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12-28 22:28:04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一】

说起中国的文化遗产,大家肯定会赞不绝口,滔滔不绝地喃喃自语……有自然形成的石林,石头高低错落,奇形怪状,延绵起伏!不禁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和万分的激动!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多的数不胜数。最令我震惊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即位。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也许还有一些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里面的奥秘吧!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1420年竣工据说它是严格地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施工中征集全国著名工匠10万多名,民夫100万,所用的材料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可想而知这项巨大的工程建造多么辛苦啊!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平方米。故宫周围环绕着高13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了长方形的城池,四角矗立着。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犹如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由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组成。其中比较著名的太和宫和养心殿……故宫有4道门,故宫里的正大门是:有名的午门,它高大而雄伟,午门有五个门洞,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还有两个掖门。

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是帝后宫殿和后三室等,后面还有御花园。太和宫是故宫里较大的宫殿,它的屋顶正脊两端各有一排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殿的屋脊,我的妈妈是学建筑学的,她经常会跟我感叹太和宫建筑力学设计的精妙……在通往太和宫的石桥两旁,各有一个石雕狮子,此时此刻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皇帝登基时,几百名大臣们站在太和宫前的广场上等待着皇帝,行跪拜之礼的盛大场景。你知道吗,不光是皇帝登基,日常上朝,大臣们也需在此站立等候,以至于太和宫前广场的石板上,至今还留着大臣们日复一日踩出的脚印呢。

坤林宫是华丽而精致的象征,所以在明代时,这里是皇后的寝宫,也是祭祀的主要场所和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坤林宫有许多珍奇异宝和贵重的物品!每一件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妈妈的引导下,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故宫的排水系统,为什么雨下得再大,故宫大殿前的广场和路面都不会积水?查找资料后原来是因为故宫在修建之时就设计了当时最先进的排水方法,而且每个排水孔都用精致的龙头装饰了一番与皇家宫殿的气势相辅相成。几百年后,当我再次看见经过大雨洗刷后的故宫,在雨过天晴后,竟然散发出一副晶莹剔透,与世无争的样子。

故宫的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不愧是栩栩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故宫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探索。它把我带进了怀古的幽思中……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二】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zhě)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三】

循大金门,不行甚远已见神功圣德碑楼,随碑楼石阶拾级而上,一座二丈余高的神功圣德碑巍然矗立。碑刻洪武大帝经天纬地浩浩功绩达千余字。洪武大帝,一位真正的枭雄,功过是非,盖棺定论,无疑被专权、残***等罪名抹***。洪武三十一载,对国家贡献甚于而后数朝。

历史变迁,后人对其功过是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大碑楼,入翁仲路。石人石马历经数百载,虽已斑驳,神色状貌仍历历可辨。神色恭敬,虔诚,肃穆,衬出皇权的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使人顿觉呼吸急促,心中了无傲慢之感。随后入文武方门至碑殿。碑殿正中立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御题“治隆唐宋”碑。而左右则为清代种种御碑和评价。驻足碑前凝望,思明之国盛,堪比唐宋。前有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后有弘治中兴、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在明之二百余载里,国力远迈汉唐。大元王朝,是在蒙古的铮铮铁蹄下拓疆,又在皇族内乱,民心背叛中消亡。满清,一个封建专制至极点的王朝,入关后对中原百姓做出的种种压迫和打击。虽有康乾盛世治宏天朝,实是回光返照。

明之朝纲,入则法家拂士,出则四夷安邦。这是汉唐宋,这才是真正之治世!出碑殿,沿路前行,不远,即享殿。原享殿早毁于连天战火,现存须弥座台基。台基几乎成为了一片断壁残垣,荒草萋萋。历史,才真正地来到眼前,仿建得再细致也让人感受不到历史,历史是一种沧桑感的美。凝视甚久,赞叹古建筑的精巧,同时也哀叹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劳民伤财。历代封建统治者好大肆征百姓修皇宫皇陵,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王朝覆灭后,无论是再精美的东西也是成为岩土。孝陵当年是何等金碧辉煌,气势恢弘,最终也和这台基一样,成为断壁残垣。

入内红门,穿过大石桥,眼前赫然显现方城上的明楼,明楼原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火,近年来重建,并无法代替历史原貌。沿方城台阶拾级而上到明楼,此为孝陵的最高点。俯楼瞰望,春雨依旧淅沥,草木依旧苍翠,只是多了几分王气的威严与肃穆。回身往后走,便是孝陵的宝顶。站在宝山围墙边,久久凝神思考,数风云叱咤,成王败寇,功过是非,一切都会随历史逝去,留下的只是满目岩土与后人的种种评说。洪武大帝,已随历史的变迁而逝去,一生中的种种事迹,永远会被后人评说下去。昔朝繁华已成土,历史兴亡只会让任何物体变成岩土。孝陵边是吴大帝孙权墓、中山陵。“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的江东英气已成土。千年后,世事变迁,留下的只有后人对三国时代的无限遐想与评说。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起义,中国仍处于黑暗之中。拜谒中山陵的游客光是凭吊孙中山,却未曾想过:他的功过是非会被历史所铭记。不能盲目崇拜,一个人有功有过。春雨未己,紫金山上的王气依旧庄重肃穆,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切都成为了历史。不论是威震江东的吴大帝孙权、推翻元朝统治的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推翻了千余年封建统治社会的\'孙中山,的确,他们确是一代霸杰,纵横于神州大地间,创下赫赫伟业,对中华大地的影响甚大。但是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还是微不足道的庶民百姓,一切都会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所带走。风云叱咤,成王败寇,功过是非,有待后人去评说。默然走出孝陵大门,回首驻足凭望,潇潇雨歇,抬望眼,红墙黄瓦在松柏苍翠中隐现,肃穆庄重已经包围了孝陵的一切。

一代枭雄洪武大帝,辉煌已成旧梦,只有孝陵的残垣断壁才能诠释昔朝辉煌。哀哉!成王败寇已往事,昔朝辉煌已不复。恢弘陵宫已成土,满目岩土哀遗事。

中国遗产作文明孝陵【四】

首先,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价值无可估量。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曾在90年代,有人提出过,“卖几件文物来盖博物馆”。当时,有人大代表针对文物工作的窘境,提出“卖它一个兵马俑如何”的动议。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博物馆就是为了更加良好的保护文物而兴建的,如果,出卖了文物,来盖博物馆,那这博物馆本身就一直悲哀和耻辱。秦始皇兵马俑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怎么能单纯因为其数量众多,就起了“倒卖几个又如何”的愚蠢无知的念头。破坏了这个完整的整体,于心何忍呢?在物质社会中,也同样不能将“卖”字作为文物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是先民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文物的特殊性在于其不能再生。我们固然听说过像梵高、毕加索画作等艺术奇葩在国与国之间拍卖过,但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沦落到拍卖场上的,至于拍卖珍藏了几个世纪的顶尖的馆藏文化则更是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整个民族的历史财富出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兵马俑定位价格,这是无价之宝。

在20xx年,“陕西旅游”上市以8000万股“卖”掉兵马俑再次引发争议。按照陕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设想,“兵马俑”的上市借鉴的是“黄山旅游”的模式,将门票经营权通过租赁等方式进入股份公司,进而上市融资。其中目的是开发旅游,资金***,但要强调的是文物有没有经营权,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这才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所在。公司负责人一再强调不是“卖文物”,而是“卖门票”,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文物。目前,这种“卖兵马俑”的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

当文物变为买卖的媒介时,是否就降低了自身的品格呢?靠着祖宗的宝藏,来融资上市是否不够尊重历史呢?似乎这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观念谜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