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才发现,成长的历程如一条小溪,流淌过平静的湖面,也流淌过沙石阻挡的急流,但你有没有发现,在这条小溪中,你得到了很多的启示。
随着年龄的增大,思维也渐渐放开,对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有了自己的想法、感悟,也不免有了一丝过去从未有过的烦恼。
曾几向时,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孩,脸上带着永不褪色的可爱微笑,没有烦恼,时不时的嘴里含着块奶糖,与邻居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而今,我却在皱着眉头写作业、想未来,还时常因为某件事不敢做而担忧、害怕。就如上初中后的每学期学校举行的运动会。
知道吗?我以前很喜欢运动,可自从上初中后,运动会却成了我最为头疼的一件事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很害怕,可笑吧,开运动会我害怕什么?我怕的正是运动会谁要当运动员。因为我小学有过当运动员的经历,所以班里选运动员时就会总会把我选上,我很害怕这种情况出现,所以总是推三阻四。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因为自己长胖了,而且平时又不经常锻炼,害怕给班里拉分,害怕同学、老师会不理解。不过,这种想法已不存在了,因为这次运动会我并没有取得好成绩,原以为会被同学笑话,结果换来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原本被束缚的思维打开了,我不再害怕运动会了,因为即使我在比赛期间并未取得好成绩,也不会受到谴责,因为我努力了。
成长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事情不敢尝试,但不去试试就永远不知道结果。把你束缚的思维放开吧!勇敢地去尝试。即使答案并不满意,但你参与了就会有收获!
桃花是一种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与一位朋友的一段往事。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到邻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们一块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园里时,她郑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递到我手里,说:“送给你,愿咱们永远都是好朋友。”那时,我们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互相写留言,送礼物,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将这枝桃花包起来,飞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让这枝友谊之花凋谢了。”回到家,我就让爷爷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并做了标记。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它们成活了。
花谢花开,又是一年,我已经在山外中学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为家境贫困,没能继续上学。由于离家远,功课又紧,我很少回家。渐渐地,我忘记了那枝桃花,忘记了那棵桃树。
暑假的一天,爷爷端来一筐桃,让我尝尝鲜。爷爷挑出几个红红的大桃给我,说:“苗苗,这几个是你从朋友家带来的那桃枝结的。那桃真是好品种,结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别的树上去了。”我心头一震,这才想起那枝桃花。爷爷又说:“你的那个朋友到我们家来过两次,都没见到你。她还特地跑到果园里去看那桃树,可惜季节不对,没看到桃树结果。”
我跑到果园里,来到那棵桃树前,望着那寂寞的桃枝。那枝桃已分了好几个杈,枝繁叶茂,上面还挂着好多青里透红的桃子。
看着这累累硕果,我的眼泪不觉流了下来。谁说桃李无言,我分明听到它在说:“我们永远是朋友。”原谅我吧,好朋友,竟然这么长时间没跟你联系了。都说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却原来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这就去找你。
如果说童年是天蓝色的——因为它的纯洁与明净,如果说暮年是黑色的——因为它是漫漫人生道路的尽头,那么青春是什么颜色的呢?
青春是粉红色的。
因为在青春的岁月里,有着太多太多的希望和梦,那是粉红色的梦一浪漫清新而瑰丽。那梦,没有饱经风霜后的沧桑与深沉,没有久历世事后的成熟与理性,没有无情岁月的束缚和羁绊,只是那温和明朗、无拘无束的粉红色。
暮年时期的果戈理就曾说过:“不说别的,光是拥有未来,青年们就够幸福的了。”然而,我们这些正拥有青春的人,似乎没有感到如此幸福。很多人只是把青春的资本沉浸在青春的梦中,而不去为这些梦奋斗,乃至这些梦犹如肥皂泡一般,随着青春的流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青春是绿色的。
你见过那在明媚的春光下生长的新绿的幼苗吗?你见过树梢头那一簇簇在春风中轻舞的嫩芽吗?青春的绿色,是春天里幼苗的绿、嫩芽的绿,朝气蓬勃,生机饱满。李大钊说:“青春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5岁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王维17岁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恩格斯19岁就学会了25种外国语言……正是这青春时期的播种与耕耘,正是这青春时期绿色的激情,造就了这些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一生。
青春也可以是灰色的。
因为我们缺乏理性,我们稍有收获便沾沾自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十字路口,我们常常徘徊不定……当然,上帝是容许年轻人犯错误的,因为正是一次次地犯错误,我们得到学习,得到成熟,得到理性。有这样一首诗:“别等太阳已经高挂,才进入今天;别等花已凋谢,才来珍惜;别等机会远去,才来痛心。等,只会等白我们的少年头;等,只会让我们错过播种和收获的季节……”我要再加上一句:别等青春已经流逝,才睁开眼睛寻找青春的颜色;等,只会让我们蹉跎一生,后悔莫及。
眼前那片绿荫,在风中飘摇,在雨后挺立,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大家只知道,太阳烘烤着大地时,是那片绿荫给人清凉;当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时,是那片绿荫为人们遮风挡雨。那片绿荫总是默默地挺立,默默地奉献。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在那片绿荫后,有着一个高尚的灵魂,有着一种默默耕耘的精神。创造那片绿荫的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有一年,贫困的小山村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不是不优秀,也不是家境不好才来这儿的,她是自愿的。她的到来,让孩子们看到了希望。村中的小路是泥水混合、坑坑洼洼的山路。学校是两间风雨摇拽的土坯房,从来没有谁乐意到这里来,她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风雨中,她接送孩子;教室里,她耐心教导学生;操场上,她与学生共欢乐。谁也看不出她只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常常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而费心,为他们的学习而操劳。无数个晚上,她在灯下写教案、批改批业,向希望工程诉说情况。她要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她要改变这里的面貌,让山村富起来。
在校园的东侧,她亲自带领孩子们栽下一棵棵树苗,她说她看着这些小树茁壮成长,就像看到这些孩子们一样。然而,树还没有长大,她却因为操劳过度患了重病。但她不顾学生劝说,仍带病上课,最后,她终于倒下了。孩子们和村中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老师就这样匆匆地走了,那片贫瘠的黄土下,安葬着她高尚的灵魂,她就这样把青春献给了事业,把生命献给了大地。
现在,这里已建起了规范的小学,那些树苗已经长大,而且越来越茂盛,形成了一片绿荫。然而种树人却永远地长眠地下了。
此时此刻,我向窗外望去,那片绿荫是那样的青翠,那样的美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