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文明、礼仪之国。关注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古代,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李白,有刚正不阿、不谋私利的包拯,不徇私情、足智多谋的岳飞。
说起包拯,大家早已经熟悉了吧。包公,名包拯,人们都称他为“包青天”,他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幼年时家境清贫,曾寄居于寺庙苦读,28岁时中了进士,后来做过龙图阁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他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当时曹国舅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凶横霸道,强抢民女,草菅人命,违法乱纪。包公冲破重重阻拦,查明了曹国舅的罪行以后,执法如山,依法定罪,铡了不可一世的曹国舅,威震四海,深得百姓的拥戴。
历史虽然成为了过去,但在历史中承载着数不胜数的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敢作敢为、清正廉洁、足智多谋。他们在这长河中,缓缓流去,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们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喜欢的历史人物,在你心中矗立着英雄的形象,而在这些英雄中,矗立在我心中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足智多谋、不徇私情的人——岳飞。
岳飞家境贫寒13岁就能文善武,他使箭,百发百中;舞枪,枪法高超;,也是字字珠玑。他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金兵大举入侵时,为保卫山河,岳飞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金前线。在十多年的`征战生涯里,他一直驰聘沙场,征战南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无限,且足智多谋,他军纪严明,令士卒“守法度,从不纵兵,扰害民间”,百姓秋毫无犯;他视兵如子,使将士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他不徇私情,儿子岳云违反了军纪,照章处罚;他骁勇作战,在面临敌众我寡,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他沉着、冷静,以非凡的气魄与将士一起浴血奋战,渡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朱仙镇一战,他率兵7万,破金兵百万,攻得金兵“尸如山积,血若流川”。岳飞凭借着自己的胆略名扬四海。
中国传统美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历史人物身后的每一件事都带着不同的美德,有坚持、勇敢、努力……美德的传承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代人比一代人做得更好。你努力着,我坚持着,同心协力把我国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掀开泛黄的书卷,溯流而上,驶进历史的长河,我找寻先贤的遗迹。
——题记
易水寒
不知何时,易水边已经涌满了燕国百姓,太子丹紧紧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燕国的未来全在你手上了。他默默无语,只是轻轻点头,他眼望着波涛汹涌的江水,不禁吟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动人诗句,吟罢,他消失在瑟瑟秋风中……他就是荆轲。
易水无语东流,却冲刷不掉荆轲的足迹。我从他毅然决然的背影中读出了令人战栗的悲壮。
濮水边
长者在濮水边垂钓,秋风吹散他那飘逸的须髯。身后的`两个楚国使者垂手而立,静静地观看长者钓鱼。其中一位忍不住开口言道:“先生,你果真不给楚王效劳吗?”长者头也没回,只是淡淡地说:“乌龟在泥坑里摇着尾巴多快乐啊。你们别打扰我了。”两个使者对视,败兴而返,长者依旧悠然垂钓。
濮水滔滔而逝。从庄子鄙弃名缰利锁,曳尾于涂的淡然中,我读出了傲***王侯的潇洒。
茅屋中
时值隆冬,瑞雪纷飞。茅屋内,一个手执鹅毛扇的儒雅年轻人和一个大耳垂肩有王者之风的贵胄相对而坐。贵胄抱拳:“久仰先生,刘备特来拜访。”年轻人不卑不亢:“岂敢。”一场智者的对话在寒暄中开始了。孔明先生以三分天下高瞻远瞩的定论给刘备送上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此后,他为酬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卧龙岗上茅屋不复存在,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却活在了华夏子孙的心里。他高屋建瓴的隆中对,让我读出了运筹帷幄的智慧。
张开的书页如一只只小船,载着我寻觅先贤的遗迹。荆轲义无反顾的悲壮,庄周淡定自若的坦然,诸葛亮胸怀天下的智慧,使我真正明白了穷独善其身,达兼济天下的情怀。
时光荏苒,人生如白驹过隙.中华民族在岁月的不断变化中变得富强,更加昌盛,中华民族之文化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学习.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奋进.逆境能够磨练人的意志,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战胜自我而取得成功.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迷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中沉迷酒色,最后却落得个自食恶果的下场,实属可悲.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至理,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岂不是它最好的例证吗?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消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为何能够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奋起的结果.这表明,当逆境重重,欲退无路之时,人们常常能显示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为自己拼***出一条生命之路.
但是有了生命之路,有了安逸的生活,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打天下、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 安乐,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对此不能抵抗,一败涂地,教训是多么深刻啊!
