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我又开始了每天上午的校园散步。有时约上一个要好的同事,大多时候,是我自己一个人。其实我更喜欢一个人散步,不用说话,一边走,一边观赏校园的花花草草。先是草坪上冒出了嫩绿的小草,那么柔软,那么清新,一开始是稀稀疏疏的,没几天那绿就茁壮起来,铺陈开来。学校的迎春花说开就开了,一簇簇明艳的黄,恣意地绚烂着。海棠树的枝条上,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的已展开五片嫣红的花瓣,在春风里妩媚着。紫荆树的枝条上也挂满了紫色的花芽芽。春天,就是这样,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发现。
春天来了,连着三个双休了,我都带着儿子去湖滨公园玩。“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湖水真绿呀,就像无瑕的翡翠,绿得直逼你的眼。我问儿子,你知道为什么春天湖水会变绿吗?儿子说,不知道。我说,是因为春天了,天气暖了,水里的藻类植物开始生长了,所以湖水就变绿了。儿子“哦”。湖边的垂柳,上一周枝条上还是粒粒芽苞呢,这一周已是片片新叶了。长长的柳枝低垂着,在春风里飘逸。像春姑娘飘起的发丝,又像她舞起婷婷袅袅的水袖。近看,婀娜多姿,风姿绰约。远眺,柳如烟黛,飘渺而婉约。捻柳成笛,儿子欢快地吹着,在悠扬的旋律里我淡然微笑。
春天来了,我家的乌龟又欢起来了。整个冬天,它们终日缩着头在那里一动不动。现在,它们伸长脖子,翘着头,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爬来爬去。蚂蚁也出来了。我和儿子在树林里玩,儿子大叫,妈妈,快来看,这儿有只蚂蚁。我过去看,果真有只蚂蚁在慌慌张张地爬。我和儿子蹲下身,看蚂蚁爬。我知道,过不了多久,各种虫虫都会出来了。
春天来了,婉约要减肥了。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婉约又拿起来了一冬天没摸的呼啦圈。中午回到家,一边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一边晃呀晃。下午回到家,一边和那个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一边晃呀晃。婉约还上网搜了一套减肥操,上午在办公室的床上做一遍,下午再做一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没有最瘦只有更瘦,让苗条的婉约更苗条。
春天来了。“忙趁东风放纸鸢”,婉约找出了去年买的风筝,挑个春风骀荡的好天儿去广场放风筝。“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婉约找出了那把小铲子,挑个风和日丽的双休天去田野拔野菜。婉约还想买件素雅的碎花连衣裙,搭配针织开衫或者西装小外套穿。婉约还想……
最近看了BBC的全三集纪录片《BBC:中国老师来了》,感触良多。纪录片的英文名字叫《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它讲的是中国的5位老师到英国的一所顶级中学教九年级的学生(相当于中国的初三),为期一个月,然后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学生一起考试,比较成绩。那 5位老师都是中国老师的精英,他们平时用英语教学,教的中国学生成绩极高,按其中一位老师的说法是“九成学生能得到优秀甚至满分”,同时老师们进取心和荣誉感十足,他们极力想证明中式教育的优越性,当教学遇到困难时,有老师在私下场合甚至急哭了。不过这批中国的精英老师在英国碰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折射出我们两国文化和人才的差异。
纪录片中的中式教育方法大部分我都经历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一点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反而我对英式教育和英国学生对中式教育的反应有点惊讶,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是这样学过来的啊,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和不适应呢。
下面我把纪录片中提到的一些不同点列一下:中式教育需要做早操,这是锻炼集体意识的好方法,貌似英国中学的校长和学生还蛮喜欢的。中国课堂的学生非常多,这次实验是选了50个学生组成一个班,而英国班级一般不会超过30个人,英国学生对50个人的班级很震惊,我心里想哥上学时一个班70多个人岂不要吓死你们。
对于这么多学生,中式教育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中国老师基本上是在讲台上讲讲讲,为此校长觉得不可思议,对那些跟不上进度,打哈欠的同学深表同情。而英式教育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老师讲的更少,更多是小组讨论和与老师交流中学习知识。英国的小伙伴们第一天上中式的课就有点吃不消了,首先是上学时间长,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一天下来小公举小绅士们就累成狗了。另外老师们讲的快,像片中的邹老师讲三角函数只花了差不多15分钟,班级上最好的学生也听不懂,大家心更累了。不过让人感动的是听不懂三角函数的几位好学生课后一起去找以前的数学老师补习,可见英国师生关系的融洽。
