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相信灵魂,但你不能轻视灵魂。
你正在为自己而自豪吗?因为你刚刚签下上亿元的合同?抑或正步步升迁等待“众星捧月”的日子?但无论你身处何等高第,我们都在走向同一个终点——坟墓。越接近目的地,我们的肉体变得越来越轻薄了,于是,真正陪你走到最后的,是思想。
对于《逍遥游》中的“无所依,无所待”。我有另一种看法,那就是暂且忘记肉体,亲近思想。那些能手捧自己的思想,让它不为肉体所腐蚀,不被时光磨损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拥有你看不见偷不去的珍宝——思想的重量。
你或许认为他的人生是失败的——北大高才生,让自己的人生在火车尖厉的呼啸中匆匆画上句点。你能看到的只是那一间阴暗的小屋,几盒泡面——他的物质生活,是蓬头垢面的狂人——他的肉体。但他有你不可估量的思想的重量。他的思想可以蓬勃到冲破肉体的束缚,以最自由、最不羁的姿态驰骋天地。他对生命有着椎心泣血的体验,他用文字抒发对太阳、对大地、对爱情的礼赞,你或许真的不懂蕴藏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中的幸福。前些天是海子的生日,眼前已然春花旖旎,我看到了思想不朽的生命。
你或许认为他是可悲的。与一个女人短暂的邂逅,注定了他一生甜蜜的追寻。只因一见钟情,他便把自己的灵魂交予她。她是他的泉眼,她是他生命的女主角。他用自己的灵魂为爱人写诗,在他心中,她是那样端庄与妩媚,那样智慧与多变,他的思想如一条亮丽的绸带,在她的纤纤玉手中肆意跳跃。请坚信那是出自心灵的呢喃,不然他怎能一生不词穷一心一意为一个女人写诗。“有多少人爱过你欢乐美好的青春/爱你的美貌/或真情/或假意/但我唯爱你那善良的心/也爱你容颜老去的哀伤。”你,看不见他文字后圣洁、幸福的笑容。他终其一生未能得到爱人的肉体,但世人见证了叶芝轰轰烈烈的思想之恋。相比于这份爱情的重量,诺贝尔奖牌也轻如鸿毛了吧!
他们的幸福,在于其思想一生游离在肉体之外,带着沉甸甸的人生走入了坟墓。
能在滚滚红尘中,掘出一隅,安放自己的思想,也是幸福之致。一个人,背包旅行。没有同伴,没有目的,去海边。你不要笑我没有追求,我相信,大海最能拥抱我们的灵魂。那个时刻,享受一个人的海风,让自己的思想像海鸟一样舒展翅膀。城市、学校、朋友、成绩……倏忽不在这个世界存在,我就是一个纯粹的生灵,顺应着命运,享受着生命,纵使我的肉体曾遭受千刀万剐,但你不能折断我思想的羽翼。回头一瞥,寥廓的太阳让我感动得要落泪。这种幸福,只属于此时此刻。
纵然我身无分文,手脚残废,我微笑,因为我能思考。
这本书名为思想的星空,属于周先生散文经典中的文化陶冶卷。主题是怎样通过读书与写作来构建自我的灵魂,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每个人都挣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什么样的眼睛才能看到这样的世界呢?那是拥有灵魂的眼睛……
史铁生告诉我们要“知命”,即要跳出自己狭小的命运范围,把变幻的世间万物当做认知对象,去发现命运之谜。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农民从麦子中取走滋养他们身体的营养,他们向麦子奉献的东西才丰富了他们的心灵。
贪图舒适的人,实际上是在放弃意义。昆德拉告诉我们如何找回失去的现在,需要通过捕捉现在中隐藏着存在密码的情景和细节,来揭示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他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发生了的事都属于现实,存在是关涉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
对于写作的实质,一是为了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抵抗生命的流逝,挽救岁月,留下他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二是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老先生劝我们应该写日记,每天写,认真写。
世界的秘密隐藏在细节之中,我们应学会发现细节的本领。一个看不见细节的人,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看见。
读书唯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这句话的前面一句话是:“静闲少言,不慕名利。”可见有真正态度的人才可以读好书。以愉快为基本标准是在读书的一种真诚的态度,毛姆说过“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回归当下,虽然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也应当保持心情愉快,在出于“利益”方面的学习下,应当保有自己对书的看法。
在我看来,人对书都是有兴趣的,若一个人失去了这种兴趣,那么多他的教育则是失败的。
这种关系如同距离,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通俗的说,读书犹如交友,在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待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和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不可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
周国平亦表明观点: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我会含恨难舍我的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体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人不愿意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丧失了自己对书的对人的影响力。
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思想史。而梁启超的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初趋于成熟,梁启超通过其文章著述对这一时期思想气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史的过渡》一书中,作者将其作为探讨这一时期思想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对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过程及相关事物的研究来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
在梁启超的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西方的冲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对此,作者特地提醒我们在强调外部影响的时候不能够忽视中国传统内涵。虽然晚清不像思想鼎盛的南宋或晚明时代,但晚清传统领域里的思想仍然在继续发展。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其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力。对于19世纪末的学者们来说,儒家思想是一个巨大复杂、学派林立、彼此竞争的思想天地,所以对研究晚清思想的者来说,注意儒家传统的内部问题并探索其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努力设想自己处在儒家文学士的地位,弄清楚儒家思想作为富有活力的个人信仰在实践中向他们提出问题。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发展来理解晚清儒家思想内在的变化动力。再根据传统固有的多样性和内在发展动力对西方的冲击作出回应,以理解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作者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收改良运动的影响,思想变化的速度急剧加快,而这场运动巨大的思想意义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了。
关于思想背景,作者主要是从儒学的内在变化上来分析的。在儒家思想的实践者眼里,儒家思想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哲学体系,或一种知识研究。还有实用主义动机和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本质。学术研究从内部对儒家思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对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争议中,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新儒学。而今文经学派中的一些成员试图将儒家赞同的经世致用和含义模糊的改制思想奉为真正汉学的核心内容,并因此企图否定汉学在主义研究学派的地位。最后,在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经世理想惟一的维护者的经世学派中,特别强调将行政上的革新作为儒家治国之术的一个必要成分。这些思想倾向以及它们与西方冲击的相互影响,经康有为的中间作用,成为19世纪90年代初梁启超思想发展的转折点。
