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日的午后,正当我昏昏欲睡时,从学校的窗外传来一阵阵“知了、知了……”的叫声,这不仅打破了校园的宁静,还驱散了我的睡意。本来这个夏天已经够热的了,知了的叫声更让我心烦气燥,我真不明白,知了为什么在这炎热的夏天没完没了地叫个不停。
下课后,我来到大树下,抬头一看,知了在向我打招呼。它们成天穿着一件黑褐色的衣服,身长一般在3~5厘米左右。知了有像针一样的.嘴,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汁。它们的发音器是长在腹基部,就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受到振动便能发出声音。
你知道吗,知了也叫做蝉,而且只有雄蝉才能发出声音哦!知了的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茎、汁。它必须在土里生活整整四年,才可以破土成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道: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嘶声力竭的叫声也听不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聋虫”。
这就是有趣的“知了”。
“知了,知了……”今天,我和弟弟爬山时,捉了一只知了。瞧!它还在叫:“知了,知了……”呢!我和弟弟把知了带回家,准备研究后写篇。
这只知了不知是知了宝宝还是变种了,比普通的知了小且外表颜色有点绿,翅膀有两对,背的最上面有一对大大的翅膀,这对大翅膀下面又有一对小翅膀,身子小小的,眼珠大大的,好可爱。弟弟把它放在巧克力瓶子里,它慢慢地爬着,弟弟又把它放在本子上,它还是慢慢地爬,我不耐烦了,用笔碰了它一下,它忽然扇动了一下翅膀,真好玩!我又碰了它几下,可它不再扇动翅膀了,我又换了几种玩法,它才扇动了一下翅膀。我知道它累了,就放了它。
我好喜欢它——知了。
童年生活丰富多彩,这一件件趣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之中。
二年级时的暑假里,我和我的好兄弟郭佳一起去抓知了。我和他光着膀子,手里提个小布袋到村外捉知了喂鸡。妈妈不让去,说是中午太热,又怕我们玩水。后来我一再恳求,并保证不玩水,才勉强让我去。
我这是第一次去捉知了。好奇地问弟弟:“知了是会飞的,我们能赤手空拳地捕捉到吗?”他眨着一双小眼睛说:“逮它干吗,到时知了会自己爬到你手心里去的。”听了这话我是半信半疑。
到了树林里,只听到成千上万的知了在鸣叫,又小又矮的小榆树上爬着一个个知了 ,在太阳的照射下拼命地叫着,好像在进行合唱比赛。
弟弟是老手,他把五指张成一个口袋状然后慢慢朝知了上边盖去,就在这时知了一飞正好飞进他的手心。我也照着他的样子做,一只知了一下子飞到我的手里,我的心怦怦直跳,一用力就把知了揌死了,树上的知了也被我吓飞了。我接受了这次教训,又到一棵树下,这次我一手抓住了两只。我越抓越有劲,一下子抓住了一小布袋,心里高兴极了。
从此,只要是晴天我们天天去捉知了,妈妈养的十几只大公鸡和八只母鸡也跟着我享足了口福。
第一步是和面子。我们先把面粉拿出来,再拿一个碗,倒上一些水,把盛面的手放在碗里和,一直和成面团,然后再捏捏、揉揉,直到里面没有了面疙瘩,然后把面团放到清水里,不停的揉、搓、冲洗,最终只剩下一团面筋,这样就能用来粘知了啦。
第二步是把面筋放到特制的长杆子的头上。嘻嘻,这个长杆子其实是用鱼竿改造的。放面筋的时候可要注意啦,一定要准备好一个盛水的小瓶子,手上沾上一点水,不然地话,面筋就会粘到手指头上的。再准备一个塑料袋,用来盛放粘下来的知了,然后我们就出发了。
刚出门,我就看见了一个飞的比较矮的,妈妈也看见了一个,爸爸也看见了一个,运气真好,已经看见三个了,结果,爸爸看见的那个是死了的知了,没有翅膀,身上还有一层灰尘。爸爸伸开杆子,躲开了一片片树叶的攻击,慢慢的'伸向那只知了,“嘿!”爸爸一下子就粘住了知了的翅膀,知了一惊,扑棱一下飞了起来,但是它的一只翅膀已经粘在了杆子上,爸爸把杆子放下来,我就把知了从面筋上拿下来,掐掉一块翅膀,放进袋子里。
有的知了碰一下就飞,有的知了怎样拽也拽不下来,要拽好几下才行,有的知了碰一下就掉下来了,这就是死了的,就算你粘住了,你一拽,也只能拽下那一只翅膀。忘记说了,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不会叫的知了掐掉一块翅膀就可以放进袋子里,会叫的知了第五根腿和第六根腿的下面有两个半圆形的东西,那两个半圆下面还有一个尖的东西,只要掐一下,它就不会叫了。
今天收获还不错,粘了四十多个哩!
