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通常都会团聚在一起,一起包饺子,吃一顿温馨的团年饭。所以,在前两天,我们正好学了“春节”这个单词,为了有春节的气氛,我们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
首先,我们班分为了5个小组,我在第3组,由我来担当组长。我们第三组中,刘钊岚负责带塑料碗筷,陈昱负责带盘子,李文浩和黄子彬负责带饺子馅,我、黄丽中和王维康负责带饺子皮。
到了周三,我们一切准备就绪,Miss Zhai一声令下:“活动开始!”我们班所有人都拿起饺子皮,“开工”了!一开始,我们组中,只有黄丽中是最专业的。于是,王维康的妈妈黄老师当起了我们的“外教”,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包饺子。我从来没试过包饺子,拿起饺子皮,向黄丽中那样,在饺子皮正面抹上一点水,使皮变得有些黏性。接着,舀一勺饺子馅放在皮的正中间,再把饺子皮对折,使它的两头粘在一起,一个生饺子就诞生了。最后,我还要稍加“点缀”,把饺子的顶端对折几下,再把折出来的几个小角往下压,好了,一个完美的饺子就出炉了!回头再看看我们组其他成员的“作品”,哇,各具特色!黄丽中的包饺子技术实在是太专业了,陈昱我行我素,包得不像饺子,到有点像馄饨!其他人包得饺子都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后一步,“点缀”没做好,没有什么美观。
我们组效率高,不一会儿,一大盘饺子就该拿去煮了,真是闪电般的速度啊!再过十分钟,饺子新鲜出炉了,香味扑鼻。我品尝了一下,嗯,味道不错。梁萱萱看了后,口水“直下三千尺”,她也尝了尝,觉得太好吃了!接着,陈老师和羽老师也来尝了尝,嗯,好吃!这句称赞使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又拿饺子皮,开始“运转”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一会儿,放学的时间到了,我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特意六(7)班留了些饺子,就放学了。
我终于会包饺子了,而且味道十分鲜美,太好了 。
今天,杨老师教我们包饺子。
我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了一种味道。原来是饺子馅的味道。接着老师又在我们的.桌子上放了饺子皮和水我心想:今天是要我们亲自包饺子吗?我一定要包一个最好看的饺子,。给老师看。老师教了我们包饺子的方法,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小心翼翼的把饺子皮放在左手的手心上,接着用手指去沾水,再把沾好了的水涂在饺子皮的边上,然后用勺子摇一勺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馅,皮会破掉,馅太少,样子会不好看,煮起来也不好吃。再把饺子皮的边上下对折,就这样饺子变得圆鼓鼓的。原来,包饺子也有窍门。最难掌握的是馅放多少?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的方法。
最后老师把我们包好得饺子拿下去煮好让我们一人吃两个,剩下的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品尝我们做的饺子。看着别的小朋友品尝我们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回家后一定要亲手包给爸爸妈妈品尝!
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平净的生活,时常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顺手的帮助看似简单,看似随意,却留下的是浓浓的情意。
也许你会觉得,助人之事何以为乐,只有那些大事才会被人记住,小事根本不值得去做,更是不可一提,那你就错了,往往生活中我们都要从小事做起。如果说是大事才值得去做,才会被人记起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不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的。就像在地震时候,我想在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出一点微簿之力的,算下来这也算是一件大事,为何被记住的却了了无几。而在08雪灾时候,那个送粥的老妈妈却得到很多人的感激,她也只是尽了一点微弱的力量,但是却让被困在路途中人们有了很大的安慰,这也仅仅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但是让我们看出了人心的善良。
朋友们,我们永远都要记住,当我们能尽力去帮助他人的时候,就去帮吧,当我们能出一份力的时候,就不要缩短了自己的双手,因为我们的力量虽小,但情意却浓。让我们在能成为别人的一把手的时候,就给他们一点点吧,那样你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不是很小。
今天我也遇到了一位热人的人士,她的一把手,让我将永远的记住,永远都无法忘怀。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虽然只是一把青菜而已,虽然仅仅是一块钱而已,但人家却是出于真心真意的帮了我,其实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也根本就是无法用金钱去恒量的东西,她的一份热情救出了我的困惑,她的一份热心帮我解决了。也并不是因为我没有钱去做,而是因为那一块钱却让我有所为难,她,我几乎不太认识,一个素昧平生,只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一个陌生的朋友,却帮我走出了困境,为此我真的很感谢,而她也只是笑了笑说没什么。
她出的不仅仅是一块钱,而是一份浓浓的情意,让人永驻心田的记忆。她只尽了微簿的力量,但是可见她对生活的热情,心地的善良。人家都说:“燕过留声,人过留名”,而帮助他人的人们却不会留下自己的一切,只当做是一种快乐去享受。朋友们,也许在你们认为这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许你认为这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但当你们遇到时会做吗?同样的,在我们垂手可做,力所能及的的情况下有帮助过那些需要的人吗?其实助人真的也是一种快乐,而且更是一种羡德。
在这里我感谢帮过我的人们,也呼吁大家,在需要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愿全天下的好人一生平安!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