对待中式教育的“填鸭模式”,不同的英国学生有不同说法:“我觉得她认为我们是机器人,我们能吸收她给我们的全部知识,然后就能得全优,光从黑板上抄下知识点并不能让我真正学会。”“她很容易失去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课上只是单纯地抄她的板书,这真的很无聊。”“我觉得她教得非常好,她说的每句话我都能听懂,博航特的课上我们不太会这样,因为。。。”“是啊。我也不知道。。。有一节课她在教平衡概念,但我们两个之前都不懂,而现在,我们立刻就懂了,因为她教的更清楚明白。”可见,像这种高强度的知识灌输,更适合那些注意力集中,愿意吸收知识的好学生,而另外一些喜欢主动思考,抗拒硬塞知识的学生就非常反感这种教学方式了。乔什说:“平时,我学习很用功,但在中式学校里,我却完全不会用功,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总想反抗,我要与众不同。。。在博航特里,在社会教育中,老师鼓励同学有自己的观点,而中式学校却不是这样,学生要一直抄写,这就是典型的中国课堂。学生会被告知一些事实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都是更有权威的人说的。比如老师,校长,或者是政府,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就像是流水线作业,创造了很聪明的学生,他们有共同的工作理念,我觉得这种模式是有市场的,但我不确定英国是否适合这种模式。我知道如果我能认真上课和复习,肯定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觉得这不健康,这不是我想要的。”其实中国老师自身也不是全面接受这种流水线的教学方式,他们在镜头里也说到:“在中国,个性化是不被提倡的,我们为了国家而奋斗,我觉得这很好,英国也需要这个,需要这种力量,需要这种团结。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中式教育可能扼***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自由,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在中国,我希望教育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力。”
中国学生跟英国学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老师及家长们的`权威在英国大大削弱,中国老师常用的“眼神执法”和“罚站”不管用了,英国学生觉得罚站比较滑稽,而不是丢脸。老师的话,他们也不是无条件接受,而是挑战和质疑它。由于感到中式教育的无聊和不适应,课堂纪律越来越差,刚开始学生是在课堂上说话聊天,最后以至于逃课,上课喝茶都出现了。在中式教育行将崩溃的三周实验后,老师们想到最后一招,召开家长会,请求家长们的配合和对学生的鞭策。家长会开得非常成功,家长们都很感动,有家长甚至邀请老师去喝一杯,顺便讨论下回去怎么训斥孩子。最后一周,在各种压力和鼓励的促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纪律明显好转,而中式教育的超长在校时间也发挥了作用(差不多是英式教育的两倍),老师和学生们全力以赴,迎接最后的期末考试。纪律,刻苦努力,以及竞争的教育方法是中式教育的三个法宝。纪律和刻苦努力不用多说,英国学生在某些时候也能做到,但强调与别人竞争的教育方法着实让最优秀的学生都偶尔崩溃。
14岁的菲利帕是中式学校里表现优异的学生之一,就是传说中的“学霸”。不过她在体育课上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将两公斤的实心球扔过及格线,最后她哭了起来,英国老师尝试安慰她,她哭哭啼啼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不在乎及不及格,我只是觉得很糟糕,就像。。。,我觉得整天跟别人比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同学们带菲利帕去喝点东西冷静一下。当学生走后,英国老师忍不住伤心的流下泪,她说:“这真的很打击我,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上体育课,中式教育方式尽管很有效率,但他们都认识到竭尽全力也不能做好,让他们考试及格,这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如果不及格,他们就有挫败感。看到学生为此这么伤心,我真的很痛心!”看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自中学以来每周的测试和紧绷的神经,考试时紧绷的神经有时甚至妨碍了我的思考,尤其是碰到难题没有头绪时,脑袋就不自觉地想些杂七杂八的事转移注意力,那时考试就是一种煎熬。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升入大学,放松一下。中式教育一方面是有效率的,它将知识成体系地灌输给学生,它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让每个人都感到充满挑战。但另一方面中式教育又是效率低下的,每个人都要被强迫学习超长的时间,学习一些永远不会用到的边角知识,只为未来的考试能多提高两分。很多人在多年的学习后,不但没有养成主动发现,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反而形成惰于思考,迷信权威的思维习惯。而主动思考,探索未知的能力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在培养人的效率上,中式教育能说得上高吗?我在学生时代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但我也有英国学生的苦恼,老师讲的好枯燥,思想一不小心就开小差,虽然眼睛盯着黑板,但脑袋想着别处。
