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读一本书,这本书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李鹏程翻译,作者是(美丹尼尔·克莱恩,书名是:《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这本书用39个哲学金句唠一唠生命终极意义。
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本人其实是一个生活放荡享乐的伪君子。在最烧脑的哲学生涯中,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头脑是如何思考人生意义的呢?从伊壁鸠鲁到尼采,从叔本华到萨特,关于“如何尽可能活出最棒的人生”,藏在39个哲学金句里的生活智慧。
推介这本书,有时间不妨读读这本书。
我摘录了作者的部分前言。
前言
不久之前,我在收拾一些书的时候,偶然翻出了一个封皮上写着“金句”(Pithies)的破旧笔记本,里面是些哲学家讲过的名言短句,都是我匆匆忙忙记下来的,每页一句,而且基本上每句下面都有一些字迹潦草难辨的评论。
我笑了起来。我都差点儿忘记还曾有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摘抄本了。开头的记录里那些斑斑点点的污渍,无疑是钢笔的墨渍和污点。高中毕业时,父母曾送给我一支钢笔作为毕业礼物,这些笔记就是五十多年前的我用那支笔写给自己的。当时我应该已经十九、二十岁了,刚刚决定要到大学里攻读哲学专业。
做出这个决定——还有记这本笔记——的原因是,我希望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身上寻找到一些启迪,让我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因为当时我对毕业之后想干什么完全没有头绪,只知道我不想当医生、律师、商人。结果,这样的排除法让我成了同学中“鸡立鹤群”的少数派。所以我就想,学哲学吧,正好可以给我指点一下迷津。
本子翻过大概一半之后,批注从钢笔换成了圆珠笔,下面的评论也减少为三言两语,全是“肯定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者“救命啊!”这种。最后一则笔记,是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名言:“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这句话下面,我写的是:“你怎么现在才说!”当我最终合上“金句”,不再往里边记东西的时候,应该已经三十好几了。
几十年一晃而过,当我再翻看这个笔记本时,第一反应竟是对自己当年的幼稚程度感到羞愧难当。我真以为可以从哲学家身上学到如何过好我的人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可都生活在几千年前啊。我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做学生时,在那些哲学课本中读到的人生建议少之又少,无章可循。当时首先要回答的,是类似“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伦理原则有理性根据吗”以及“‘意义’的意义是什么”这种问题。毕竟,我连“意义”有什么意义都还没搞清楚,就思考我或他人生命的意义,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
这是真话。但与此同时,毕业季很快就会飞速到来,我也将要郑重地开始进入成年生活,所以我十分迫切地想得到一些关于接下来该做什么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在几个研究生院的哲学系进了又退,退了又进,而且为了养活自己,还给电视游戏节目编写过智力问答和搞笑环节,给单口秀演员撰写过喜剧段子,出版过悬疑小说。我还到过不少地方游历,而且通常都会拖着几本哲学书去。我仍然在上下求索着,想知道如何才能活出最好的人生。
时不时地,我还真碰到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建议,把它们抄在那个越来越破的笔记本里。直到某一刻,我突然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心中所怀的使命感其实很幼稚后,便把“金句”和其他一些旧课本一同塞进了箱子里。也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听到了约翰·列侬唱出的那句著名歌词:“你左顾右盼做着各种打算,却不知道生活已然过去大半。”
曾经,如何尽可能地活出最好的人生这个问题,是哲学的核心追问,一直萦绕在亚里斯提卜、伊壁鸠鲁、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心头最紧要的位置。在此后的世纪中,从人文主义者到自然神论者再到存在主义者,这个问题又是一大批哲学家眼中最根本的疑问。
真是可惜——我边翻我的旧笔记本,边这么想着。嘲笑完自己的年少无知后,现在我意识到,原来那些如何生活的问题仍然在我的脑子里活蹦乱跳着。当然,逝者如斯夫,我这有起有落的.人生也就这个样子了,因为生活本就是如此,但我对有关生命的哲学观点的渴求,却丝毫没有消减。事实上,当我站在耄耋之年的制高点回望这一生时,仍然会想要以最好的方式去安度自己的晚年。不过更让人难以抗拒的是,我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那种想最后再好好端详一下我的个人历史的阶段。我很好奇,若以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关美好生活的想法来衡量,我这一生合格吗?
