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画叫做《假文盲》,我一看先是惊奇后是愤怒。
在一个寒冷刺骨的早上,北风呼呼刮着,一个衣着单薄的`妇女抱着婴儿准备上公车。本来她们能优先通行母子上车处的,却给四个健壮魁梧的大男人挤在一旁。他们穿着大衣,戴着雪绒帽,明显是国家干部职工,还装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第一个眼睛看着地上,第二个闭目养神,第三第四个抬头远视。那位妇女很生气,因为胆小怕事没与他们理论,只好心里独自埋怨着:难道你们都是文盲吗?为了优先却做出可耻的行为?
大家看了想必与我有同感吧?这几个大男人凭什么霸占?而且还是国家干部职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还不明白吗?他们装作看不到这几个字,其实他们的心早已被“自私自利”蒙黑了。这种行为随处可见:在公园里,明明有指示牌写着“不要乱扔垃圾”,还有人视而不见,明知故犯……我想画这幅画的作家一定在社会上看到太多这种现象了,正是无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才促使这种不正之风盛行。这位画家想把这类人的假丑恶暴露出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行为如何可耻!
如果再这么下去,这个社会将会一。所以,我们必须把不正之风消除,树立新风尚,人人说公道话,办公道事。我希望那些假文盲,从行动上真正改正错误,让我们迎来一个文明有礼的社会吧!
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为我们揭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可怕预言。前者告诉我们,人类将受到暴政的压迫,在受制文化下逐渐走向没落;而后者告诉我们,工业技术会使人们逐渐改变原有的习惯,从而爱上那些使他们失去思考能力的东西,在庸俗文化下变得更加庸俗。
人类是死于压迫还是死于享乐?每个看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忍不住思考一下。暴政的危害也许是显而易见的,而娱乐带给人的危害却是潜移默化的,这本书的作者就告诉我们,赫胥黎的预言将会成为现实,人们终究会毁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就要追溯到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娱乐至死》出版于1985年,此时电视文化在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了电视。这些有图像和声音的方盒子把人类从印刷品时代带向了图像时代,将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全都变成了娱乐的附庸。作者敏感于这些变化,深深体会到沉浸在电视中的人们已经渐渐丧失了曾经看书时获得的逻辑能力与思辨能力,而电视呈现给人们的也仅仅是一种娱乐化的表演,他担心人们对电视的拥戴终究会导致人类文明的衰亡,因此写下了这本著名的《娱乐至死》。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的作用,继而引出下面的分析,从印刷品时代开始,再而转向图像时代,将美国社会的变化描述得淋漓尽致,最后给出了赫胥黎的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讲真的,这虽然是一本有点研究性质的书籍,但却非常好读,甚至是我读过的这类书中最好读的一本了,我心猿意马并且断断续续地读,竟也完全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思路很清晰,并且语言也是通俗易懂。
之所以这本书非常好读,在于作者并未涉及到太多的学术分析以及专业名词,再者,对于作者提到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自从印刷机发明以来,书籍开始大量普及,人们得以利用印刷品这个媒介,使得信息得到广泛传播,阅读的过程能够促进理性思维,因此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是严肃而理性的,总统选举时的演讲字字珠玑,鞭辟入里,人们能够连续听上几个小时的演讲,看上几个小时的书籍而不觉得辛苦,而这一切,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逐渐瓦解。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叫“肖陶扩”,这是一种以集会的形式进行教育和娱乐的活动,当时的演说家,教师,音乐家,艺人,牧师等人物会在这种集会中进行讲学与表演,而这种行为恰好是印刷品时代下的产物,最终,“肖陶扩”在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兴起下走向没落,也正是因为人们的娱乐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扩充,再也不需要这种以线下集会的方式来呈现。但作者提到,“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电视的兴起意味着人们接受的信息将是简单化和图像化的,也正是因此,在电视影响下的文化与在书籍影响下的文化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现象。
首先,人们看文字需要理解,而看图像则只需要辨认,这表明了在电视的影响下,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并且电视作为一种不间断给人们灌输信息的媒介方式,使得图像快速进入人的脑海,又快速消失,这表示在电视中不再有那种能够让人们为之思考的深刻信息,一旦你想要思考,广告或者另一个节目就已经开始了,在不关掉电视的情况下,你只能选择忘记之前的信息,接受现在的信息,而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关掉电视思考一会儿。
再者,电视作为图像时代的媒介,着重于向人们展示图像中的美好信息,这促成了外貌协会与“表演文化”的兴起,在从前,一个其貌不扬却有着高能力的人会很有可能当选总统,但在电视时代里,如果你长得不够让人喜欢,或者表演得不够好,很有可能会被民众所嫌弃。“表演文化”也促使了电视中的节目并不是要求有多么深刻的意味,而是他们的表演能够激起观众的兴趣,在这种情形下,迎合大众成为了电视节目最终的目的,就像作者所说,“那些想当上帝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了观众期望的形象。”
电视还让人们变得开始“拒绝记忆”,在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他们很难记住一些深刻的历史,也很难让破碎的信息形成一个圆满的整体。而这一切的症结并不是人们认为历史不值得记忆,而是他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
温水煮青蛙,可谓是一种最温柔却最残忍的谋***,它让人们在安慰疗法中逐渐走向灭亡,而这也正是作者担心的事情,人们为了适应这些科技而逐渐改变自己,殊不知在这条路上已经慢慢丢失了曾经最珍贵的品质。
反观当今社会,图像时代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从电视走向了网络。庞大的信息和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甚至还不如电视时代,但人们却并没有走向衰亡。我们在娱乐时代里笙歌燕舞地生活着,逐渐生出了更多种娱乐形式,我们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个社会,渐渐不再能够独立思考,注意力不再集中,连阅读一本书都变得困难,变成冷漠的低头族……
人们从来都无法预料自己的文化会在怎样一种形式下灭亡,而人类的发展过程无不证明着技术会改造人类,从而改写文化,图像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娱乐,但却让严肃逐渐走向没落。怀旧是人的本能,印刷品时代的人们怀念口头传授知识时那种无法用文字去形容的哲思,电视时代的人们怀念书籍给我们带来的逻辑以及思维上的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的人们怀念一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恐惧的不是娱乐会不会致死,恐惧的使我们对未知的未来的种种黑暗猜测。
但,即便如此,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那句话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难能可贵的是不随波逐流。
在一个寒冷刺骨的早上,北风呼呼刮着,一个衣着单薄的妇女抱着婴儿准备上公车。本来她们能优先通行母子上车处的,却给四个健壮魁梧的大男人挤在一旁。他们穿着大衣,戴着雪绒帽,明显是国家干部职工,还装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第一个眼睛看着地上,第二个闭目养神,第三第四个抬头远视。那位妇女很生气,因为胆小怕事没与他们理论,只好心里独自埋怨着:难道你们都是文盲吗?为了优先却做出可耻的行为?
大家看了想必与我有同感吧?这几个大男人凭什么霸占?而且还是国家干部职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还不明白吗?他们装作看不到这几个字,其实他们的心早已被“自私自利”蒙黑了。这种行为随处可见:在公园里,明明有指示牌写着“不要乱扔垃圾”,还有人视而不见,明知故犯……我想画这幅画的作家一定在社会上看到太多这种现象了,正是无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才促使这种不正之风盛行。这位画家想把这类人的假丑恶暴露出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行为如何可耻!
如果再这么下去,这个社会将会一。所以,我们必须把不正之风消除,树立新风尚,人人说公道话,办公道事。我希望那些假文盲,从行动上真正改正错误,让我们迎来一个文明有礼的社会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