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渐渐长大,同时也开始叛逆起来。往日的乖巧已不复存在,偶尔还无理取闹。妈妈的那些“道理”总让我厌烦,我调皮,我捣蛋,我开始厌学,而她似乎也不再温和。我们老是斗嘴,老是吵架。她哪里知道,我的内心总有一种不安分的情绪。我不再喜欢放风筝,而是希望自己就是一只风筝,是一直没有线的风筝。我向往自由,我要挣脱束缚。我的心很大,我要飞得很高很远,去俯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终于,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我离家出走了。出走后的我才知道,没有线的风筝,即使飞上天空,没有线的指引与陪伴,却也只是形单影只,无力乱窜。最终身心疲惫,跌落下来。
终于明白,如果我是那高飞的风筝,母亲则是那长长的丝线,她缓缓地把我送上高空,而当我方向偏移时,她又轻轻地拉我一把,让我不至于迷失方向。
再一次,风筝被线拉得高高的,在蓝天下飞啊,飞啊……
《为人留白》它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人留白,海阔天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这篇文章的大意是:高柔因为出色的司法才干和正直的性格被曹操任命为营地县令后,当地一些溜奸耍滑、曾犯过事的干部纷纷辞职。高柔得知后,感慨的说:“我为政尚宽,何况我刚到任,这些干部在我任期内并没做任何失职的事,把他们都请回来吧!”那些受邀而回的官员们都惭愧不已,同时也对高柔那宽广的胸怀万分佩服。后来这些官员纷纷以高柔自励,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为人留白就是宽容,了解他人的过错,为人留白就是为他人保留人性中最美丽、最纯洁的那一面。我认为:为人留白是一种德,这种德是由心而生的.,它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或动作来展示;为人留白也是一种智。智者,心静也,而一忍挡百勇,一静制百动。
为人留白也是强者的风范。当一个人被他人所误解时,他能宽恕对方的错误,不会与其纠缠不清。有人认为,这是弱者的表现,而我却觉得这恰恰是强者的表现。著名文学家小仲马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宽恕了别人,那么他便觉得自己非常坚强”。
为人留白还有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力量,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有着以和为贵的思想。和是什么?和是和谐,和睦相处,然而,不学会宽容又何来以和为贵?
为人留白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宽广的胸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高山之所以能成为高山,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空间、容量。如果没有足够空间,又怎么可能接纳更多呢?而人的胸怀也是如此。
当然,为人留白也不是一味的宽容,它也是有分寸的,对于罪恶之人,我们决不能仁慈,那不是包容,而是纵容。莎士比亚曾说过:“对罪恶的行为要是姑息纵容,不加惩罚,那就是无声的默许”。如果人人都默许罪恶者的恶行而不加以管制,那么恶果不堪设想。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多少会与他人发生一些矛盾,然而,面对这些矛盾与其去争个没完没了,还不如退一步,不是讲“临事让一步,自有余地”吗?我相信,当别人犯错误时,你能凭着一颗公心,一颗仁心去处理时,你将会受到对方的尊重与敬佩!
为人留白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德,是一种境界;为人留白,就是为人保留尊严,为人保留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为人留白是智者,是强者,是仁者的表现!然而,为人留白需要一种博大胸怀,为人留白并不代表着一味宽容,它需要原则、需要深谋远虑的大智慧,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成熟与洒脱!