因此,在“金句”中的最后一则笔记过去四十年后,我再次记录下了自己对很久以前抄录在笔记本里的那些哲学家名言的新思考,并开始收集、玩味一些新的语录。说真的,沉浸其中让我实在是乐此不疲。
所以在这里,我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讨论如何生活的精练的哲学警句,以及针对它们逐一做出的个人评价,一并贡献了出来。尽管我的这些评论本意是想抛砖引玉,但有时候也会离题万里、恣意而为地信马由缰一下。而且,到现在我都没能为这些不相***题外话找到什么令人满意的借口。
喏,这就是我的“金句”了,旧的、新的都有,还附带了我的那些沉思与见解,年轻时的、年长后的。它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比提供的答案要多很多,不过,这些问题是多么饶有趣味啊……
长不高,长不高!矮,矮!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听得最多的话。不仅是外人这样说,这话还常常从爸爸妈妈口里出来,更是让我烦恼。我觉得我长不高是我还没有到长的`时候,可是在爸妈心里,长得高矮跟面子有关系,长得越高,就越有面子。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叔叔家吃饭。我一进门,叔叔问爸爸:“杨甜鸣怎么没有来?”爸爸左看看右看看,竟然没有找到我。我又羞又气:“我在这儿,你的脚下!”叔叔说:“哟,你的个子嘛,很……”
吃完饭,我和爸爸回到家里,我准备自己洗了睡觉。我到卫生间拿毛巾,可是毛巾放在高处,我翘着脚,高举着手去探,还是拿不到。我一跳,只听“冬”的一声响,我摔了个四脚朝天。爸爸闻声赶来,把我从地上拉起来说:“小杨啊小杨,你怎么这么矮呢?”我洗了澡,闷闷不乐地睡了。
啊,我的个子,我的烦恼!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呢?
小学时的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满分,但当我拿到卷子时,我发现有道题目有问题,我做的不对,可老师没发现,给我打了勾。于是在老师讲试卷时,我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老师不高兴地说:“题目不可能出错。你再好好看看吧!”
难道真的是我看错了吗?我又将试卷看了看,结果还是我做错了。下课后,我和几个也同样考了满分的同学在一起谈论这个题目,这道题还真的有问题。
“跟老师说吧!”
“我说过了,可老师却说是我搞错了。”我无奈地说。
“没事的,也许是老师没看清吧。”
我拿着卷子走到了办公室,一进门便看到老师坐在那里批改作业。我走到老师面前,将试卷递到老师面前道:“老师,这道题的确是错了……”没等我说完,他便打断了我的话:“你没有看题目上说这是个封闭图形吗?我再说一遍,题目没错,我也没错!你这样来问我,是不是不信任我?明明是你理解错了,你还要放肆。”我委屈极了,鼻子一酸,忍不住哭了,豆大的泪珠一滴滴地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同学们看我这副模样都围了上来,“怎么了?老师说什么了?”
