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每天都会感觉到自己的颓废,没错,我学会了自暴自弃,我学会了满不在乎,似乎周围的任何事都和我没有关系,我学会了置身事外,我变得自私而又阴沉,我丝毫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和光芒。
下课后,我依然懒懒散散浑身散发着颓废的味道,我走在校园的小道上,随意的.一撇,便看见光秃秃的柳树上,遍布着星星点点的嫩绿,三月的微风轻抚丝丝嫩绿,散发着春天独特的气息,我是什么时候变的如此了,变得连身边的事物都懒得观察了,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看见柳树发芽都会激动好久,如今我已褪去当时的童真。试卷和作业忙碌的让我无心观察周围美好的事物,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发现了明明这么多美好的事物都是被我一一错过的,中考将至,我却自暴自弃,我怀疑过树木到了冬天就会衰败那为何还要伸展。周而复始,春夏秋冬来来回回有什么意思吗。
直至今日我才明白,树叶的衰败是为了迎接新的自己,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见彩虹,我为自己虚度年华,浪费青春而感到愧疚,我要像这萌发的新绿一样,珍惜活在世上的每一天,我要拼搏,我要让自己的青春不留有遗憾,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我要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光芒,我不会再虚度光阴,马上我就要迎接我人生的第一个关卡,我要鼓起勇气大胆的迎接第一个暴风雨,我不要当温室花朵,我要做经历风雨的小草,顽强的生活着,寻找我自己的光芒。
没有为什么,随手拿起三本之一的《瑜伽经》就读起来了,因为我之前接触过佛经,所以读起这本书籍的思想理解起来很顺利,引用下翠翠美女的话:“瑜伽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相同的东西。”这个其貌不扬的翠翠也能说出这么智慧的话,让我很是惊讶,总结的非常到位呢。
普通人眼中,尤其是中国人,认为瑜伽就是女人练的,是为了解锁“XX姿势”,这绝对是一大误解;另一个大众对瑜伽的误解相对没那么肤浅,他们认为瑜伽就是各种高难度动作和呼吸法训练,但这也是浅层次的理解。
看完之后,我大概明白了,“瑜伽”在印度语里面是联结的意思,指联结精神,能完全控制精神进入完美联结(完美瑜伽)状态,控制身体只是最浅层次的瑜伽,继而控制精神才是最高境界的瑜伽,是完美瑜伽,也就是冥想,这个冥想和禅宗的入定是一个意思;瑜伽讲究的是专注,抛开各种思绪,通过曼陀罗等方式,达到深度冥想状态(连续五六个小时无思无想,无欲无求),心如海水,不因河流并入而产生波动。
而佛经的`思想也差不多,比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又如《坛经》所说:“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不因外界的变动引发心弦的波动,So佛法的最高境界和瑜伽追求的完美瑜伽状态是一个东西,本质没有区别,只是瑜伽的语言更接地气容易理解,看佛经就比较难受些,一篇《心经》260字包罗万象,这是得有多概括才行...
