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明天舅舅他们要来了,随后就瞅了一眼屋子,邋里邋遢的到处乱糟糟的根本就不像人待在地方,最后我们几个只能统一决定全家大扫除了。
总共分为三个区域,爸爸负责擦玻璃和擦桌子,柜子之类的;则妈妈就要负责洗衣服之类的;而我就负责拖地和扫地。就这样情不自愿的决定了。
要先扫好地才能拖地,当我扫到自己的屋子里的时候,在角落里发现了那块遗失了两个多月的鞋子已经黑成煤炭了。而我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却发现了爸爸丢失已久的袜子,我轻轻一扫几只蟑螂就跑了出来。实在太脏了鞋黑成了煤炭的样子,袜子里面都有蟑螂这得有多脏啊!终于完成了,太不容易提起就一把辛酸泪。扫地的任务完成了,就是我的拖地之旅了。我拖到厨房的时候发现一个星期前我自己不小心打翻的那杯豆浆,还在那里黏糊糊的,根本拖不掉。竟然没有人来打扫于是我变了大吼了一声,“怎么没有人来打扫这杯掉了的豆浆啊?”妈妈解释道:“我还以为你已经扫过了呢,就没有注意,怪不得每天走到那里都黏糊糊的。”我实在无语了,一个人不干净还好一家子都不爱干净。爸爸妈妈和我的工作全部都完成了,我们已经干了五个多小时了才弄完,可想而知是有多脏。
我们几个累的倒在了沙发上,于是我们便总结出来了一个道理“你不去找垃圾,垃圾根本不会来找你,不收拾东西,没有人会替你收拾。”所以我们决定从此再也不乱扔垃圾,有垃圾了,要及时清理。再也不能让这个家“重蹈覆辙”了。
常常听人说,现在从电视和网络上就能获取很多知识,事实确实如此。但正如书中所言,我们从这 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包含了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需要盈利,没有收视率,绝大部分的节 目都办不下去。换言之,娱乐性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必要手段。为了达到娱乐性,电视上呈现的节目效 果,大多是剪辑后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从中获取的知识,看到的画面,是 片面的,仅仅是碎片。比如对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历史、还原作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认为,要获取实在、完整的知识,还是要多看书。就像公司这次“青年读书会”活动,就是要帮 助青年开拓视野、实践历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在这里,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渔讲的那句话。这是他对这本书的评价,但也是在我们读书时该有的做 法。我们要明白,放在我们面前的书,并不每本都是好书,其中肯定有残次品。尤其是读议论性强的作 品时,尤其要保持清醒。因为往往作者说什么,我们就认为是什么,容易被作者带跑。
如何去甄别书的好坏,仁者见仁。只是在书的选择上,我倒是有这么几点建议:一是选择好的出版 社。毕竟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错率低;二是选择好的译者。这点适用于读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 时,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译文,是第二手资料,是以译者的读后感为基准所形成的,谁知道译者 期间***死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又创造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呢?换言之,还要学会比较,就是要看好几本不 同版本的《堂吉诃德》,选择其中最好的译品;三是尽量多读史书,少看小说,各种小说。
而对于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言传身教的,一个人生导师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听故事,听 成功人士讲他们的奋斗史,似乎都会提到一点:我遇到“贵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举办了师带徒的拜 师仪式,多位师徒结对成功,更让我觉得公司似乎就在创造一个为我们找到“贵人”的机遇。
震撼于开篇各名人权威对本书的推崇,好奇在那些精炼又意喻深刻的话语里,这是我对《娱乐至死》的最初映像。陈丹青和周国平老师的话,更是正中自己平日的一些思考:信息与行动严重失调,我们要把自己娱乐至死吗?怀着有些急切的心情,开始了后续的阅读。
短短前言,讲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直观的想到自己的事:特别喜欢刷微博,几乎每天都要刷到底部。关注的人,热点,哪里好玩,好吃,点个赞马克一下,下次有钱就去;哪个大V又出调色教程啦,打开,粗略看一下,是小清新风格呀,马克一下以后好好学;咦,噗嗤大叔又出新内容了,怎样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来,点进去,学学,这些点我以前好像在哪儿见过啊。