我摇了摇头,回到座位上,脑袋里回响着老师说的话。
中午回家吃饭时,我将这件事告诉了隔壁的大姐姐,大姐姐语重心长地说:“你呀,遇到这种事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平静。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情绪,有时说话的语气难免重了一些,你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较真。老师发脾气,说不定是你没把问题问清楚,或许你说话的态度、语气不合适。你不如换一种方式再去问问老师。”
听了姐姐的话,我茅塞顿开。回到学校,我又一次拿着卷子来到了办公室,“老师,对不起,之前是我态度不好,我向你道歉,这道题我还不太懂,请您帮我讲解一下。”说完将试卷递到他面前。老师这次没发脾气,他认真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你先回教室,等会儿我在班上讲。”
课上,老师将这题的正确答案讲了一遍后,说:“首先,我向一个人道歉,因为这段时间脾气不好,所以说的话有些重……”
误会解开了,我会心地笑了。
在阅读作者的文章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说如何打发无聊时间这个问题在以前也偶尔在脑海中浮现,但现在我需要好好认真来思考它。因为有效地利用无聊碎片化的时间,是高效时间管理的'内容。
我们的生活有时过于安逸稳定,以至于陷入一种迷茫空虚的状态,正因为空虚迷茫,就容易产生一种时间太多的错觉,无聊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正确打发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就容易随大流干脆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包括长时间打网游,刷朋友圈,逛微博等等。可是人的一生与浩瀚宇宙相比如此的渺小短暂,生命的时光如此的珍贵,为什么我们还会将宝贵的时间长期地投入到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因人而异。公众号文章的作者亲身经历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明确我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碎片划时间,将无聊变得有聊。
我在笔记本上列出了我会在无聊时间做的全部事情,比如听小段音乐,碎片化阅读,整理家务,整理电脑文件,简单速写,清理短信或备份手机图册等等,我后来还加上一些利用碎片时间来自我调整与休息的事项,包括打个盹,眼保健操,冥想或对着窗外风景发呆,想象天空云朵的形状等等。一般这些事情可以分为两大类,外界环境的整理与内在的放松休息,我觉得这些无聊碎片化的时间最好用来整理与休息,这样有利于我们可持续循环的精神活力与更高效率地重新出发,投入大块段的时间学习工作中去。
正因为有了压力,喷泉才比普通的水流更漂亮。
——题记
不必去追求做温室的花朵,不必去渴望事情都能一帆风顺,不必去遐想愿望都能轻松的实现。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拼搏过一番之后才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成长也需要压力,压力催促着你前进的步伐,让你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压力让我知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使我不断要求进步。
从我上学起,每一段时间,父母就会给我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的压力,也是我进步的动力。比如每年的暑假,我都要参加钢琴的等级考试。每次考试前,我都要集中精力发奋练琴,一遍又一遍的弹奏,枯燥无味,但想到必须通过考级的目标时,我就会静下心来苦练。当通过了考级时,我就能尽享成功的喜悦—苦尽甘来。
进入初中后,虽然我的成绩并不拔尖,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因为我明白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我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就这样,我每天都不断的认真学习,经过几次考试,我与他的分数相差甚远,但我却坚信自己一定能超过他,我努力着、坚持着,一步一个脚印。期末考试成绩揭晓,我超过了他,我欣慰的笑了。我深深的感激着他,他是我的压力,是它让我不断进步,提高自我。如今我依旧坚持着,十分谨慎。笑就要笑到最后,含泪播种往往会含笑收获,压力,成长的良药、甘甜的乳汁。
我认为压力固然重要,但是压力也要有个度,过大的压力也会让我们觉得生活枯燥无味,甚至还会起到逆反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大力呼吁“减负”,我想,减的就是过重的负担和压力,而并非所有压力。
成长也需要压力,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常常压力带来的喜悦吧!成功路上,有压力,就会有你的脚印!
真情,如冬日的一抹阳光,暖彻心扉。也许真情本该如此,那该有多幸福啊!
