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细品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一个个平凡却触动我心的教育故事,让我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洗礼。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个小章节——教师的目光。
吴非老师提及功利的教育太在意“效果”,绝对不做“无用功”,总是追求“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其实教师的目光应该看得稍微远一些,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对于孩子,他们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无所谓成功与失败。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几个生活在慢镜头下的孩子,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思维慢,作业慢,讲话慢……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少,但效果却不佳,是很令我们头疼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我并不能总是耐心地对待他们,有时不停地催促,有时严厉地责骂,事后想想真是不应该。现在我也正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承认每个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励他们,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多一些耐心,为他们点滴进步喝彩,和他们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们更要慢慢来。
同一棵树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面对形形色色充满个性的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教育。
每个老师的目光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让我们用真诚且长远的目光,点亮一盏盏明亮的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人只有具有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那么就可能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他们不去思考、不能思考,而是教师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大多都知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对问题产生的怀疑,他们为了能轻松、顺利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他们是思路去学习,大多采取了压抑措施。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总是按老师的要求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积极地去思维,他们在学习上总是被动,因而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根源。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想,而不是让学生去复制教师的想法,重复走教师的路。吴非在很多篇幅上说明、强调一个学生、一个人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何其重要。
学生需要有精神的导师。学生求学,除了渴求获得知识、能力,也需要有精神向往与寄托,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在孩童时期,他们需要有“人生标杆”式的、榜样式的人物在身边,随时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学生在学校活动学习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家生活的时间,在这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但也应该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榜样。为此,无论是工作中的言谈举止还是生活中的举手投足,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在课堂上师道尊严、侃侃而谈,而在办公室或私下生活中却道貌岸然。真诚地面对学生,把我们的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哪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无可厚非。面对我们的学生的前提就必须要先做到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只有认识并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才能做一个坦诚引导孩子的榜样。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学校刚发下来时我大致翻阅了一下,觉得此书对我们的教学很有用,繁杂的教学工作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阅读,假期里,大量的空闲时间让我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了这本书,读后感触颇多。
吴非老师的这本新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读吴非老师写的书,你能感受到他的真诚、朴实,你会让他充满智慧火花,耐人寻味的语言所启发,你会被他那种对教育的敏锐所深深折服。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一篇甚至是每一句都触及我的思想与心灵。有时看着看着,便会停下思考,问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吴非老师的很多观点让我颇有同感,如:“不宜推门听课”、“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每一步都要讲“有效”么、“课堂上,教师也在学”、“作业格式要规范”……每一种观点都可以让我们去透视事件背后的那个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只有回到了“人性的常识”,回到本真,才会让人站起来!读这本书,有几点令我感受最深:
吴非老师的书,之前读过一本,感觉观点十分犀利,常常一针见血的指出教育问题。这一次,读的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书名是个问句,我也有些疑惑,课堂上发生了教与学以外,还发生了什么?
打开书的目录,发现有五辑,第二辑的名字也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再往下看,“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呢。看来,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了。迫不及待的打开这一章节。果然,这一章是吴老师教学思想的精华——育人。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课堂是很有意思的。每天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是教育学书上没有的。这就经常需要老师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而教育机智往往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思想。
学生需要有智慧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并且在老师的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向师性。而这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吴老师在本节中主要讲了一个例子。一个专家认为,一个老师提问的问题太简单,而对学生过分的表扬,没有必要,且浪费了时间。但是吴老师认为,班情和学情是教师做出判断的基础,虽然在专家看起来是“耽误了”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课堂上不是只有学习任务,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课堂上每天都发生很多事,但是我认为,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