每天都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刷微博,刷各种公众号,要做的事,要学习的事,一天推一天,很少,几乎没有落到实处。每天都在憧憬想要的生活,点赞那一条条微博后,仿佛已经做过努力,好像已Get到了某技能,已做到某事。
我们热爱的东西啊,这样一步步带我们走的离理想更远了。
第一章读的有些艰难。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这些观点以往不曾听说,读罢全章,混沌的思路稍微开阔了起来,提练起来也就是上一句话了。作者花了一章的内容在讲剖析一句话,是他在写作的时候,也在考量无名的读者,所以才尽可能写的浅显么?有了他的书写,我们对‘媒介即隐喻’这句话有了认识,这也是认识事物实质,定义事物的一种,作者本身也在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于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昨天晚上刚好在和朋友讨论一个话题,他最近有个特别深刻的体验:“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所有人都会主动去结交你。”我建议他把这个体悟得出的经历写下来,会更具体的具有说服力,他马上回复到:“还是别了,写出来,怕是会有负面的引导。”我觉得其实还好,事实可不就是这样么,大家都愿意和优秀的人结交呀。这对于喝惯了毒鸡汤的我们来说,并不算特别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真理,但是起码的,它不适合一些主流正派媒体的论调,这样会引导市侩的价值观,不太积极。
就像作者文中说的,有时候,真理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我建议说,你要不换种表达方式,简单的说,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拓展社交的好建议。落脚点放在鼓励读者去做到一个优秀的人,而这种论点的前提,可不就是你原先的意思么?但是有了这样的改变,别人接受起来会容易些,负面影响也会减少。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作者的观点是很超前,揭示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虽然它距离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有些年头了。这种时候,我特别想接一句,真理是不会过时的,但是作者好像并不这么认为。他写道:“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也许是因为,某些情况下,作者所处的媒介的认识论刚好可类比我们当前的时代,也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媒介下。
印刷机到电报,话语的定义不断被刷新,就像梭罗说的,电报使相关的东西变得无关。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它们的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越来越多类似“阿德雷公主得了百日咳”的信息出现,商人们为了有利可图,不惜花重金架设大量电报线,公众没有像印刷机时代下那么理性,猎奇,性,这些低级的趣味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已有的这些来看,现在,我们不只是单纯的处在一个电报的时代,在我们的时代,甚至电视都算是落后的。过度娱乐的情况更严重,信息的更新快到你没有办法去持续的关注某件事。学习传播学的时候,我们讲到一个政府在娱乐圈的行为,引导舆论导向。发生了某些重大的政府失职行为时,舆论导向不是在反思政府的不作为,而是在大力渲染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人情就是一个很大的文章点。或者干脆这时候,就会有某些大明星恰当的被曝光了什么,公众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分散了。(情节参考韩国电视剧《匹诺曹》没有人去追究政府的职责,政府工作会有改善么?很难,起码他们都不会把错误摊开来讲,缺乏一个起码的正确态度,谈何其他。娱乐至死,绝不是危言耸听。可能这里会有维稳的需要考虑吧,但重点的是什么,不能偏颇。
以上话语,可能不适宜在某些场合出现,我们的国家正发展的越来越好,宽容度是和发展程度相匹配的。
碎片化信息时代的今天,微信公众号,微博都在做图文,长的纯粹的文字,不加修饰改化很难有人会看。目前来看,小视频正在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趋向,人们越来越懒得思考,习惯便捷的去获取信息,虽然这信息和他们本身并不相关。不会给你提供改变你一天计划的信息,不会让你采取本来不准备采取的行动,不会让你更加了解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就是与你无关的信息么?
娱乐至死,在这里,振聋发聩。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要继续浪费有限的生命在这无尽的信息汪洋里么?
