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读复活有感300字)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读复活有感300字)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03 07:40:44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读复活有感300字)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一】

我想每一个看了《耶稣受难记》的人都会有内心的触动吧,不单是因为残酷场面的真实再现令人揪心,更是因为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精神上的渺小而汗颜。

在影片里,耶稣是神之子,救死扶伤,教化众人;耶稣也是人,被犹大出卖,备受折磨。耶稣被捕时的神情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暗蓝色的夜幕下耶稣被惊醒,震惊、失望,接着坦然、宽容,默默束手被擒。他震惊,他失望,他为犹大的出卖,世人的不理解而叹息,但他很快便坦然面对了,他以宽大的心怀饶恕了这一切罪恶!

耶稣无声的宽容让我们不得不深深忏悔自己。太多时候我们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纠纷不断,为他人的成功喜悦而嫉妒不已,往往推着仇恨的雪球在怨愤的世界里迷失自我,丧失纯真,甚至泯灭了人性。为什么我们常常忘了去宽容?我想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我的得失。耶稣是唯一一个自己决定要来到世间的人,也是极少数甘愿受死的人。耶稣曾经说过,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我们死:“人子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而我们是在为体验自己的人生而活。我想我们生存的目的一开始就似乎偏向自我了。我不解……

当耶稣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蹒跚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时摔倒在地上,市民们更加疯狂地向他涌来,发泄他们肆无忌惮的无知与怨恨。我深受触动。不是因为同情耶稣,而是因为对自己的责问,对暴戾人性的谴责。耶稣背负着十字架,身后的土地上血迹斑驳,人群末尾的圣母玛利亚痛苦地看着他,眼里满是绝望。而当长铁钉钉进了左手手腕,刺进了右手手腕,又打进了左脚脚腕,打进了右脚脚腕,血腥的.场面令天地失色,残忍的令所有生命惊悚,耶稣却说:“父啊,饶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看到这儿,相信每个心脏跳动的人都不能不感动万分!我耳畔又似乎传来了耶稣的教导:“ 你听说过应该爱自己的邻居而仇恨自己的敌人。但我告诉你,爱你的敌人并为迫害你的人祈祷。因为如果你只爱爱你的人,那么会有什么报答?”是啊,耶稣不单是饶恕了所有的世人,而且一如既往地爱他们!

爱与宽容,耶稣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它们的意义!可我们呢?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二】

??复活》读书笔记

之所以把书本命名叫《复活》,相信每个读者都清楚知道因为小说主要讲的就是主人公精神上复活的过程。

从“复活”,这一个词可以知道,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位反对土地私有制、愿意为道德做出牺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然而,贵族的出身决定了他必须要走一般贵族要历经的道路——加入军队。而在军队里,他受到了其他贵族青年习气的污染,他要是节俭、提倡把土地分给农民、坚持洁身自爱,则会变成了母亲和其他贵族眼中的异类,认为他不正常,相反,尽管他、挥霍金钱、一边与官员的妻子私通,一边则与贵族小姐保持暧昧关系,这都被认为是光荣的,应该的。尽管他自己曾有过精神上的“清扫”活动,想要摆脱贵族圈子,摘掉自己的陋习,可最终只是在这个圈子中越陷越深,无奈当时的享乐主义太过盛行了。

直到他重新遇到玛丝洛娃,对她不公的判决像一个千斤重的锤子,狠狠地敲醒了聂赫留朵夫,不仅唤起了他对玛丝洛娃的爱,还唤醒了那个从前的聂赫留朵夫,那个想要实现自我改变的聂赫留朵夫。他与玛丝洛娃的相遇只是他精神复活的导火线。而真正促使他“复活”的,则是他为救玛丝洛娃而奔走监狱与贵族圈子之间,他为了要实现土地公有而远赴乡村时,他得知的罪犯们的可怜经历与纯真品性,以及与之相比较之下贵族们的\'嘴脸与生活方式,还有乡下农民们的生活惨况。虽然中途他曾经几次被诱惑,差点就又要回到自己生活多年的贵族生活中去,但每次第二天醒来,他总会后悔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又重新坚定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拯救玛丝洛娃与帮助罪犯们。

尽管最后他并没有像自己最初想的那样,与玛丝洛娃在西伯利亚结婚。但是,他“复活”了,把自己从贵族的罪恶生活中解放出来了,过上了自己向往的道德生活,帮助了罪犯们、分给农民们自己的土地、不再成为剥削底层人民的一员,阅读信条接受福音书的洗涤,无一不让他感到快乐。在西伯利亚,他将继续建立为自己在福音书上读到的人人守戒律的“天国”事业而奋斗。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三】

突然的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厚厚的名著,也懂得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著。

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腐朽的上流社会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监狱、苦难的农村。人性:上流社会的人性。在这环境下,堕落,昏睡。

聂赫留朵夫作为一名公爵穷奢极侈,无耻的生活再正常但是了。精神的空虚使他无所作为。也许在他心底的深处有着一颗被深深隐藏的追求正义的种子。

年轻的时候他抱着“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的观点把一块自我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如今继承了超多土地的他,既不能放下产业,又不愿否定自我年轻时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他玩弄和抛弃了喀秋莎之后,对自我的行为产生了内疚。为了使自我愉悦,他迫使自我不去想她,发奋忘却。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荡,自甘堕落之后。正是正因如此他才会在陪审席上认出喀秋莎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

聂赫留朵夫精神上尽管还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与“的人”常在他内心发生冲突,他还几次进行“灵魂的净化”。他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宽恕,并愿意与其结婚,以此来赎罪,可他正真地觉醒了吗?

没有!在法庭上他心惊肉跳,并非正因谴责自我的可耻行为,而是担忧自我名誉扫地,“目前他说思考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辩护人不好把这事和盘托出。”

但他又迈出了一大步,正因他鼓起了勇气去监狱里探望喀秋莎。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最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就在他见到多年未见的喀秋莎时,他还没有在内心承认自我的残酷卑鄙,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被他蹂躏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玛丝洛娃的精神完全觉醒下,他的心灵才受到正真地触动。“直到此刻,他才了解自我的全部罪孽……发觉自我罪孽深重……感觉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聂赫留朵夫一向孤芳自赏,连自我的忏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觉得这一切简直很可怕。”

聂赫留朵夫自此才开始正真觉醒,背离了上流社会:否定了贵族(包括自我),分送了土地,为平民奔波。

观耶稣复活有感作文【四】

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