上了大学,这种情况更严重,学习压力小了,老师讲的更枯燥了(本人学的物理),经常一节课下来,只是听懂只言片语,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每次只有到考前一段时间,突击看下书,然后勉强及格,这种突击学习教会了我一些自学的方法,但毕竟时间有限,应付差事而已。多年下来,我有点后悔自己为啥不索性抛开老师的灌输,自己看书,与同学讨论学习,那样起码不会那么有挫败感。不过现在想想容易,那时要那样做,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探索精神,这些我在中学是没有学会的。英式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落后于中式教育,节目开始就指出英国要比中国同龄学生普遍落后三年的课程学习。但这种进度的落后未尝不是一个好事。博格特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有一个非常英式的传统,鼓励自我发现。在科学课上,学生们自己做着实验,英国科学老师说:“我们一般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因为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找出正确方法。即使我们给一些指导,他们仍然会犯错,这才是科学的真谛。不断犯错,不断纠正,然后找出正确的方法。”探索的过程需要时间,它也许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知识,但肯定能提高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追根求源的科学精神。英式教育较少的学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交更多有趣的朋友。有位英国小MM说:“我太想念我的社交生活了,就好像。。。,在学校认识的人,就是我所有的朋友了。就是这样,没时间在学校外面交朋友,甚至都没有什么时间见自己的家人。”这个我也是感同身受,直到现在,我也没找到对什么有持久的兴趣,当时大学选专业,我的高考分数还比较高,但真不知道选什么好,最后竟然想着我高中物理比较好,就去上个物理专业吧。
而社交生活,在高中前,更是少的可怜,以致现在跟中学同学聚会,都很难想起中学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纪录片的最后,考试成绩出来了,中国老师也要离开学校了,英国学生个个泪眼婆娑,与中国老师依依不舍,他们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我也想到之前军训完与教官离别的情形,当时我们军训也是一个月,训练极其严格,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8—9点,整天累的像个狗一样,我当时就有个念头,如果这样搞一年,哥就不读了。最后一个月过来,教官真要走时,还是挺舍不得的感觉,毕竟朝夕相处,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过。所以不要看着英国学生哭鼻子,就以为中式教育把他们驯服了,他们只是把这个教学实验当成宝贵的经历,真要他们一直在中式学校试试。中式学校严格的训练既消磨了我们的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毅力,教会了我们坚持的力量。可惜的是这些更多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而不是出自我们内心的选择,所以大多数人在环境轻松的大学沉沦了,包括我。在我的理想中,是以西方教育为主体,以小班教学,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我发现,提出不同观点为主。同时也参考中式教育,给一些学生更高的目标和压力,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学科更上一层楼,毕竟真正有意义的事都不会那么简单。最后到底是哪种教育的学生获得成绩上的优胜呢,小二哥就不在此透露了,其实输赢真不重要,你看看片子就知道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春天,桃花开了,粉红的桃花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通通的,可爱极了!
河边的柳树摇动着绿色的“长辫子”,好像在“梳理”头发。
小草脱下了雪白的棉袄,穿上了绿油油的裙子。送走了冬爷爷,迎来了春姐姐。
小动物们醒了,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梳理头发”,还有的在寻找食物。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掠过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小鱼,小虾,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着,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在“比赛”。
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好像珍珠一般,多如牛毛。春雨姐姐无私地将雨水,贡献给大地公公,和万物们,春天的雨,真美啊!