信息过剩,行动越来越少,这也是文章开头我讲到自己身上的例子,我们越来越无能,越来越无聊。这都不难理解,如果你也反思过自己的处境。
所以我的建议如题,别每天刷公众号了,去做你自己的事。想学调色,就打开PS,从导入照片开始吧;想学烘焙,就去买工具、原料,这周末就可以完成一次;想多交朋友,就先走出房间吧。
要想过的好,做的得比想的多。
昨天,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大家个个都兴致勃勃的,唯独我是垂头丧气的。因为我忘带了抹布。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借抹布时,我的好朋友就把自己的抹布剪成了好几块,分给我们几个没带抹布的人,当时,我很想对他说声“谢谢”,但又说不出口,只能在心底里向他表示感谢。
有了抹布,我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紧接着,我被组长给挑走了。组长分配我去擦多媒体旁边的窗户,我爽快地答应了,快速走到了那扇窗户边上,卖力的擦着。心想:现在有抹布可以打扫了。我越擦越用力,将抹布叠了几层,按在窗台上,使劲的来回“抹”动,手也随之在窗台上晃来晃去,仿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正在指挥着一场美妙的音乐会。正当我处于幻境时,我按着抹布的手遇到了一只“拦路虎”——一块黄豆般大小的污点。虽然这块污点很小,但是它却是一块黑色的污点,白中黑可要比黑中白更让人觉得刺眼。我鼓足干劲儿,在污点的所在地狠狠地抹了几下,正当我得意忘形的挪开抹布后,竟然再次看见了那块污点,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同学那认真擦窗户的神情:他用力的擦着,脸上有了几滴汗珠也顾不上擦。看着他擦窗户的神情,我心想:同学都能做到了,我也一定能做到。于是,我再一次鼓足干劲,向那块污点发起了“进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认真下,窗户变得干净极了。望着雪白的窗台,我欣慰的笑了。
这次大扫除,让我明白了: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认真了,只要你坚持了,只要你去做了,就一定会成功的!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特别喜欢,因为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听和记,学习环境活跃而轻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大大增强,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学生还会从中思考语言的准确性、肢体语言的得体性,从而真正营造一个英式课堂。“学”是为了“用”,活动式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就做到了这一点,把学到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活动中去,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另外,活动式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运用英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一点儿小成绩,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一定得与不同的人交往,这也培养了学生思考、决定、再反思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合作能力。
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教室里面闹哄哄的一片,这可不是我们违反课堂纪律了,而是因为今天的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学校特意留出让我们大扫除的时间。
每周的星期五,校园里就会来一次大扫除,故而,此时每班的教室里面都是闹哄哄的一片,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搞大扫除。
“这里还有垃圾,要扫掉。”卫生委员指着地上的纸片朝着负责地上卫生的同学说道,同学见着后,于是立马拿起扫把将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教室里扫完地后,就是拖地了,我班一共安排了八个男生拖地,他们将拖把用水打湿,之后就在教室里面穿***起来,地上的灰尘被拖把一拖,教室里的地板瞬间就变的干净起来。不过,我班的同学们都是追求完美的,所以,拖地的同学将地板拖的异常干净。还有那些擦黑板,擦窗户的同学,他们也都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大扫除。让我班的教室干净如初。
班级大扫除,不仅是为了我们校园,教室里的卫生,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我们保持干净的好习惯。每一个班级的大扫除最后的完成程度,都能间接的体现出这个班级的团结力与凝聚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下课了后,班上的卫生也就差不多完成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同学将手上的卫生工具全部清洗干净,之后统一放在一处。
每一周的大扫除过后,教室里,校园里的空气都清新了些。那些被风吹去了花池里的垃圾纷纷被握着钳子的同学们一一捡了上来,然后放去了垃圾桶里。我的校园经常都是干净的模样,只不过每周的大扫除过后是最干净的时候。
班级大扫除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能让我们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又到了班级大扫除了,下课铃声一响,班上的同学们就自觉的拿起了工具,开始清理起了教室的卫生。
学校里每一周都会进行一次大扫除,所以每到这一天,班上的同学都不需要老师来提醒,我们就已经照着教室后面贴出来的分工行动起来了。
有人搬课桌,将课桌全部都搬到一边,拿扫把的同学跟着清理,等到扫干净了后,提水的同学就在地上洒起了水,之后拖地的同学就手拿着拖把开动了。
大扫除的时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每个人的分工都很明确。不过在这些卫生清理的任务中也是有轻重之分的,我还及得当初分配任务的时候,班上的男同学很自然的就将一些比较轻松的任务留给了班上的女生。男生的这一举动后来还受到了老师的夸奖。
我认为班级大扫除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同学们有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团结一致,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的教室。
每一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都有说有笑的,虽然班长为每一位同学分配了任务,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我们早就模糊了任务的界限,也不在乎做多做少。我们在乎的是一起开始,然后一起结束。
大扫除过后,还会有老师来检查,并且给每一个班级的卫生情况打分,分数最高的班级会在下一个星期的时候获得一张奖状,这可是属于一个班级的荣耀。一个学期下来,我班获得过一张奖状,虽然只有一张却也让我们高兴了好久,毕竟这一张奖状对于全校这么多的班级来说也是很不容易了。
如今,我班的目标就是再获上一张荣誉奖状,这不,这一次的班级大扫除,我班的同学们就显得格外的尽力与用心。
祝愿我班在这一次班级大扫除中又获得一张奖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