也许年龄还尚小,总是不明白真情究竟代表的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可能是因为妈妈喜欢养花,而我又正好继承了这点喜欢美食在家照料花卉,虽然花朵不会说话,看着它那绽放的笑颜在阳光中格外迷人,就会觉得很满足。
有一天,我按耐不足自己好奇的心,决定去问妈妈。此时,妈妈正在阳台上给茉莉花浇水。“妈妈,什么是真情呢?”妈妈或许对于我的问题有些吃惊,愣了一会,笑着继续给茉莉浇水,“也许是如茉莉花般的吧!”妈妈有些羞涩转身走进客厅了,我呆呆地站在阳台上,望着那株在阳光下娇艳欲滴的茉莉有些迷茫。
每次陪妈妈看言情电视剧,妈妈总是会被电视里某些情节所感动流泪。对于一无所知的我,只能在一旁悄悄地递着纸巾,等他心情平复了。我还是始终不知道母亲当初说的那番话的含义。
也许真情就如茉莉花一般。
爸爸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在家陪妈妈。也许是爸爸觉得亏欠于妈妈,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回来的时候还会给我和妈妈带礼物。可是妈吗每次都说“平安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是物质代替不了的。”潜意识里妈妈只希望爸爸能平安出差回来。这次出差,妈妈答应爸爸等他平安回来。要包饺子给爸爸吃。可是,天公不作美。在爸爸回来前一天,妈吗突然被查出肾结石并且当时她已经严重感冒。不得已只能住院了。可爸爸要回来了,妈妈不愿意让他知道自己生病了,并再三叮嘱我,给爸爸煮冰冻水饺。望着妈吗憔悴又着急的眼神,我只能答应了。
爸爸回来了,我刚煮好的水饺端到爸爸面前。爸爸用筷子加了一个水饺问我“妈妈呢?这好像不是妈吗亲手做的”不善于撒谎的我,最后还是坦白的告诉爸爸。爸爸放下筷子飞奔去了医院。我愣在了原地,也许我这样做是对的。
早晨,我抱着一束新鲜的茉莉起了医院。在病房外我看到了温馨的一幕:妈妈安详地躺在病床上,爸爸坐在病床前,紧握妈妈的手头附在床上睡着了。我蹑手蹑脚的打开了门,惊醒了爸爸,爸爸起身走出病房了。看着爸爸眼里布满血丝。昨晚一定守着妈吗的吧。此时,母亲突然说“手脚都麻了。”妈妈不想惊醒爸爸,一定没有动而爸爸又怕妈妈有事。他没听到,就一定握着妈妈的手。
我把茉莉插在花瓶里,窗外透进了第一束曙光,病房弥漫着茉莉花香,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这应该才是真情的诠释。
当我面对真情的时候,茉莉花是最好的诠释,真情是如茉莉一般,美好又令人向往。
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或是工作上的寂寞,或是生活上的`寂寞。无论是怎样的寂寞,它都如一杯清香的普洱茶——入口甘苦,然而细细体会,却也别有一番清新。
我是一个喜欢寂寞的人。因为每当寂寞之时,就是锻炼我最佳时机。
晚上,已吃晚饭的我从姨妈家回家,没有半点月色,浓浓的一大块乌云遮住了闪闪的群星。秋风开始刮了起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七月流火’罢了。”我想。一股莫名其妙的惆怅突然溢满我的心,只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里游荡,这或许便是寂寞了。
看着伍倍乐临出大良前发给我的那条信息,我心里竟然充满着无限的伤感:“连伍倍乐也出大良读书了,那么,属于我的生活,又在何处呢?”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未能入眠,索性起来到三楼花园那里走走。“吱”推开三楼的铁门,映入眼帘的不是白天那生机勃勃的花园,朵朵花都已耷拉了脑袋,无了朝气。“唉,这天气、这环境,可真应景呀!”我突然想起唐代刘禹锡的一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廖。下句是怎样却想不出来。攸忽间一抬头,不见了密布的乌云,却见皎洁的月光挂在空中,大地上如铺满了一层薄薄的银纱。这时,我心中的惆怅仿佛在一瞬间失于了踪迹。我恍然大悟:“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的,别人目前的情况并不代表永恒,正如平静的湖面,只有不时泛起层层涟漪,才能为它增添韵味;亦如皎洁的月色般,只有被乌云掩盖过,才会让人更觉得明亮。一块好玉,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磨难,才会绽放出它无与伦比的光彩!”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起来,仿佛从前不曾寂寞过似的。顺手拿起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一翻,《秋词》跃然纸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寂寞,真如一杯清香的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