一
小时候,母亲的话总是圣旨,自己总认为极有道理,便忠心不二,乖乖的听从。从学走路到牙牙学语,母亲无不是紧紧跟随,生怕自己跌倒。而自己,也总是听命于母亲。幼儿园时,母亲每天总是要早早起床,为我准备早餐,然后哄我起床。等我睁开惺忪的睡眼,饭菜早已准备齐全。而我总是蹦蹦跳跳,来回的跑,而母亲也便来回的追着我,将热腾腾的饭菜一口一口递到我的嘴边,我也乖乖的一口一口咀嚼。幼时的我的一餐,就像马拉松长跑一样,漫长漫长,等我吃完,饭菜已凉,而母亲却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可什么也顾不上,就要送我上学,因此母亲的.早饭老是耽搁,以至于后来肠胃不怎么好。
风筝高升后,自由的翱翔于天宇,而线,依旧默默无闻的支撑。风筝想要飞得更远,却又苦于筝线的羁绊,因此,埋怨,懊恼,发狂。风筝想挣脱线的羁绊,而换来的,却是线断,筝悔。
二
母亲的唠叨总如唐僧的咒语般将我压在五行下。“今天天冷,多穿点。”“作业做完了没有,还有多少?”“快了,不要看电视了。”……我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耳中有无数的声音,每个声音都如雷鸣,我陷在了一个四面环山的深渊,到处都是无尽的回声。终于无法忍受,那次,母女两个吵的不可开交。
那天晚上,天早早的就黑蒙蒙一片了,那长长的黑绸缎中,竟没有一颗星星点缀,夜阑人静,传来一阵吵嚷声。“妈,你怎么老是说我,你想想我的感受行吗。”母亲不语。“你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我做什么都错。”“这都是为了你啊,孩子啊。”……我气不过,独自躲在黑暗的角落,默默的流泪,窗外,街道,行人,灯光,一切都已模糊,都不再重要。我只沉浸在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里,那个泪海里。一肚的委屈,此刻都已化为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无尽头。我和母亲怄气,就是不肯吃饭,母亲最后也是气急了,眉毛就像一张弓箭,蓄势待发。她大吼道:“我是不管你了,你爱吃不吃。”我更加委屈,更加生气,心中的怒气无处发泄,只好化作无尽的泪珠,不断地滴在地上。此刻,世界静谧了,泪珠滴在地上的声音似乎如钻石散落在地上一般清脆。
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母亲又来了,边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可依旧放不下她的高傲,“去吃饭吧,你是在惩罚我吗?”我不理睬,避开母亲,而母亲跟着我,来到另一个房间,双方僵持着。终于,母亲气急了,就躺在了床上,长叹了一口气,我强忍住不理睬,而后,才知道母亲因为又气又急,急火攻心,心如刀绞,胸口发闷。借着微暗的灯光,我看到母亲脸色如枯叶般毫无血色,手指微颤,眼睛无力的紧闭。看到了母亲眼角的皱纹,那是对我的爱的见证,那蓬松的头发里掺杂着丝丝银发,是对我的操心的见证。而我,却要无情的伤害这个最美丽的女人,让她心碎,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这是不孝啊!
我悔悟了,眼泪喷涌而出,,不在浑浊。只如一股清泉源源不断的流淌,此刻,心中千万悔意,似乎怎样也无法挽回。我泣不成声,说:“妈……我……错了,我错……了。”而母亲似乎使尽浑身解数,弱弱的说了一句:“嗯,快去吃饭吧。”我不知说些什么,伫立在那好久,好久,最终终于拖着那灌了铅的的双腿走向餐桌,饭菜已凉,但依旧温暖。
风筝高傲的翱翔于天际,却不知,如若没有筝线的牵引,又不知会飘向何方,只会再也经不起风雨的折磨,慢慢飘落,再也不能飞翔。
母亲的千般叮嘱只是为了让我走向正道,就像筝线一样不让风筝受风吹雨打,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筝线为风筝献出了所有,直到线断。而母亲为我献出了所有,爱永不断。我不应任性,而应像风筝那样,在线的牵引下,飞得更高,更远。
生活中,妈妈对我的爱,无微不至。我呢,也很乖巧。学习成绩不错,唱歌、跳舞,样样都会,妈妈总说我是她的骄傲。我像一块橡皮糖似的总粘着妈妈,要她讲故事,让她教我唱歌。总觉得她很温和,我也就不怕她。偶尔跟她顶两句嘴,她也只是笑着骂我两句就算了。但碰到原则问题,或者有损做人道德的时候,她就会狠狠地批评我。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就像弹簧,松严有度,既不过分宠溺,也不过分严苛,就像那牵引着风筝的线。