春天来了。滴答,滴答,一阵清脆的声音把我唤醒。伸伸懒腰,揉揉眼睛,往窗外望去,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和赞美春天。看,春天踏着轻盈的脚步真的来了。
春天来了。它给大地穿上了一层绿色的服装,使大地焕然一新,满园春色。小草顽强的从土里钻出来,给大地的山坡上披上了绿外套;桃树粉红了笑脸,对来往的每个人微笑;柳树那长长的辫子随风舞动,那柳芽儿欢快地生长着,嫩嫩的、绿绿的,春风微微地吹着,随着柳枝在风中摇晃。
春天来了。空气里到处是充满了希望。人们脱下厚厚的冬装。小孩子在操场上嬉戏,老人们在树下下象棋,年轻人们在操场上奔跑。大家都把久未打开的窗户打开了,呼吸着春的气息,一起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天来了。干涸了的小河在阳光照耀下懒洋洋地舒展着身子,河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嬉戏着。春天常常带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如果你到大自然里去品味春的气息,会给你增添无穷的力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美好。人们在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等待着秋的收获。春天是花的世界,是一切美的融合,是一切色彩的总会。
春天真的来了,你要问我春天在哪里,我只有用一首歌告诉你: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我真的很喜欢春天,因为不仅春天给我们很多快乐,也是一年的开始,是我们希望的开始。让我们赞美和拥抱这美丽的春天吧!
《中国老师来了》是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的五位初中精英老师给英国一所中学的孩子上一个月课,然后和英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孩子成绩比较的故事。这种文化的碰撞题材的话题往往一出现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更何况是发达国家主动尝试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呢?
有人认为英国的学生太懒散,需要中国老师去“灭灭威风”;有人认为中国老师太严苛,扼***了学生活泼的天性。看第一集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会,那就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而英式教育选择了自由、宽松和全面发展。而事实上结合中国人多教育资源少的国情来看,是残酷竞争选择了中式教育,或许也带些政治因素,不利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更加高强度的学习。英国相对宽松的环境选择了英式教育,更小的班,可以使老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模式的选择,不仅仅是非“中”即 “英”那么简单的事,它牵扯到一个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间地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尊重老师,视频中的英国学生对中国老师的尊重显然是不够的。然而尊重是相互的,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不够的,公然训斥学生,不听学生的解释,众目睽睽之下让学生罚站等等。因此我们不该把矛头直接指向英国,应该自我反思。
不管是过程还是结局,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桃花、迎春花、杏花……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五颜六色的裙子。小燕子从北方飞回来南方唱歌。地上那嫩绿的小草,在公园里随处可见。
人们都脱掉沉重的棉袄。冬眠的动物也渐渐地醒了过来。
春天真美!
秋天来了,漫长的'夏天过去了,我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秋天是个金色的季节,也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田野里,高粱红了,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玉米笑了,大豆裂开了嘴……,果园里,苹果涂着红彤彤的笑脸,葡萄穿上了紫亮亮的袍子,橘园里更是好看,金黄的橘子挂满了枝头,在秋风的吹拂下,好像在向人们点头……这些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来的。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一点也没错。
秋天来了,小动物也忙碌了起来。蚂蚁从夏天就开始储存粮食,小松鼠在地上捡拾掉落的松果,小蜜蜂把早已储存好的蜂蜜装满了一个个蜂窝,小燕子飞向南方,等冬天过后再回来。还有一些冬眠动物,如乌龟、蛇、刺猬、青蛙也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食物。
秋天来了,树叶被调皮的秋风一片片涂黄,把绿叶变成了红叶,再摘下来悄悄珍藏。秋风把小草、小花涂黄,就在这时,菊花、桂花竞相开放了,把香味吹到千里之外,让人们享受这醉人的花香。
我喜欢秋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迎春花第一个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紧跟着桃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杏花忍不住也开放了,白色的花朵儿迎着春姑娘飞舞。
一阵清风吹来,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
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春天来了!春姑娘把小溪弄醒了。“叮咚,叮咚”,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我可喜欢春天了,你喜欢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