阿长回家探亲的假期快完了,临走之前,阿长突然想到了《山海经》,于是她决定先去一趟镇上。
镇上果然比乡下热闹,小摊贩摆满了整条街。大清早的阳光个格外透亮。阿长悠悠的找着书店,突然闻到一股肉包子香。阿长从乡下走到镇上,肚子也饿了,于是她走到了卖包子的小摊上。
“喂,给我上一笼包子,要馅儿多的。”“好嘞,您先坐,包子就上啦!”一会儿,老板给阿长送来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阿长抄起筷子,看准包子,一根筷子插一个,猛的吃了起来。不大会儿,阿长便吃完了包子,她竖起一条腿,搁在条椅上,拿手抹了抹嘴上的油,说:“小伙计,结账。”老板迅速跑了过来,说:“一笼子六文钱。”阿长猛然一拍桌子,“啥!你说啥!就这几个烂包子还想坑老娘六文,四文!”老板被阿长一惊,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客官,小店做生意也不容易,您最少也给个五文吧!”阿长眉毛一竖,“刷”的西夏站起来,不耐烦的说:“老娘我就四文钱,你爱要不要。”说完,摔下四文钱,大摇大摆的走了。
阿长离开了包子铺,晃悠悠的`走在大街上,不一会便遇见了一个老熟人,这人也是给被人做保姆的,只不过她工作在镇上。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一见面,就叙起了旧情,这一聊就是大半个时辰。当问到阿长来镇上做什么,阿长说:“我来镇上一来是为了看看老朋友,二来是为了给我家迅哥儿买一本书。”那人一听,便说:“大姐许不知道书店在哪里,妹妹我今儿正好无事,不妨陪大姐去买。”阿长一听,恰似雪中送碳,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多谢,便跟着那人去了……
左拐右拐,总算进了一家门面,阿长环视了一圈,屋子四周布满了书,至于是什么书,阿长就不得而知了。墙壁上还贴着几幅,不过写的是什么,阿长也不知道。不知什么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走了过来,他说:“请问这位客官,您需要些什么啊。”阿长倒显得很高兴,东瞧瞧,西看看,说:“先生,我想买一本‘三哼经’。”老人一听,很是疑惑,“您说什么,我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劳您再说一次。”阿长有意放大了声音,说:“我想买‘三哼经’。”老人一听,点了点头,似有所悟,说
原来是《三字经》,我这就给您去取。”说完,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三字经》,递给了阿长,阿长前后的翻了翻,说:“我要一本带画的!”老板笑了笑:“您真会说笑,这《三字经》哪有带画儿的呀!”阿长辩护说:“怎么没画,我家迅哥儿说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角的鸟……”老人思量了一番,轻叹了一声说:“原来您是要买《山海经》啊,可惜,可惜,我这儿昨日刚卖完》”阿长显得很是失望,起先的信心全没了踪影,一个人离了书店。
书店后阳光暗了许多,阿长又相继找乐几家书店,只可惜都没有卖的。一番沮丧之下,阿长准备回家。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阿长很是忧伤,她没能给迅哥儿买回“三哼经”,她还隐约觉得自己对不起迅哥儿。忽然,她看见几个小孩,他们正在抢一个盒子,还争得很厉害,最后竟打了起来,一不小心,盒子被甩了出去,不偏不正,恰巧落在了阿长面前,盒子因为不牢固,经这么一摔,便自己打开了,里面装着四本小小的书,顶上还谢这三个大字。阿长出于好奇,捡起那四本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角的鸟……阿长紧紧抱起那四本书心中凝聚多是的兴奋、激动,“狠狠”的喷发了出来,就像农民久旱逢甘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可是,那几个孩子怎么也不肯把书卖给阿长,阿长心计一生,忙从包袱中掏出了几块干烙饼,分给了那几个孩子,说:“几位小少年,这书我急着用,你们就卖给我吧,哪怕是你们的爹娘也会答应的。”那几个小孩子靠在一起商量了片刻,说:“这书反正我们已经看过许多遍了,留下也没用,不妨就送给你了,不过你得给我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阿长连连答应,可一时之间也想不起什么好听的故事,思量了一番,突然想起了给迅哥儿讲过的长毛的故事,于是就绘声绘色的照样又讲了一遍。
夕阳渐渐落山,阿长讲完了故事,自然也就得到了那部“三哼经”,便高高兴兴的踏上了回乡的路。
读起来这个故事是那么令人难过,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从不知道青草和田野的气息,他从未看到过乡野的风景。他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穿梭在汽车之间,只能从一片叶之里寻找他想要的味道。
“他的大自然退守成一片叶子,而一片叶子,只能在瞬间点燃一团明亮的空气”。这句话多么让人悲哀,“他的大自然退守成一片叶子”,那我们的自然又退守成什么了呢?看着不是很遥远的绿色,却总也没有机会触碰到。是地面的距离遥远了大自然,还是心中的距离遥远了大自然。人们都在说:亲近大自然,亲近生命。可却好似只是说说而已,极少有人去真的亲近大自然。我想却无法在现实中做到。
故事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只要世界上还有最后一片叶子,大自然就不会消失”。是的',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一点绿色,那么大自然就还在。可是我们真要将大自然伤害到“只要世界上还有最后一片叶子,大自然就不会消失”的地步吗?保护和延伸大自然没我们想象中的难,只要你愿意去做,哪怕只是少折一枝花都算是一种进步,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做了,都值得肯定。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想作者也是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吧!生活在满是喧闹的世界中吧!作者写这个文,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思念吧!大自然的气息、乡野的气息,都是迷人的,能使人躁动着的心平静下来,回归宁静,就连灵魂也都像找到了归宿。
不管怎么说,闲暇无事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亲近大自然,亲近生命。
《三官经》在道教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是道士们念得最多的经典之一,更被誉为是信众学道入门的第一步。为何如此说呢?通读经文后我们知道,人之所以是受苦众生,是因为我们身上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恶习,并且有意无意中触犯了种种戒条或公序良俗,这都是我们通往大道的绊脚石,阻碍我们进步。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就要懂得忏悔改过。什么是忏悔?《初真戒说》云:“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禁止,永不复起。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如何忏悔?在前面的《三官经》经文就讲到,善男信女只要皈依三元,发心诵经悔过,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此时我们所有的罪恶得到宽恕,灾厄得到解除,更得到天尊的慈光照耀,带着数不完的福报一路前行,身上了无牵挂,不已经是神仙一样洒脱的生活吗?