《灰雀》续写
小男孩跑到家里想:究竟放不放呢?我已经和列宁说好了它一定会回来的!可是我真的非常喜欢灰雀!到了睡觉的时候,男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还是看看那灰雀怎么样了。”男孩自言自语地说着。只见那灰雀几天也没吃什么东西,四肢无力。于是,小男孩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小灰雀放了!男孩马上带上面包渣和米粒,提上鸟笼,飞快得跑到公园里的白桦树下。他把鸟笼打开,并给了小灰雀从家里带来的'面包渣和米粒,等它吃饱了。小灰雀“嗖”的一下飞到树上,婉转地歌唱。而小男孩回到家里,一下子就睡着了。
在梦里,他看见三只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灰雀》补白
小男孩回到家,心里想:“要是我不放走灰雀,列宁叔叔一定会不高兴的。可是,如果我放了的话,我就不能每天出门前看一眼它了。”小男孩非常犹豫。可每次看到灰雀那悲惨的样子,他心里善良的大门还是打开了。他蹑手蹑脚地带着鸟笼走出了家门。他给灰雀喂了几颗谷粒,就飞快地跑到了公园。他打开了鸟笼的门,灰雀“嗖”的一下飞到了树上,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声。小男孩想:“这只灰雀终于和那两只灰雀团聚了,还是不要打扰它们快乐的日子吧!”
小男孩回家以后
我读了《灰雀》这篇课文,我想小男孩回家以后会怎么样呢?
我猜,小男孩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不把灰雀放了,那位叔叔肯定不会手下留情的,肯定会狠狠地把我骂一顿。叔叔比我喜欢灰雀多好几倍,他也很担心灰雀会出什么不堪设想的事情,他一天没看见灰雀会担心受怕的。
但是,我也非常喜欢灰雀。只要一看到它我的一切烦恼和悲伤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我每次看到它都面带微笑,没有一次是愁眉苦脸的。
小男孩问灰雀:“我把你抓回来是完全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灰雀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你做得大错特错!”小男孩又问:“那我怎么才能改正这个天大的错误呢?”灰雀又叽喳叽喳地叫,好像在说:“我是属于大自然的,你把我放了吧!”小男孩自言自语地说:“我真舍不得这只灰雀呀!”
小男孩一夜没有睡好。最后,小男孩心甘情愿地把灰雀放回了大自然。
无论是在中国的画家如此,外国的画家一如此,社会的发展也如此,不是吗?中国的发展存在于一种“满”一种状态,城市的规划,人口的居住都紧紧地与其他国家。城市的内存相违背,在法国,在加拿大,一的城市与一个城市之间,人与人的居住之间多多少少都留有一些地方共给人们遐想,就像画家在创作画的时候,腾出一些空间使她的画才具有感染力,同样,城市的规划也要腾出一些空间来。
即存在一种“满”的状态,就不能在生长,发展。就不能在现代生活中相得益彰,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乐趣,就不能在空间里想想一幅幅的画面,而如果说,能留白,那效果就不一样了,道路就不会拥挤了。
而,留白不仅仅只是在画面上,还有在,文学艺术,乃至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上,处事等诸多方面上也需要留白。唐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在绘画的'时候,并没有把整张的纸都画满,中国著名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并没有把整张纸都写完,还有在人们的饮食方面,盛饭,盛汤,不满。因为在人的心里都知道,画的太满,写得太大,盛得多,就会过多的,就会益出来。
在我看来,留白不是浪费,而是一种不“满”的状态,留有一种自己去发挥想象的权利,自己的想象去添加在一起的东西,留白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灵动多姿的形态。
留白——是做事不能“满”。
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张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