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拾金不昧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她16岁,是一名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在一所中学读书。她默默无闻,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如花的美貌,外加身体的缺陷,使她成了全班同学的取笑对象。应对同学们嘲讽的话,她从不还口,而是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对待它,也许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话,有了必须的承受力,但是16年的生活并不是那么顺利,可想而知,这必须会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那个星期二,又轮到她们组值日了。几个调皮的男生欺负她,让她自我去那个硕大的篮球场值日,她没说什么,只是拿着扫帚默默地去值日。然而,行动不便的她一瘸一拐地走了大约5分钟才到。她的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流到嘴里,她立刻用手擦干,低下头扫地,就在她扫到最后一个篮球场时,远远地看到篮球架旁边有一个红色的纸片在地上躺着,她走过去,想扫走它,没想到,走近一看却是一百元钱,她留意翼翼地拾起,打开一看,原先里边还裹着一个20元和几个硬币。她想:丢钱的同学必须很着急,我就应赶紧把钱交给老师。她又一瘸一拐地向政教处走去……不一会,一楼的黑板上就出现了一段话:八年一班的同学XXX拾金不昧,丢钱的同学请到政教处领取。结果,丢钱的同学很快拿到了自我丢失的钱,他很感谢她。
她的同学们都很不解,她为什么会把钱还给丢钱的人,120多元对她那不宽裕的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她毫不犹豫地说:“虽然我家很贫困,但是那些钱是别人的,我们千万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迷失了自我啊!”说完,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她,早已泪流满面……
虽然她长得并不美,但是她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我的内在美。能够做到拾金不昧,这也是一种美啊!
“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当我们许多人打小起就哼唱这首童谣时,就知道捡了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
吕光荣,一名普普通通的摩的司机,载客是他这一家之主生活来源的全部,他有一位患乳腺癌急需治疗的妻子,一位正上学的女儿,和外出打工的儿子。为凑钱治疗妻子,家已经一贫如洗,负债累累。钱对他而言就像救命的.稻草。一天,那救命的稻草就在他的面前,一名乘客把装有万余财物的挎包遗忘在车上,他本可以利用这笔钱缓解家庭压力。然而曾为教师的他始终秉持自己“教书育人,”
无论是在古时还是现在“拾金不昧”一直在被人们所传唱,所演绎着。现在它已然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一部长长的电影,记载着真人真事后那不为时间所冲刷的美好品德。从古时的穷酸秀才何岳两次还金到现在的朴实司机,尽管他们遥隔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里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步伐加快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日新月异,看得更远了,想得更宽了,价值观也不同了,人也聪明了,但是他们却有着相同的“傻”,那就是对“拾金不昧”的执著。
拾金不昧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但是,在我家楼下的张奶奶却是一位“活雷锋”。
张奶奶住在楼下的小屋里,家里只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平时很少回家。她年纪有多大,我就不清楚,但她有个5岁的外孙女。
张奶奶那年迈的脸上有一条条深深的皱纹,手上、脚上都有一道道伤痕。
她平常经常在自家门前放一张小板凳,自己坐在上面,看着路过的行人,只要一看到有人掉了东西,就会走上去拾起来。那时候我总是想:哼,这么老了,还那么贪心,老财迷!
可是经过了那件事后,我对张奶奶的看法改变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放学回家。远远地看见老奶奶在大街上拾到了一个银色的漂亮的钱包。我心里暗暗地想:张奶奶又得手了。正在这时候,张奶奶拿着钱包追赶着一位穿着漂亮的阿姨身边,对她说:“小姐,这是不是你掉的钱包?”说着她拿出了刚刚拾到的钱包。阿姨说:“噢!正是。大妈,您这么大年纪了,这钱您就拿了吧!”张奶奶摇摇头,说:“不,这是你的,我不能要。”阿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大妈,您真是一个好人……”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漠然地想:这真是张奶奶吗?原来我错怪了她!
第二天,当我上学的时候,我又看见张奶奶坐在那张矮矮的小凳子。我心里为之一震:难道这是雷锋再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