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

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9-01 04:23:06
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

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一】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着对手接不了了,我心中暗喜,挑战成功了!我终于又坐回了我们班诗词大会的擂主宝座!

拿到奖品,才开心没多久,班主任就让我去她办公室。一路上忐忑不安,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踏入了“地狱之门”,却见班主任正和颜悦色地看着我,我不禁松了口气。“快过来!”她冲我笑道。哦,原来是因为我诗背得太出色了,让我去参加比赛啊。听到比赛的名字,我不由得愣了一下,“爱阅读·善表达”,是这个我曾因胆怯而主动弃权的比赛!

上个学年老师也曾跟我提起,她说想要我锻炼一下自己,并将我们几个备选选手留下来培训了几天。在最后一天时,老师用一篇还未学过的课文为例,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并告诉我们这就是最终考核。那天下午,窗外阳光明媚,我们坐在教室里,却紧张又不安。老师开始出题了,听完题目后,我们开始翻书,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抬头,却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在急匆匆地翻书,我有些吃惊。两分钟后,老师问有没有人找到了答案,不知为何,我犹豫着,低下了头,这中间,包含了怎样复杂的心情,或许是不确定,是紧张,是不自信,更多的,是不敢,不敢举起手,不敢挑战自己。当然,最终我与这场比赛擦肩而过。

上一次老师让我参加,是想让我作为阅读答题者,这一次,却是古诗背诵者,同一个比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时间,但是是同样的挑战,这一次还要退缩吗?还是接受挑战?难道我就这么甘心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吗,难道我不想试一试吗,难道我还想放弃后再后悔吗?脑海里有两种声音在争执,它们喋喋不休,一个让我参加,一个让我放弃,令我更加犹豫。

不禁回想起上次回家后,妈妈一脸兴奋地问我结果出来了吗,我回以她一个疲惫、抱歉的笑容,低声说出了那个令我感到失败又后悔的结果,她脸上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失望。嘴上轻轻念叨着:“没事儿,你能当上备选选手就已经比那些普通的同学好了,已经可以了,没关系的。”这次机会又摆在我面前了,我还要让妈妈失望吗?不行,我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班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说:“好,挑战一下自己,快回去上课吧。”

很快,就到了比赛的日子。中午在队友家准备的时候,看着书上已经可以倒背如流的诗词,我突然变得底气十足。怕什么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挑战。站在候场区,我一遍一遍地深呼吸,队友们走过来为我打气,我们的.手叠在一起,刹那,我仿佛真的得到了力量,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

轮到我了,我站在台上,看着满脸期望的老师,眉开眼笑的妈妈,和神情各异的对手,我的心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在向主持人表示了我已做好准备之后,我选择了一个数字,数字对应的诗是《登飞来峰》,霎时,我觉得脑袋一片空白,背得滚瓜烂熟的诗人名字忘得一干二净,正当我不知所措时,眼睛对上班主任那温柔、信任的眼眸,我从容地背出了这首诗。虽然没有想起诗人,但我还是完成了这个挑战!或许并不完美,但我仍然热泪盈眶,我成功了!我超越了自己!

现在回想,其实我一直在挑战:挑战擂主,挑战自我……于是我明白了,退缩不一定成功,但挑战一定很酷!挑战,我的青春旋律!

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二】

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所说的话都被人们视为真理,但我们却从未去怀疑这些真理;老师们所传授的知识都被孩子们视为无可争议的知识,但他们也却从未去怀疑这些真正的知识。

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要快。世世代代的学者都接受这个论断,坚信不疑。但年轻的伽里略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是荒唐的。如果没有空气的摩擦阻力,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伽里略就是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证明这个理论的。他在斜塔上同时丢下两个同样大小的.球,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铁的。站在塔下的千百观众亲眼看到两个球在同一时刻落地,都惊讶不已。

经过近两千年的时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才被推翻,难道这期间就没有其他科学家站出来勇敢地质疑吗?是的,从那以后人们都只在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的所有思想都被尊为不可怀疑的真理。不敢于怀疑“真理”的人都是在死学,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

当今社会,似乎各种知识都已经完全下了定论,而我们只要去记去背就行了,那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去质疑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才能学得更好。

