始放啦!几颗流星冉冉上升又在空中绽开,漂亮极了。烟花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看得我眼花缭乱。烟花有的像五彩斑斓的花朵,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大章鱼,还有的像价值连城的钻石,真是太妙啦!
烟花持续了三十分钟左右,人群慢慢地散了开来,天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大家都纷纷回家准备收看更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了。
“鞭炮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也在鞭炮声中告别了八岁,迎来了九岁。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者展现了希望之路。
经过三天零三小时五十分的漫长飞行,我们来到月球。打开舱门,眼前立即出现一片奇特的景色:天空漆黑一片,向四周望去,到处是尘土、岩石、环形山……看不见一只鸟,听不见一点声音,整个月球是一个静谧的`世界。
我要在月球上跳远,看看是不是与书上写的一样,轻轻地一跳,就可以跳出十几米。我还要捡块土壤,研究一下月球上的土壤和地球上的土壤有什么区别,能否发现生命的痕迹。对了!我还要找找嫦娥的月宫,看看吴刚是不是还在砍那棵桂树。我正在玩的时候,两名宇航员叔叔却在努力地工作:架仪器、采标本、做实验……于是,我也投入到了他们的工作。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我们终于完成了宇航局的工作,并在月球上插上了五星红旗,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月球基地,表示我们中国人来到过月球。我们回到飞船上,开动引擎,就向神秘的月宫告别了。
假如我是阿波罗号上的乘客,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有意义的事情啊!
清晨的海岸边,只有几只可爱的海鸥轻轻地翱翔,在这里度假已经快半个月了,我和朋友们越来越习惯这里的'一切。
听这里的渔民说:早上海边的空气非常好,我便轻轻地走出木屋,一个人悄悄走向海边。
光着脚踩在黄灿灿的沙滩上,海风拂面而来,带着一股又咸又腥的味道,我很喜欢这味儿。在这里漫步感觉真的很好,很轻松、很惬意。
侧首东望,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火红火红的,在它附近只有几丝轻渺的云被阳光染红,这些云是来迎接太阳的。
清晨的海水很平静,附近海面有几艘渔船驶过,更衬托出海边的和谐、闲适。身边的椰子树非常的高大,在海风的吹拂下,款款摆动。
前面是礁石群了,我本打算转转就回去,但这里真的太美了,美得让人不忍离去。我慢慢地走向海边的礁石群,是好奇心理促使我走上那些大石头,我想看看礁石中有什么。我惊奇地发现小螃蟹们在成群地活动,我仔细地观察着它们,发现这里还有大螃蟹,它们不断地把一些类似食物的东西塞到石缝中去,因为背光,我根本看不清它们吃的是什么。于是凑前一步想看个究竟,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别打扰它们!快回来!”我回头看见是妈妈,我原以为她还在木屋里休息呢。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也到海边来了。我回到妈妈身边,妈妈告诉我:“母蟹正给小螃蟹喂食,咱们别打扰它们,我们去走走。”
走到礁石边我说:“妈妈,我们上去吧,去坐坐。”相视一笑后我拉着妈妈走上了礁石,妈妈问我:“喜欢这里吗?”“喜欢!”
我和妈妈坐了下来,一起静静地看着远处的景色。我侧过头来,发现妈妈有了白发,心中不免一阵酸楚,我们都是凡人,有一天妈妈会老的,而我还年轻,想到这里,我真的难过极了,我依在妈妈的怀里,鼻子酸酸的,心里也酸酸的。我好想永远就这样下去,永远能依偎在妈妈怀里!永远。
其实爱不只在海滩上,更在我的心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