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经受一番磨炼.这使我想起欧阳修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人们在险象环生时,努力的拼搏,因此化险为夷;人们在安逸的享乐中却意志消退,结果一无是处.总之人处逆境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历史的风吹走了一切,却吹不走古代先贤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诲.学古为今用.先贤们的良言慧语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奋斗和前进
掀开泛黄的书卷,溯迎而上,驶进历史的长河,我寻找先贤的足迹。——题记
易水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看!燕国百姓涌上了易水河边,河畔上,太子丹紧握住荆轲的手,语重心长的说:“燕国的未来全在你的手上。”他默默无语,只是轻轻地点头,他眼望波涛汹涌的江水,消失在瑟瑟秋风中。到了秦国,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他趁秦王打开地图时,趁机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出匕首刺***秦王,却被秦王挣断衣袖,接着,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却不忘使命,他举起匕首投向秦王,却不料击中柱子。被秦王砍***,身中八处剑伤,荆轲自知事情已不能成功,他靠在柱子上大笑,痛骂秦王。
我突然想起在易水河畔,荆轲远望江水,毅然踏上刺***秦王的征程。易水东流,冲不掉荆轲的足迹。
乌江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将我们带去了秦朝末年。
项羽,刘邦起义后,灭秦朝,争霸主。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大军项羽十万楚兵重重包围在垓下,楚军被迫退回垓下城。项羽指挥二十八骑,***出一条血路。向南逃至乌江。
秋风飒飒,项羽如一座山,额前的发丝被风吹得凌乱拂起,露出他坚定的目光,闪烁着如星辰般的泪珠。他恨,恨自己虽力能扛鼎,却不能顶起将士们的生命,亦恨自己无法夺下美人颈上泛着寒光的匕首;他恨却不悔,不悔自己当年那一派豪言壮语。他拔出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自刎于乌江。
乌江自刎,一代霸王从此消失,刀光剑影,却无法磨灭项羽的足迹。
古案前
在微弱的烛光下,太史令正翻阅着古朴的典籍,如枯叶般的手指抚着古老的文字。他的心里却思绪万千。他20岁时,满怀着求知的***。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学习刻苦,知识渊博,却由于替将军李陵辩护,被打入狱,遭受宫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要了却了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未着完,他将个人的耻辱埋在心底,在狱中花费多年时间,终于着成《史记》。被称为“千古绝唱”。
司马迁忍辱负重,再酷的刑罚,也无法奈何他坚定的足迹。
乱雄世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不能不称为乱世,沧海横流,战事频发。然而,乱世出英雄。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袁绍,逐渐统一中国北方,后被孙刘联军击败与赤壁,封为魏王。许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却认为他是一位乱世英雄。
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曹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招罗贤才,用兵如神。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首《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意气昂扬的豪迈。
曹操御马扬鞭,登山临海。但山再高,也不能阻挡他的足迹。
茅庐中
适逢寒冬,大雪纷飞。茅草屋里,一位手持鹅毛扇的儒雅青年和一位有着王者之风的贵人相对而坐。便是诸葛亮与刘备。刘备与诸葛亮送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从此,他为保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守护蜀国江山。
诸葛亮料事如神,即使沧海桑田,也掩盖不了他的足迹。
展开历史的书卷犹如一只只小船,载着我去寻找那先贤的足迹。荆轲义无反顾的悲壮。项羽挥刀自刎的霸气,司马迁永不言弃的执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豪迈,诸葛亮胸怀天下的才智。他们的足迹深深烙印在历史上!