在一本古代数学书中,出现‘圆一周三的定论’。也就是直径为一的圆周长为三这个‘权威’定理一直被使用了七百多年,也没有人质疑,似乎这便是完美的答案。但是数学家祖冲之却质疑了这个观点,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实例与此不同了。但人们总说,也许是出了一点误差也说不定,这可是书上权威的答案。祖冲之通过‘割圆法’经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他终于得出了π等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打破了权威,起初不相信他的那些‘专家’们也都服气了,祖冲之因质疑而打破了权威。

只有学会了质疑权威,这个世界才会飞速进步,如果牛顿没有质疑毕达哥拉斯定理,物理学又怎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哥白尼没有质疑‘地心说’又怎么会有后来天文学的突飞猛进;如果没有人质疑神佛妖魔,也许现在人们仍愚昧无知。

所以说质疑可以打开包裹着真理的层层迷雾,带人们走向真理。不要认为教材是‘权威定论’,老师讲的都是‘金口玉言’,我们不但要学会听讲,更要学会用大脑去分析和思考,我们需要拥有敢于质疑权威的这种可贵的精神,不要认为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冯骥才先生还不是因为马蜂蜇人后不会死这件事向一位中学生感谢吗?

所以,请发挥出你的能力,勇敢质疑吧,这不光是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可以质疑的地方呢?那只能说明不善于思考,或是勇气不够。

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他的学生:一个袋子里放着一些东西,如果我们伸手去摸,第一次,从中摸出一个乒乓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还是摸出了乒乓球,于是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全是乒乓球。当我们再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球,那么我们判断,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一样大小的球吧。当我们继续摸,第七次,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就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

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呢?没人知道还会摸出些什么。

当代少年敢于挑战作文【三】

“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青蛙的一问使教授哑口无言。哲学教授以偏概全、思考片面,最终招来青蛙的质疑。青蛙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得到了动物们的肯定。

现实生活中,像哲学家这样的“权威”大有人在。有很多所谓的“大家”,他们行为高蹈,言辞高妙,仿佛天下老子第一,眼睛里全然没有别人;写点东西,雇人写评论,大加吹捧,风月无边;听到点批评的声音,大发雷霆,动辄打官司。这些大家其实是摆着“臭架子”,傲视他人,自以为是,可恨、可恶、可憎。在我看来他们连一只井底之蛙也不如。

面对如此繁多的假权威,我们怎么才能揭开他们的面具呢?

唯有质疑才可以撕开他们的伪善。美国国父华盛顿曾说:“怀疑论者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没有了质疑,社会就会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像死水一般毫无生机。因此我们的社会需要质疑之声,需要一个声音打破这潭死水。

但我们往往缺乏青蛙般质疑权威的勇气,虽有自己的想法,却被强大的外部舆论所裹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古希腊有句俗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生活在别人设置的牢房里,牢门是开着的,我们却没有能够走出去。”只有不畏艰险,不得过且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我们才能寻得真理路上的小小珍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吹响了质疑君权神授的号角;伽利略敢于质疑,“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绵延千年的亚里斯多德理论;陈景润勇于对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塔内问题”提出质疑,将数学奥秘推向了另一个崭新的高度……孟子等人是“大家”,但在成为“大家”之前,他们无疑具有青蛙般的执着与大胆。

并不是哲学家们的话都是错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们的“失”往往表现在理论不能和实际相结合,搞出一些似是而非,有时甚至是很“雷人”的只言片语。想想赵括,自幼熟读兵法,但他带兵与秦国交战时,因缺乏实际经验遭到惨败,40万赵国军队被活埋;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学习苏联,坚持马克思的城市中心武装起义,结果导致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失败;医生看病时一味遵循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结果自然是耽误了病情。

所以,唯有从实际出发,虽然不必像青蛙一样坐到井里,但“接地气”必不可少,才能真正拥有质疑的“底气”,否则,质疑就会滑向狂妄与无知。“小人物”都是处在“接地气”的层面,只是别忘了“地气”就是你的“底气”!

就让我们以无畏于权威的勇气和实践中得到的真知灼见为指引,大胆的质疑吧,相信我们定能跳出制约思想的深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