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谈谈Mr.Lawrence和北野武饰演的大原体现出来的整部影片的反战主题。爲了不混淆观点,或者让下文所用的字词产生歧义,我先说一句,他们之间没有什麽所谓的同性爱,如果有人看出来他们之间有什麽基情,我只能说,世上没有您看不破的基情。
影片从他们之间的互动开始,又以他们的对话结束。他们从始至终的相互关系,官方上来说,是敌对的,只不过首位双方俘虏关系对调了。
大原,作为一开始的胜利者,也是日本精神的极端体现,从开始就对所有看守所里的成员粗暴相待,对Lawrence,算是友好的,但也免不了时不时的抽打。他是一个军国主义下的原生物,相比于世野井,他没有那种看似井然有序实则过於理性导致容易被感性一触即破的价值体系,他只知道,战俘就应该残暴对待,但是如果战俘听话,也不会找他们麻烦,他是一个武士,不怕死,应该为天皇牺牲。
Lawrence,与大原相反,是西方精神极端,认为战俘是战争财产的一种,尊重个体及其生命(和片中日本人爲了个钥匙就能***掉同伴的行为相比,且没有恨过日本人。仔细分析这个角色,发现他高尚得有些夸张,他虽然看不惯大原和世野对战俘的行为,但没有强烈的仇恨,情绪激发最大的一次是他在知道自己必须为莫须有的罪名死的时候对日本人信奉的神灵的强烈质疑。面对日本人种种和他的价值观相冲突的行为,他没有选择冲突,甚至选择理解,在Celliers问他关於日本人的问题的时候,他只是说,日本是个焦虑的民族。从他对待日本人种种友好的态度看来,无论是爲了保护在他身後的英国战俘,还是充当一个双方冲突调停者,他始终是会最先宽恕对方的那一个。
Lawrence的这种态度,或是精神,让经常与其接触的大原产生了一定的改变(爲什麽世野没有呢,我认为是他相比于大原这块“生肉”,价值体系特别严密,如果没有Celliers的出现激发了他的同性之爱这种对他整个价值体系有如病毒一样的情感,他也不会在最後坍塌,也是爲什麽在圣诞节他会救下Lawrence和Celliers。他的这种改变,一直延续到自己成爲了战俘,我们可以发现,Lawrence看望他的时候,他的性格之温和,和影片开头已是截然不同。而他的神情,即便第二天就要被除以死刑,但仍十分淡然,对曾是敌营也是战冦一方无任何恨意、悔意。他从小被灌输的简单的信仰对他的.影响已经不再那麽大,当他作为俘虏淡然地对Lawrence说“我已经准备死”的时候,也不是当初的“为天皇而死”的愤愤然的语气和神色。可以说,大原作为一个代表日本精神“菊与刀”中“刀”的部份,虽然伊始是凶狠的、原始的、粗野的,但不像世野,涵盖了“菊与刀”的两面,极其矛盾,有时候彬彬有礼,但残忍起来让观众也不忍观看,更加容易崩溃,大原在Lawrence和他的互动中人性中凶残的部份被磨平。最後一个镜头,大原的眼睛泛泪,真诚地对Lawrence说:“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圣诞快乐”是真诚的祝愿,而“先生”这一称呼则代表了尊敬。从一个残暴的军官到真诚的战俘,甚至朋友,大原从Lawrence身上学到的,是爱你的敌人,这一刻,我感觉,战争才是真正结束了。
大原代表的是一群人,正如我前文所述,是一群简单、原始的人,他们可能不懂什麽是军国主义,让他们牺牲,牺牲便是。我想说的是,这种人现在不也是有很多麽。许多人口里说着反战,但是看到一些煽动情绪的文章不也口口声声要***死日本人麽。我不是在这里抢占什麽道德制高点或者显示自己拥有某种大爱,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仍能为最末位的相互平和而感动。大部份战争片只让观众感受到对残虐一方的恨意,部份战争片让观众感受到战争是一种错误这个事实,只有少部份战争片让观众不仅反思战争,也体现出了反战的方式,也使得影片比前两个层次的战争片更进一步体现反战的主题。
我看的版本没有《Forbidden Color》这首曲子,实际听这首曲子也不如《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打动我,加上了歌词,讲的就是另一个故事,很可惜,我并不为此感动。
最後,致敬坂本龙一和他的音乐,任何奖项都无法诠释18首曲子的伟大。
当德国和平时,柏林这座城市死亡的指针指向零,现在它爬高。
在柏林的无数家庭之中,无数的妇女儿童正在接受着现实的种种考验,但不啻身上毫无准备地挨了重重一拳。
“轰……”火车发出一声悲鸣,似乎在为这灰暗的城市感到愤慨和不满,这辆火车只有三节车厢,一节车厢里堆满了粮食,一节车厢里全是兵器,不免给最后一节车厢里的妇女和儿童带来恐惧和威胁。
这节车厢似乎是专为这批妇女和儿童准备的,几乎没有一个年轻健壮的男子,车厢很寂静,妇女们目光呆滞,望着远处炮火连天的战场,或许她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儿子就死在那里。
忽然在这些寂静的车厢里传来微微的哀求的声音:“一,二,三……”声音越来越大,盖过了汽车的“咔嚓,咔嚓”声。
过了一会儿,车厢里又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一,二,三。”这个声音一直持续飘在这节车厢的上空,人们不由得好奇,纷纷向一位年迈的老妇人看去,而那位老妇人浑然不觉,只是他身边一个白发老兵皱了皱眉,也没有说什么。