郑家相先生(1888~1962,字葭湘,号玉泉真隐,别号梁范馆主。浙江鄞县人。1914年毕业于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曾任上海陇海银行常务董事。自幼受其父影响,对泉币颇有兴趣。曾捐赠给南京博物院梁五铢钱范119件;捐赠给宁波天一阁铜鼎、铜炉、铜造像及瓦当、量器等文物;1962年,其夫人吴秀卿秉承先夫遗愿将生前所藏文物6409件(其中钱币5969枚,书画305件,陶瓷96件,青铜器7件,符印17件,杂类15件,古籍图书256册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少年时,家相先生继承父志,喜集古书法帖,专攻碑版之学。民国初,家有善本万卷,珍拓千种,已为甬地藏书大家。对于古钱,只是附带收藏,虽有千枚,只是读钱文、识时代而已。
民国五年,是家相先生收藏生活的转折点,追究其因,实是一场笑话引起。这一年,长家相五岁的鄞县同乡张絅伯收藏古钱已颇富,他邀友同宴,席中有家相先生作陪。杯觥交错时,张絅伯大谈收藏泉币之经验,时而说“皇祐”,时而道“成化”,讲得津津有味。家相先生正当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打断絅伯高谈阔论,说这些钱有何难得,我家也有。絅伯闻之惊喜万分,席间恳切求之,望一睹为快。第二天,絅伯至家相家中品视珍泉,大失所望,所谓“皇祐”者,“嘉祐通宝”也;所谓“成化”者,“洪化通宝”也。这次笑话后,家相先生遂整理家藏泉币,走上了专集古泉的道路。
民国六年起,家相先生先后入司法、财政、军事、商业、铁路各机关任职,足迹遍及浙、粤、直、鄂、晋、豫、苏、皖诸省,所到之处,不忘搜奇集异,积三十年,得泉万种。家相先生集泉,自有一套办法,今为之概括四条。
一是精于鉴定。民国七年,家相陪周笃夫购钱,为之选一崇祯通宝背敕二钱,此钱厚大,铜色金黄,文字深峻,明显带有凿刻痕迹,周笃夫遂疑为伪,家相先生花二元自购之。其实此乃雕母钱,用精铜雕成,为绝稀之品。
二是勤于访摊,救许多名品于冷僻之中。民国六年秋,家相先生客居杭州,一日至堂子巷访古泉,摊间陈列,皆普通品,家相一一检视,终于挑出裕民通宝背一分二字颠倒钱一品,咸丰当百、当十背满汉文浙字钱二品。民国九年,家相在天津,天津东北城角,地摊林立,陈列古泉不少,家相每日必到,每次必选购数品,作为配缺,一日选半两钱,一品绿锈累累,文字不明,花二个铜元购下,归后缓剔硬锈,赫然一枚文帝四铢颠倒半两,此乃访摊得钱之乐趣也。正是这种勤于访故肆冷摊的习惯,使家相先生能在摊肆之间觅得珍品,既得到了自己喜爱之物,又使这些珍品重见天日,不至终年埋没,家相先生可谓泉中伯乐也。
三是善于追踪,绝不放过偶然得到的泉币信息和可以觅求的机会。此事举一例即可明之。民国二十四年冬,家相先生在铁路局任职,居于南京,一日病休于寓邸,有客携数范来,乃面五铢,背四出之合土范,有段有片,或整或残,尽收之。询问而知当时通济门外因筑路填塘,为工人所刨出,家相遂再三嘱客复访现场,二日后又得十几范,皆大块而齐整,有列四泉者,有列八泉者,有款文者,又尽收之。家相一边嘱人代收,一边带病自上工地搜求,前后达到五个月之久,获范二千余方,整理得一百六十余种。此乃梁五铢土范也。家相收藏此种梁范名甲天下,人称土范富翁,名其居曰梁范馆,家相先生自此后遂以“梁范馆主”为别号。这种善于追踪的脾气,使家相先生能抓住苗头搜集珍品,并使许多同类品种系统化,为他的研究作了成功的铺垫。
四是乐于助人,此乃泉币界之美德,亦可谓之“泉德”。民国六年,家相先生得太平通宝钱一品,径三寸,重三两,色泽古旧,文字雄伟,颇为爱惜。民国八年,方药雨见此,托张絅伯相求,家相即首肯,此乃家相先生首次古泉转让,自谓:太平钱一失,从此藏泉遂不太平。割爱而成全泉友,此是何等胸怀。家相先生的泉友遍海内,这与他精湛学识固然有关,但其成人之美的“泉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家相先生集泉,并非停留在单纯猎奇访异的兴趣上,而是进一步研究探讨,著书立说,从而使他成为泉币名家。家相先生几十年辛勤笔耕,收获颇丰,有《中国古币考》、《上古货币推究》、《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古布釿字之研究》、《明刀之研究》、《半两之研究》、《五铢之研究》、《古化文字汇编》、《梁五铢土范考》、《泉家小史》等论著。家相先生泉识渊博,文章过人,故四十年代能以其名望而担任《泉币》杂志主编,泉德泉识天下公认。《近代古泉学家与谱录》称他:“阐明古币之源流,创立系统之学说,并断定铜贝刀布之时代,以文字形制及出土地点而分别其何贝何刀何布属于何时何国何地,辨别精详,系统分明,为自来泉学一新耳目。”评价公允,无可指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