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02 13:05:31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一】

春季来了,这也意味着学习雷锋日来了。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雷锋精神,争当勤俭少年”活动,我们全体大队委都参加了。

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一张宣传牌,走在大街上。

我一边走一边看,仔细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想:我一定要多问些问题,多学些知识呀!

我们来到了一家文具店,礼貌地问:“叔叔,您好,请问您对浪费有什么看法?”“浪费呀!当然是不对的,针对那些浪费的人,该让他们懂勤俭。”“那生活中有什么浪费现象呢?”叔叔想了想,说:“比如小孩写字,没写几个字,就撕了,多浪费。我们以前一本本子,字写得密密麻麻,都舍不得用,正面写好了,反面也写,都不懂写了多久一直都舍不得扔了。”我听后,心想:长辈们是多么勤俭,现在的孩子呢,多么浪费呀!我自己呢,有时一本本子还没写完也扔了,以后我一定要利用来当草搞纸也行呀!我拿出笔记下了叔叔说的话,并让他签了一个名字。

我走出了文具店,又跟上了队伍,阳光撒在我的身上,感觉一阵的温暖。我们一路走着,一路交谈着自己的感受。

几乎所有的人都问了问题,宣传板上写满了名字。几个同学又去问了一群老人呢!我心想:大家都说要节约水,节约电,做勤俭节约的人。我回去一定要告诉大家我学到的知识,让大家都成为一名勤俭节约的“小雷锋”。

我们带着满载的收获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雷锋叔叔的螺丝钉精神,让春风将雷锋精神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节约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做起,让你成为勤俭节约的孩子。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二】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三】

过几天,就是学雷锋的节日了。我们不仅仅是要宣传雷锋的好人好事,还要宣扬雷锋的助人为乐的

雷锋这个名字,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没错,就是小战士雷锋,记得他过世的时候,他才22岁。如果雷锋至今还活在世上,那他就该72岁了。是的,离雷锋过世,已经整整50年了。

雷锋的

记得雷锋曾经帮助过一个中年妇女。那是一个哗啦啦下着大雨的时候,雷锋举着雨伞行走在一条小路中央。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背后也背着一个孩子。中年妇女撑起伞来似乎很困难,不是前面抱的孩子被淋着,就是后面的孩子被雨水冻得哇哇大哭。

雷锋见中年妇女很困难,便走上前去,对中年妇女说:您不用太操心了,我帮帮您吧!于是,雷锋一把抱过中年妇女怀里的孩子,还替孩子撑伞,一直把中年妇女和两个孩子送回了家。

雷锋还曾经帮助过一个老太太。

那天,雷锋去坐火车,刚巧碰上个老太太。那个老太太的票不见了,而这辆列车立马就要开走了,老太太急得哭了起来。雷锋上前去询问,原来那个老太太有急事,必须赶这一趟的车,可是就是票不见了。雷锋立马替老太太重买了一张票,刚好赶上了火车,老太太高兴地直向雷锋道谢。

所以,还有一句话很著名:雷锋出差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就是我眼中的雷锋。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四】

看到骑车摔倒的老人,不但自己不去扶,还对扶的人说三道四……真乃咄咄怪事!

人的言行是思想的一面镜子。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现在再不是提倡它的时候了——即便有人去学雷锋,也是搞沽名钓誉!

这种思想是很要不得的。

“雷锋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必将在未来的社会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要平等团结、友爱互助,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对于那些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学习雷锋做好事自然是情理中事。对于具有传统美德能够推已及人的人来说,在别人困难时帮上一把,也属人之常情。有些人则不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有上述不同表现,在于其个人修养及所处的社会风气。

一个人在他做一件好事之前,他往往不先想到自己,有时似乎是“无意识”地就去帮助别人。假如说某某人为了学英雄赶浪头出美名,那么在他做好事时,他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而去做那种“好事”的。小人之心总好量君子之腹。

也曾有这样的情形:某同学将突发意外的人送往医院结果却被诬为肇事者……违良心的人最终会受到舆论和自己良心的谴责。有一则阿拉伯谚语说:“助人为乐是一切美德中顶小的,忘恩负义却是所有恶行中顶坏的。”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余毒残渣余孽还会长期存在,我们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什么时候都要提倡“雷锋精神”。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五】