炎热的夏天到了,人们穿上了薄薄的短袖。
可在烈日的照射下,黄豆大的汗珠还是流淌下来,树上、草地里还有些东西在叫,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我心里在想是谁在叫“热死了!”“热死了呢?”于是,我决定把她接来探个究竟。经过我好几天的努力,总算把那个虫子捉了起来,我带着疑问跑去问爸爸妈妈,他们竟不约而同说道:“这个虫子是知了。”于是,我就把它装到瓶子里,带到我的房间中,可它还是叫个不停。我觉得很惊讶,现在房间里开着空调,根本就不热,他怎么还在叫呢?于是我带着疑惑,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经过一番了解,原来是因为夏天适合求偶才叫的。在这之间,我还发现了一个奇特之处:这声音的来源不是从嘴发出来,而是从胸部的鸣叫器官发出的洪亮声音。
今天真开心,学到了好多课外知识。平时我们就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知了,知了”窗外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我想要是能捉着一只该多好啊!于是我约上我的好朋友张苏杭去捉知了。
我们先洗面筋,我们把面粉放进碗里,再放上适量的'水,然后拿来筷子,一下一下的搅,可是加了水的面粉很“调皮”,经常粘在我们的手上,左手粘住了,用右手拉下来,结果右手又被粘住了,忙地晕头转向。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洗好了面筋,我和张苏杭也成了大花脸。
我们循着知了的叫声一路搜索,“瞧那”,一只又肥又大的知了正在树枝上卖劲的唱着歌。张苏杭把竹竿上裹上面筋,小心翼翼地向知了的翅膀伸去,我在一旁紧张的屏住了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见竹竿就要碰到知了了,“卟啦”一声,知了飞走了。“唉”,我们俩同时叹了一口气,发誓不捉住知了,决不罢休。
“知了,知了”又一只知了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召唤着我们,我们蹑手蹑脚的走到树下,张苏杭故伎重演,更加了一分小心。“卟啦啦,砰”,知了掉在了地上,我们跑过去一看,掉在地上的知了只有一只翅膀,怎么回事?再一看,原来那只翅膀正在竹竿头上呢。
捉知了真好玩!
这是晴空万里的一天,我在衢州乡下捉知了。这里树林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甜润,天空湛蓝深远,上面还漂浮着几朵棉花般的白云呢!如果你也在乡下你一定能看到昆虫们在开“演唱会”。知了成了主唱歌手,听,那响亮的歌声多么悦耳......
知了唱得如此投入,我真想捉几只知了来玩玩。于是,我便找来竹竿和粘力球,把粘力球插入竹竿,这样,武器就制作完成了。我把武器往知了背上一粘,知了便无处可逃。
我仔细观察它,发现它是一只黑甲歌手,头上的“四官”极小,眼睛却好比两颗豆子,这差别是多么的大啊!它有两对翅膀,一对大一对小,呈半透明状。乌黑光亮的身体上长着六条腿,非常可爱!一个下午,我抓了近三十只知了,累得汗流浃背。
可是到了晚上,它们都成了餐桌上的一盘菜,虽然有点不舍,但味道还是蛮不错的。唉,心里蛮纠结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