也许有些朋友对于上述的说法不在乎,说:“我又并非什么修道之人,忏悔有必要吗?对得住自己,开心就好。”是不是就这样呢?我们从经文中找找答案。相信很多朋友的师长都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三官经》开头就为我们描述了“大罗天上”的神仙圣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较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原来日常我们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此真实不虚也!
说到神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敬神的传统,这不仅是因为祖师修行济世的风范事迹值得我们尊崇学习,更是因为神明是人类行为对错的考较者与记录者,我们通过敬神来约束自己,才不至于行差踏错一堕冥途。道教著名的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指出:“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你看,有这么多神明在我们头上、身边时刻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做了错事真的就“天知地知”,要遭天谴了,能不心生敬畏吗?还能说做什么事自己开心就好吗?
倘若知错而不改,那么可不得了!《感应篇》说:“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自酿苦果也罢,还要连累无辜的后人,于心何忍呢!《三官经》里也郑重警戒我们,说一个人“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载,致生恶毒,多起瘟瘴,多招讼非,轻重难逃,故作事因,得此苦报,恶难临身,无处解释。”做错事了,我们或许能侥幸逃过良心的自省、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然而天理昭昭,就凭我们的`小伎俩还能躲得掉天网的追击?一旦落入天网,则“天不容,地不载”,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然,天上的神明也不会那么小气,总会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人无完人,圣人尚且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于是《三官经》教育我们要懂得悔过:“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恳祷,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无量功德,其福无边。”世人罪积如山,若不早日猛心回头,清净斋戒,忏悔改过,则三灾八难,其劫难脱。忏悔改过,不仅能免除各种灾厄,还能令自己身心得到安宁祥和,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和《三官经》有关的真实故事:在黑龙江有位叫做沈爱英的女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到处寻医问药也没动静。有次去道观求签,她问道长:“会不会因为我上辈子造孽过多,以致于今生子息难求呢?”道长答复说:“这个事情需要朝礼东岳,忏悔罪过,还要礼拜碧霞元君,求乞子息,另外需要勤加诵读《三官经》,可以赦免人间罪恶,超度亡灵,功德无边。”听罢道长的教诲,沈女士勤加修持《三官经》,还特意去朝礼泰山。斋戒沐浴后,三步一叩首,称念东岳大帝圣号,步步朝礼,忏悔往昔之罪过。次日又从山下步行上山,足足走了五六个小时,朝礼碧霞元君,叩头忏悔,希望元君慈悲,赐予子嗣。三个月后,沈女士梦见有仙女和仙官兵将从天而降,竟是碧霞元君!元君说:“汝前生***业甚重,东岳考校,善恶分明,故今生难有子息。然尔诚心忏悔,感动神明,仗《三官经》功德,冤仇永释,人鬼分离。东岳考校,除汝黑簿,上尔生籍。命吾前来,抱送麟儿。而今而后,汝其勉之。”不久以后,沈女士还真就***了,后来顺利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铁冠道人《新辑道教灵验故事汇编》)
你看!天律至重,不加愧过之人,圣教无私,能宥自新之士!我们不仅要忏悔这辈子犯下的过错,甚至还要忏悔累生累劫的诸种罪垢。沈女士意识到这点后,洗心悔悟,众善奉行,时间长了自然有所福报、扭转乾坤,这就是悔过的力量!