汽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位老妇人依然低头数着:“一,二,三。”在他们座位前面的两个小姑娘忍不住了,嗤笑起来,其中一位大一点的说:“我们一起来玩“一,二,三”吧。”说完两个女孩哈哈大笑起来,整节车厢里充满这两个女孩,嘻嘻哈哈哈的笑声。
那位老兵忍不住了,用庄重严肃的声音说道:“小姐,如果现在我说这位老妇人就是我的妻子,可能你就笑不出声了。我们有三个儿子,都参军了。就在一个星期前我们接到通知,他们都战死了,并让我到一线参战,我的妻子瞬间疯了,今天是我走的'日子,我要把她送入疯人院啊!”说完他的泪珠像豆粒一样落在他的手上,他抚摸着老妇人干枯的手,久久不能分开……
火车上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嘟……”火车到达了疯人院门口,老妇人下了车,那位老兵站在那里目送着老妇人走进疯人院。
他离开了,他到了战场,到达了战场,到达了曾经三个儿子藏身于死的地方。
冷静而有意识地到达死亡的边缘,也是需要有时间去准备的。
黑板,最普通的一件物品,陪伴我们数载,传授我们知识。而今已经是初三了,是初中的最后一年了,也是时候告别初中生活,告别那经黑板的时候。
三年来,我们从一块黑板变成了三块黑板,由三块普通黑板变为其中一块可以打开做大屏幕不断地在变化。
一块黑板,两个人在一座,共四排,这是初一时,座位的排序。那时的黑板上有淡淡的颜色的数字,汉字和大小不一的小坑。擦黑板时擦不掉,但看到一个字,就会想想老师的`一句话,一道题,初一的黑板,布满了老师的记忆。也是第一年来到这所学校,怀揣着憧憬的记忆。
三块黑板,六个人一个小组,绕着教室一周,每组在黑板上都有自己的“地盘”。黑板上大多都要有淡淡的白色痕迹,不再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坑,擦黑板时,往往想到的是某位同学在黑板上讲题的声音,书写时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时发出的声音,初二的黑板,布满了同学的记忆。第二年,记载着努力的记忆。
三块黑板,其中一块可以打开,变成大屏幕。仍是六人一组,绕着教室一周,因为时间还没来得太久,而是刚刚踏进教室的门口。等它喝完一杯茶,黑板上又会布满各种印记,但是,时间踏出教室门,我们也会踏出教室的门,不再回来。伏到黑板上,阳光把印记照得闪闪发亮,仿佛又听到老师和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看见黑板上清晰的字迹。最后一年,留下的是离别的记忆。
又是一年的离别季,学校里,教室里,都存载着我的记忆,和老师,和同学,和这所学校的记忆。
黑板上的印记,是时光留下的印记,是友情的留下的记忆,是责任留下的记忆,是感动留下的记忆,是欢乐留下的记忆,也是我们留下的记忆,初中最后的记忆。
秋天到了,大雁南飞、树叶变黄、枫叶变红,今天上演了一部来自枫叶的故事。
有一天,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叶落了下来,这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经过这里看到了枫叶问:“你的颜色为什么是火红火红的呢?”枫叶回答道:“因为我的'叶片中除了叶绿素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色素如黄色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红色的花青素等(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则呈紫色),但因为叶绿素的含量较大而遮盖了其它颜色,使叶片呈绿色。到了秋天,叶绿素因为气温下降而渐渐分解,其它色素的颜得以显露出来。除此之外,我体中贮存的糖分还会分解转变成花青素,使我的颜色更加鲜红,更加娇艳。”“哦!我知道了,既然如此,那你可以过来陪我玩吗?”“哦!我知道了,不过我的体重可是很轻的哦!你要小心一点,要不然我会被风吹走的。”小鸟和枫叶玩了很长的时间,到了傍晚,小鸟才和枫叶依依不舍地告别,并说好了再见的时间。
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到了。枫叶又和小鸟见面了,这是小鸟问了枫叶一个问题:“你变红有什么传说吗?”“当然有了,它是一个关于母爱的传说: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对母子。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去田地中务农;下午一起踏着清风回家 ;一路上有小鸟野兔相陪;晚上月光撒在院子里,母亲坐在板凳上,给孩子讲神话,生活过得好不惬意。渐渐地,孩子讨厌了这片森林,这里除了母亲和他,就是山禽野兽。儿子不再与母亲一起务农,不再搭理母亲。母亲出去用自己的鲜血给孩子换来了野兔、虎皮、水。母亲嘱咐好孩子就静悄悄的离开了人世。秋天到了,孩子没能等到母亲,那时所有的枫树叶全都红了。”
枫叶把这个传说讲完后,就被一阵风吹跑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