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与县国培办《教师阅读与专业成长》课题后,不知不觉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次读完一本书,回味一下,顺手写写不成熟的读书心得体会。这次是读了语文教师成长丛书《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读完后,让我对语文教师有了新的认识,语文教师身上的关键词:诗意、智慧、敏锐、洒脱、儒雅、激情、幽默、严谨、悟性、良心。也从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弄明白: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这条根。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但若失去语言这条根,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失去了个性也就毫无价值可言,因为事物的价值大多附着在其个性上。在这本书中认识很多的语文名师,深深被他们的教学思想吸引。
从这本书,走进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方寸田园\"。通过反复深读,触摸到诗意语文的性情本色,深悟诗意语文的生命真义。诗意本是语文之基因,与生俱来,本体生成。用诗意语文育诗意之学生,实乃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亦为语文教师的终极之追求。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其根本取向在于\"用语文点燃学生的生命\",促进\"生命的总体生成\",也透视他的\"诗意语文\"的教学智慧。
从这本书,认识了史建筑老师,他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他认为,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缺少了这一支撑,植株的生命力可想而知。如今语文课的个性与己任却有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缺失,我们见到了许多这样的课:大肆渲染地导入,费尽口舌地绕弯子,迟迟走不进文本,刚走进文本,却来了个\"蜻蜓点水\",急匆匆地走出了文本,架空分析,虚浮链接,\"外围战\"打得不少,\"巷战\"打得不多,有时像历史哲学课,有时像主题班会,有时像曲苑杂坛,有时像正大综艺,就是不像语文课,\"少、慢、差、费\"带来的贫瘠且不说,还\"肥水不流外人田\"。
从这本书,还认识了孙建锋老师,在读孙建锋老师的教学文本过程中,觉得他富有才气、幽默风趣。你看他在\"心灵独白\"中的用语:\"我有点像罗文\"\"学生是我的老师\"\"处女课\"\"我是一片茶叶\"等等。特别是在孙建锋老师的文本中字里行间跃动着一种灵气和心动的声息,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一种生命的情怀释放\"与\"心灵的真诚召唤\"。其中那些不断跳入你眼帘的妙语佳句,紧紧牵动着你的眼球,传达出让你\"心动\"的语文教学真义,使你有一种启迪心灵的震撼和豁然开朗的愉悦,也使你在阅读的沉醉中顿然醒悟:\"这不就是享受语文\"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由于语文名师较多,也没有逐一罗列他们的思想了。总之,《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对全国卓有影响的语文名师的教学智慧作了全新的透视,可谓写尽了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的美丽。他们打破了过去那种隐蔽教学心灵和内在教学情感的自我封闭模式,注重教学主体意识的坦诚表现,率真诚实地呈现自己的教学心态,吐我教学之情,言我教学之志,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个性与姿容、敏锐的教学视角与感悟,传达了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心灵体验和理性思考,抒写了对语文教学现象和课程改革真义诠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是重要且必须的: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歧途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倡导简单的教学指导,应努力追求魅力课堂。
一直以来,我都是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我希望他们成为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他们将成为完美型的通情达理、孝顺师长、孝敬父母、多学少玩。孩子们在我做的模具里变成了工具。孩子们需要什么?我理解吗?不,我不知道。李先生怎么样?在教育学生时,他可以“向学生学习”。他可以大声而真诚地实践“请尊重学生的投票权”。他努力“成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他还教导年轻的班主任要“乐于求教”和“勇敢”。他们善于思考,善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灵魂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不应该是技能的运用,而应该是富有人情味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体现现代的民主平等意识。虽然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上,教师远远高于学生,但在性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天生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个性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而且是在求知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共享共同利益的同志。读着李老师的话,感受着他的灵魂,回想着他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一个深思:“亲他的老师,相信他的方式”,但古人仍然明白真理,但我……很汗。学生已经成为了学习机器。学习的乐趣从何而来?学生的个性是如何发展的?学生之间有差异,有的安静,有的活跃,有的聪明,有的淘气。乐趣是他们的天性。只有通过玩和玩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什么我们不让我们的孩子们带着无穷的快乐去学习航海呢?我们为何把他们安置在海的深处呢?为什么我们要剥夺他们的天性?
现在,我明白了,教育的悲哀在于,把天真活泼的学生培养成“小大人”。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要保持一颗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用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论我们的教育。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放下我们的货架上,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爱,让爱的阳光照在\'hearts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quality全面、和谐地发展。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1.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2.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3. 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
4. 让孩子相信自己,别摧毁他们的梦想。
5. 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6.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会增添多少个医生、兽医、考古学家、律师、慈善家……
7. 教师必须以高标准来要求每个孩子,并且要尽力推动他们达到那样的水准。
8. 如果我们把教育浅表化,并且因为学生努力了就给他们A和B,那我们其实就是在帮倒忙或者做绊脚石,这样做无法帮他们做好在现实世界获取成功的准备。
9.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随便拍背鼓励,就因为我们想让他感觉好受一些。不应当得到的表扬只会让我们的学生遭遇更多的失败。
10. 高期望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但是,你不能仅设定目标而不采取行动,只是说“努力进取吧”。
11. 当呈现给学生们的是积极的鼓舞,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被鼓舞的状态时,他们就如同时刻面临一场挑战,他们就会愿意分离一搏。
12. 应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信任之桥。
13. 当人们还在努力工作时,也许他们尚未做到最好,如果你对他们表达了感谢和赞赏,他们就会受到一种鼓舞,今儿为了不辜负你的感激而更加努力。
14. 相互尊重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互相支持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15.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孩子们时常抱怨老师是天性使然。他们一般会抱怨老师不喜欢他或者老师责备他了。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想想老师为班级以及为他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保持积极状态,而不是把他们带入消极的泥潭。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
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