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从自己的生活中为大家找出几个公式。“7-1=0”,看到这个公式,大家一定会说,“7-1”怎么会等于0呢?应该等于6才对,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为大家说一说“7-1=0”的真正含义。我们组一共有7个人,有一次,学校组织检查各个班卫生情况。老师特别嘱咐我们要好好打扫卫生,为班级争光,我们七个人个个胸有成竹。放学后,我们留下来打扫卫生。扫到一半,垃圾桶满了,组长就叫高峰去倒垃圾。高峰去倒垃圾,我们就在教室打扫卫生,本来我们扫好了,高峰也应该到了。可我们左等右等也没等来高峰,最后我们只好把垃圾扫到墙角。不一会儿,学校派老师检查了,一看我们班垃圾还在墙角,看也不看,写了一个差字。我们气急败坏的去找高峰,一到垃圾池那儿去看,高峰不在,只有一个垃圾桶孤零零的在那。我们只有先回家了。第二天一到校,我们去找高峰质问他昨天为什么没有回来。高峰懊悔地说:“昨天,我刚把垃圾倒完,只见小店有许多好吃的,便去买,一回来,连垃圾筒也找不到了。”我们纷纷数落高峰,差一点把他说哭了。做完广播体操,广播里公布了昨天的检查情况,我们班最差。回到班级,同学们怪我们为班级抹了黑。你说高峰一个人贪吃,让我们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这难道不是“7-1=0”吗?
从这件事中,使我明白了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集体做事,都应该互相帮助,互相谅解,才能使这个集体日益强大起来。就像我,如果当时帮高峰倒垃圾,结果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以后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互相帮助,不至于让我们这个集体的成果为“0”。
好啦,同学们,其实藏在生活中的公式有很多,只需要用你敏锐的双眼去把它们找出来,你说我说的对吗?
老师把芊芊拉到了办公室。窗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雨点啪啪地砸在玻璃窗上向下流,像是一条条泪痕。雷声“轰隆隆” 地咆啸,似乎在厉声斥责着芊芊的不对,办公桌像一个黑色的恶魔,正张牙舞爪地看着芊芊,一沓沓白色的作业本像一张张宣判书,判下了芊芊的不对,盆栽无力地耸拉着脑袋,像是在告诉芊芊不应该这样,饮水机“咕咕” 地响着,像是一个爱管闭事的人正在讥笑着芊芊。突然,老师“啪”地拍了下桌子,“越来越不错了,学会作弊了!”老师生气地大声训斥着芊芊。芊芊吓得心惊胆颤,双脚不停地颤抖着,心如死灰般沉寂,心中满是委屈。“老师,我……”芊芊小声地说“难道还要狡辨,都被我亲眼看见了。”
老师和芊芊对峙着。这时,教导主任闻讯赶来。老师见了,生气地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教导主任听了,一下子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拍了拍桌子严肃地说:“这属于作弊!芊芊同学,你太令老师失望了,无论什么理由都说不过去!”说着便在试卷上写了一个大大的“0” ,把试卷一甩,气呯呼地走了。芊芊的心碎了,脸上全是泪水和伤心,这个0分仿佛晴天霹雳,把芊芊的心辟碎了。她终于忍不住了,眼晴被泪水湿润了……
芊芊无力地走在走栏上,泪水如小溪般涌出。她走回了教室,大家兴灾乐祸地看着她。芊芊无力地趴在课桌上,泪水把试卷上的公式浸得没有印痕了,但“罪过” 没有被抹去……
教师点评:文章过渡自然,衔接恰当,情节设置合理,想象力丰富,抓住教室里同学们的语言来渲染教室里的紧张气氛,标题新颖,全文围绕着这个“可怕的公式”来展开,使故事回环完整,留有余味。
〔套路特点〕
对友商榷 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
〔套路模式〕
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
辩——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
引——引格言作理论根据。
归——通过归纳推理提出与对方相异的观点即全文中心观点。
演——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把自己的观点发散开去。
结——经过反复论证作出结论,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套路特点〕
开篇见义 条分缕析
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
〔套路模式〕
述——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
评——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
结——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
[套路特点]
借题发挥,借甲说乙。抨击时弊,嘲讽歪风。
[套路模式]
述——简述由头,点破文题。
例——举例证明,言在A,意在B。
析——分析例证,指出奥妙。
嘲——进行嘲讽、批评。
结——照应开端,讽嘲议论。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引用材料要简,如高中第一册列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积”的故事,一傅众休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文章的观点必须从这三则材料中来。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用三句话点明三个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如“一傅众休”是说语言环境对学语言的重要;第二步是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共同之理——都是说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重大作用,绝不可忽视外因。指导学生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并限制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大约用一节课,大致可以攻下引用材料、提出论点这一关。
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要阐明外因对青少年成才的特殊作用,指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担负着的纯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指导时应审思慎导。
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一方面全社会应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努力培养辨识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堕入唯外因论的险境。
这一式是极富实用性的套路,学生面对生活时常用到这一式,包括近几年的关于挖井、关于“两姑娘论玫瑰”、关于如何看待踢碎玻璃瓶的三道高考题中议论部分,都要用到这一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