话说回来,忏悔的本意并非是说犯错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足够了,更是要学会弥补。许多人只懂得“忏其前愆”,却从不“悔其后过”,这样,我们也许能知晓之前的过错,新的过错却又滚滚而来,根本无法认清自己,这样的忏悔有何意义?而忏悔改过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积善了。打个比方,我们人生下来的那一刻简直完美无瑕,就好比是一张白纸,但因为受到后天的情欲物欲等的影响,心灵逐渐蒙蔽起来,烦恼焦躁,犯下过错,心不再透彻光亮,就如同白纸上会布满尘埃。此时我们就要像打扫灰尘一样清理自己的心灵,才会让本心回归原来淳朴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要我们做到发心悔过了。但倘若仅仅做到“清理灰尘”的这一步,那白纸永远只是白纸。而行善就相当于在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案,所做的善事越多,这幅纸的画面也就越丰富,我们的人生也将因此大放光明。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自古以来就有济世利物、慈悲为怀的优良传统,《太上感应篇》中说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三官经》也指出:“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斋戒沐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长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宏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经文告诉我们,常行善事,我们的灵魂也将得到净化洗礼。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我在纯阳观内负责着一个义工团队,今年吕祖诞和儿童节前夕,我们募集资金帮助重病的两岁半女童渡过生命的难关。三个月后,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接到孩子妈妈的微信,说今天是小孩三岁的生日,这段时间以来小孩康复非常迅速,从当初的骨瘦如柴面如土色,到现在能自由控制学步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很快。作为母亲,她非常感谢我们的恩情。而我们内心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不是我们做了多大的功德,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我们是帮助了人家,不如说是我们救赎了曾经肮脏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我平时的态度,更懂珍惜生活与感恩他人了。
正所谓“功行三千,行圆八百”,我们要想得道成仙,最重要的其中一步就是要做到“功行圆满”,做好人、持善心、行善事,所有一切天地神明都已看在眼里,必将赐予好人无限的福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广结善缘、行善积德、济度群迷总有福报的。还是那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试想如果一个人他的本心不是善良的,神明还会因为他烧了很多香磕了很多头就能赐予他福报,给他消灾解厄吗?一切消灾法,一切解厄法、一切增福法、一切延寿法,莫如行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何不多做点善事来福应万灵,光彩自己的人生呢?
关于悔过与积善,我还想特别提出的是,所谓“自度度人”,我们不仅要修炼自己的身心,更应该对那些犯有各种错误或罪行的人,启发他们悔过自新,引导他们走上改恶从善的道路。当前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心态,就是对于那些犯错的人坚决要一棒子打死,最好是永世不得翻身。殊不知这种粗暴消极的心态于事无补,断绝他人重新树立生活希望的信心。毁人前程,这也是一种恶行呀!上天尚且有好生之德,我们作为正信的道教徒,更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引导感化曾经失足的人重获新生,这种善行不仅关乎于个人的前程问题,更是对提升人际和谐、净化社会风气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上天赋予我们道教徒维护社会太平的使命。别看我们只是救了人家一命,其实累积起来的能量是足以挽救整个世界呢!
《三官经》是如此的玄妙,正所谓“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有条件的信众,不妨从道观里恭请一部《三官经》,每天持诵一遍,时间长了自然有所感应。更重要的是,我们道教徒一定要具足正信,信奉神明,知晓“举头三尺有神明”之道理,遵守天尊慈悲的叮咛,遵照经文所讲,每日三省吾身,有过必改。大家还可以发心皈依天地水三官,向其忏悔以往所造诸罪,多行善事;同时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帮扶其他人断恶从善,悔过自新。当我们能做到发心悔过,众善奉行,施福人自有百福骈臻,千祥云集!望同道诸君切记。愿各位都能修真有份,进道无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