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家家香气弥漫,当然东东家也不例外。从厨房里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原来是妈妈这位大厨正在做着晚饭,身为球迷的爸爸也抱着电视机看着球赛,不时的欢呼着:“太好了!进了!”,而一向成绩很好的东东,却不知在卧室干着什么。“开饭喽”随着妈妈温柔的呼叫,爸爸就像个小磁石一样,被吸铁般的饭桌吸了过去,爸爸刚要拿起筷子夹一块又红又肥的红烧肉,就被妈妈制止了:“没看见儿子缺席了吗。赶快叫他去。”爸爸无奈,只好去卧室找东东。
“东东,快来吃饭,有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爸爸大声叫道,可是没有回音,爸爸的脚步加快了,决定去一探究竟,爸爸推开了卧室门,看到儿子正在津津有味得看着一本书,爸爸推着儿子说:“吃饭了,”儿子这才记起该吃饭,便走向客厅,爸爸瞟了一下了书……
东东坐到了座位上,妈妈问:“你爸呢?”东东摇摇头,跑向卧室,爸爸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那本书,儿子说:“爸爸,我不看,怎么你又看起来了,”爸爸笑着,不好意思地走向客厅。
东东边吃边想:这本书可真好看,爸爸差点就被他迷住了。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神圣的字眼啊!它在我心目中占着特殊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荡漾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一件件往事,回味着我与书的故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高兴过、幸福过,也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对书的挚爱。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块。我会把退休的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怎么会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爸爸为我买了一本《木偶奇遇记》,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识字量不够,看起书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池塘的岸边的柳树下,认真地读起来。夕阳虽然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木偶奇遇记》,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刚学会游泳,一只手举着书,费力地游,结果喝了几口水。后来,小伙伴们,都笑我傻,说我为了书不要命。回家后又挨了妈妈的一顿臭骂,说我不应该为了一本书而下水,差一点出事。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伤,但是,那并不是因为妈妈的一顿臭骂,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伤。虽然,尽力抢救,但是,书还是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字迹模糊,画面浑浊,我用力地用毛巾、褂子吸着水,想尽量挽回,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了,望着这本大花脸,我又伤心地流下眼泪。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的。
上初二那年,我和姐有了一大堆书,父亲寻思着找了些木头,做了一个不足一米高的两层书架,书架就搁放在父亲的工具箱上,挺方便的,有时我们慌慌张张地将书掉进工具箱,父亲总是将书拾起,把粘附其上的铁锈擦得干干净净。
父亲初中肄业,后来饱尝了没有文化的苦。父亲将他所有关于读书的希望,都寄托给我和姐。父亲不擅言辞,就通过书间接地表达,父亲比我们似乎还要爱书惜书,虽然大多数他都不懂。记得我初中时的一个课间,父亲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一身农作时的衣裳,满面的灰土,手里提着一个红色塑料桶,我赶忙迎出去:“爸,你怎么就来了?也不给我说一声。”父亲从桶里抓出一本书,说:“喂猪食的桶破了,我赶到镇上去买,正好看到有人卖书,上回你不是说要参加奥林匹克吗,这书估计有用,就顺路给你捎来了,你看人家娃下课都活动,你咋就这么一直坐着?”我看了书的定价,13.5元,相当父亲手里提的塑料桶的三倍价钱,心里就涩涩的。我没有责怪父亲不知道我需要哪个出版社的哪一版本就买下了,也不敢告诉父亲我之所以不出去活动,是因为上一堂物理课在看一本《故事会》,好赶下一节数学课下课后还给同学。我知道,父亲是冒着严寒走来的,他不会花那一元钱的车费,他会觉得那钱有更重要的用处。
我和姐以前的书,在我考上大学谈了一个还算乐观的价钱后,就全部卖掉了,也包括父亲捎买的那本,在父亲离开后的一个偶尔的瞬间想起时,却已成为了永远的遗憾。在良心发现的那天,我静坐了几乎整个下午,晚上还做了梦,梦醒后全然忘记了具体情节,却记得有父亲有书。
假期回家,看见书架空荡荡地搁在工具箱上,几乎成了摆设,而箱里的铁件愈加锈蚀了。我忽然觉得,这不正是父亲用身躯托着我们吗?父亲对书的细心,是要让我们从黄土地上升华,而为什么一代人的成功总是以上一代人的巨大损失作为代价,而一切对我而言却又那样理所当然呢?
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思念爸爸进行。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结尾处的永远一次用的不恰当。
文章语言虽朴实却令人感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小作者对爸爸的想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