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少年时,热爱那甜甜的滋味。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裴点世界。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还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是一个热爱美好的境界,是以,许多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惟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
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极,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糅杂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正如白色,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归于平静。世界的风浪,击不起心底一丝涟漪。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也只有这般闲适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却浓郁的感觉。
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而鸭子教练却逼着兔子、松鼠学游泳,功夫费了不少,但成效却不大!自己却还不明原因地而嚷嚷“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加油!”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例子,试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没有学会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领也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呢?
有一篇文章曾写道:“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他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性强的特点,还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想(乡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娱自乐也显它声音太艰涩难听了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
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由于近几年很多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荒凉人心的事情发生,人们开始提出关于人心的疑问。或者是因为人们在长期忙碌的情况下,对现实看淡、看透的情况下变得麻木,或者是因为害怕惹上麻烦,或者是因为怕损失了自己的利益。然而,这种社会情况继而延续真的好吗?
因为愤怒,而使我丧失了那份仁心。那是一次难得的假期,一连一个星期的学习终于可以停歇。我和好友骑车去超市打算好好放松一下。琳琅满目的商品使疲惫不堪的两人变得兴致勃勃的。虽然买的东西不多,但那种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一番愉快过后,不幸的事来了,当我们提着东西满脸笑容走出门口时,远远望去不见我车子的身影,我围着转了一圈,最后真的发现不见了。一阵恐惧感涌上心头,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我们找遍了整个停车场,可是还是没能找到,我慌了,真的不见了。开学以来,这是我丢的第二辆自行车了,这种现象使我心都凉了。
当我无助地徘徊在停车场时,一位坐在面包车里的男子探出头来问我借手机打个电话,我不屑地看了一看便转过身去,并不打算理会,他仿佛看到了我的担忧,随着解释说:“我就是想打个电话催促一下我的朋友,我有急事,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把号码读出来然后你打过去的……"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怎么的,被愤怒冲昏了脑袋吧,还是不再相信人心,我竟一点儿也不相信他说的话,那时一心想着我的车子不见了,我心慌,我失望,没有心情再顾及到别人。我想,仁心就是这样丧失的。
不一会儿,我好友指着男子所在那边方向对我说:“他的朋友真的回来了。”我顿时就后悔了,脑海里浮现起他那张失落无助的脸,一阵悔恨感涌上心头。
我想仁心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丧失的,我对那个男子感到深深的愧疚,为自己感到羞愧。我的行为或许会给那个男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在此深深地忏悔,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和我犯一样的错误,我们要让温暖的人心有“仁”的陪伴。
青虫破茧成蝶,是因为生命航线中安排了破茧这一艰苦航线。
海龟伸头探路,是因为生命航线中预定了尝试并躲避敌人的路线。
可是人总是要干预他们。好心人拿剪刀剪开茧,可蝶已无力再展翅高飞。好心游客赶走老鹰,可成群的小龟无力再见到自己的父母。
于是我们才明白: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当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悠然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我们不能改变。
“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铺平道路”。这是一句浅显而又具有深刻道理的话,记得一位高考状元的家长说过:“他的生活一直都自己安排,学习也不用我们管,他明白自己的路”。不用自己的思想改变孩子,不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孩子,生命的航线便自然伸直。而有些家长,在校找老师,在外找朋友,为孩子铺就一条“平坦大道”,看似前途光明,实则未来渺茫,受惯了宠爱的孩子经不住批评,习惯了平坦的孩子难以适应社会之路的崎岖不平。
人生之路必然要经过痛苦、挫折,一旦改变了这条荆棘路,孩子就如未破茧的蝶,已不能展翅飞翔。孩子就如不知敌情的小海龟,将葬身鹰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改变生命必经的航线。
不改变别人的生命航线,人民战士叶英毅然选择改变自己的飞行航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用死完成了一次壮烈飞行。他的生命航线已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但他用生命诠释:为了维持他人正常的人生航线,坚持自己为人民的人生航线,是伟大的!
这一刻我们明白,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生命的航线,不要改变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线,奋力飞翔!生命才会完美,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让他向着生命远航!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门卫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在一个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时刻,他的“勇于不敢”,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翻然知耻,那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而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