我没有见过雷锋,可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帮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一位老奶奶送回家;帮同班战士洗衣服总之,他的事迹让我感动。

雷锋从小家境贫穷,尝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锋从小立志为人民服务。在我听妈妈讲雷锋做过的好事中,有二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件事是雷锋在一次外出到沈阳火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先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望丈夫,不留意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用自我的津贴费买了一张票硬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泪问: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雷锋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第二件是雷锋帮一位老奶奶送回家的事。有一天,下着大雨,雷锋正要回部队,可是他看见路边有个老奶奶站在雨中,很无助的样貌,雷锋想:这位老奶奶肯定是遇上困难了。他走到老奶奶身边,问她:老奶奶,你怎样那里站着?怎样不回家啊?老奶奶说:我忘记了回家的路!雷锋问老奶奶住在哪里,老奶奶只记得她所在村子的名字。雷锋脱下雨衣给老奶奶穿上,带着老奶奶一路走一路问把她送回了家,可是自我因为淋雨冻得感冒了!像这样的好事,雷锋做的不计其数,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雷锋就这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正如人们所流传的那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一个伟大的名字,在我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我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继承雷锋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尽自我所能帮忙别人,为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六】

三月又到了,雷锋月又到了!

早上,我到田野散步。早上的田野真是使人心旷神怡呀!呼吸着新鲜空气,花儿露出笑脸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露珠像珍珠一样从叶子上滑下来。

来到田地时,便看见大伯正在种豆角。他看起来满脸汗水,在阳光显得闪闪发亮。他弯着腰,还不时起来擦擦汗,伸伸腰。又埋头干了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名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看着大伯辛苦的样子,我决定帮大伯播种。

我走到大伯前,说:“大伯我帮你干吧”。他站起来,伸伸腰,和蔼的说:“那可是很辛苦的,你不怕吗?”我拍拍胸脯,坚决地说:“不怕”。大伯见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干了。

大伯把装种子的桶子给我。于是我便挽起袖子。拿着一粒种子学着大伯的样子,往坑里一扔。嗨,这中种子怎么爱耍脾气来了,我要他到坑里,可他偏不。我只好蹲下来,闷闷不乐的把它拾到坑来了。再看看大伯,他只是随手一扔,种子就乖乖地躺在那里了。我又认真的向他学了一会。轻轻一扔,嘿,还真灵!种子乖乖躺到坑里了。原来还真有窍门。扔时一定要轻,否则会弹出去的。我想把土填回去的时侯,却被大伯拦住了。他说:“应该放两粒才行,有的种子有时不发芽那就坏了”。我恍然大悟,是啊!我们要顾前后,不能有了前忘了后,否则会一事无成。把土填好后,便浇了水。

于是,我就按着这个方法种了下去,当种完一例土的时候,再看看大伯,可人家早已种完了。

这次虽然帮不了大伯什么忙,但我总有份心意嘛!是吧!

实践活动的故事700字作文【七】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唱着这首歌,唱着雷锋的精神,唱着雷锋的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名热爱祖国忠于党的少先队员。

雷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扬这样的高尚精神,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方方面面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这种“雷锋精神”永远的流传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周”以来,全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学雷锋的种子,长大以后便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就很令我感动:几天前的一个中午,当同学们刚刚从梦香中醒来时,便听到外面“哗哗”的雨声。一些没带伞的同学惊慌地说:“怎么办,下这么大的`雨,我们怎么回教室呢?”就在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突然,一位同学跑到大家面前笑着说:“没关系,我和其他同学都愿意借出自己的伞呢。”说着指指自己手中的伞。于是,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学都捐出自己的伞:有的伞下两个,有的伞下三个,甚至四个。虽然每个人都只能当掉一点点雨,但是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每个人都很快乐、都很温暖,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

学习雷锋活动周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一朵朵伞花仍记在我心中,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雷锋精神在广大少先队员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种子,并不断引导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让社会处处盛放雷锋之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