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在1891年所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他为今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认为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梁启超自幼受良好的教育,16岁乡试中举,此后几经波折,辗转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在万木草堂几年的思想训练和发酵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基础。此后的运动中,在与严复,谭嗣同,李提摩太,林乐知等人的接触中其思想不断的`在发展。作者认为在1898年之前两年中,梁启超思想经过康有为这一中介,成了晚清经世传统的转折点。梁启超的经世理想主要有三个倾向:政治整合,民主化和含蓄而矛盾地接受民族国家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末的一场全面的思想运动使得士绅精英群体产生了思想分化,从而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出现。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面上发挥了作用。
文中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梁启超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的主流。而其民族主义思想包括了以下显著的特征:它是对组织松散和缺乏活力的社会的一种反动,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没有公民感和组成统一的公民团体所必需的团结一致的团体精神;它意指无条件地承认民族国家为最高的政治共同体;它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民主化。
作者认为,当自治的政治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890年后的十年里开始求助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古老的儒家经世致用传统和当代寻求新的思想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就人格理想来说,梁启超的思想变形涉及从经世致用思想向国民理想的转变。而其国民理想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各个思想流派中的绝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着持久的吸引力,甚至在今天,它仍然是共产主义中国价值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集中时间快速的把一本书读完了。生活的琐事、工作的忙碌,还有自己对互联网的迷恋,让我平时只是在零零散散的读着书。
读《思想的星空》,让我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魅力,让人们读起来总是那样的舒适、自然而又充满思考。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无时不刻的在发生接触、碰撞、纠缠。让我深入去思考我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对美、对诗、对文章、对作者、对世界,还有对自己的看法。
现在人们的生活充斥着时髦、时尚,但我觉得那都是在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而人与人的差别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推崇读书,好像读书也成了一种时尚。如果我们把读书当做一种时尚的话,那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读一些时尚类的书,消遣我们的时间,把这当做一种休闲。这应该不能算作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也就是说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
读书犹如交友,在这旅途上,人与书之间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共鸣也可能误解而后恍然大悟。人与书的关系如此的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书只是给人生添加了如此多的情趣。所以说读书不仅仅是消遣,要读好书,而不是天天看一些娱乐新闻,或者某些明星的八卦。
那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我们又应该怎么样选择?周国平先生说,我们也许可以粗略地把书分为三类。
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和有用的知识。
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可能有益处,但是不读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专业书籍应该归入此类,对于专业人员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
三是必读的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书。这些书就我们的精神生活而言,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就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生命有没有终极意义?相信每个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那有两种可能:
一是在逃避这样一个问题。
二可能是年龄还太小。
我在读硕士的时候,面对学习压力和即将要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没有终极意义,因为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你看历史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一代女皇武则天,最后不都归入历史的尘埃中嘛。有何意义可言,身后万事空。人不过是由化学元素组成,死后又回归成那些化学元素,继续去循环。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但是都逃避了这样的问题,不再问自己这个问题而是浑浑噩噩的继续活下去。但当我读了《思想的星空》,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无数前人、现代人思考研究的问题。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终极差别不会是别的,只能是思想。只有思想可以使现实生活中的卑微者变的高不可攀。”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内在、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如果是出于灵魂的需要去生活,也许生活就有了终极意义,使我们享受生活而不沉湎其中,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对待。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读书应该是人生的种种享受之一,读书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可使自己与书中的灵魂交流,可以丰富和增长自身的精神。我们应该好读书,也应该读好书。好的书籍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宝库,如果我们只是热衷于享受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不去享用人类的精神财富,这蒙受的损失该是多么大啊!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读经典书。“时间”帮助我们挑选出了经典,我们应该以轻松的方式和态度来阅读,没必要刻意求解,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久而久之便会熏染出人文修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终于在寒假里把周国平的散文文化陶冶卷读完了。
之前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读他的文章可以发现周国平老师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说:“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了。”在我看来,就是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品质得以升华,你才会知道任何外部事物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才会更有战斗力和激情,敢于挑战一切,才能以更好的姿态,从容地面对世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力解决面前的一切困难阻碍!
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