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不该沉默的场合,人们往往用“沉默是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我很是不理解,沉默的价值真的是金吗?
试想,如果沉默是金,为何人们会崇尚“毛遂自荐”?为何人们会赞扬闻一多“拍案而起”?如果沉默是金,为何商家要不惜千金做广告?为何选举时要用演讲来拉选票?如果沉默是金,为何法庭沉默结果多为败诉,为何谈判中沉默往往意味着僵局?如果沉默是金,那么金又在何处得到体现呢?
报载:X年X月X日上午,一少年不慎落水,其伙伴向围观者求救。围观者无人肯应,硬是看着少年永远地沉在“水中”。花儿一样的生命在沉默中含恨而去,这样的沉默又有何价值?弃之犹恐不及,如何能与金子媲美?显然,沉默不是“真金”,那么沉默者为何沉默?
“沉默其实是一种解脱”,郑智化的歌道出沉默者的内心世界。沉默者用“沉默是金”来装饰自己,逃避责任,沉默正如“镀金”,给沉默者的自私、软弱,镀上一层虚伪的光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为了逃避责任,有些人在遭遇不公平的事时,比如在不良青年的无理要求之后,保持沉默,他们自以为这是恬静隐忍的.美德。殊不知,正是他们的沉默,使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更嚣张,使更多的人受到伤害。这种“美德”,不要也罢。
不过,请别误会,不是说沉默一无是处。有时候沉默,如听音乐时,确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只是说,在不该沉默的时候,就不能沉默。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鲁迅也是这样说的。沉默者,爆发吧!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那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应试为学习的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训练活动。“应试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
1、不平等性。“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了对广大中、差生的培养,挫伤了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和任务异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
2、片面性。“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指导思想下,必然只重视智育,忽视德、体、美、劳其它各育,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在智育中也只重视与内容有关的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获得考试中的高分,学生陷入“时间战术”、“题海战术”、“试题的偏、难、怪战术”之中,这些“战术”最终严重地摧残了正处在迅速发育的学生的身心健康。
3、机械性。“应试教育”唯一目的是为了考试,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考试内容成了教和学的指挥棒。为了获取考试高分,教师常常按照一个模式培养人,教育教学中几乎不顾及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把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原则束之高阁,从而使学生机械地发展,常常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怪才”来。
从“应试教育”不完整性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
现在,有些人失败了,或遇到挫折了,就常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安慰自己。这不免就造成了有些人对失败会抱无所谓的态度。每次失败,就只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一下,却不总结失败的原因。结果,一败,再败,三败……终不见成功。
失败后除了说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以外,还应该不灰心,不泄气,总结继续努力。可是,如果只是用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缓解一时的尴尬或者装模作样的来勉励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况且,有些东西一旦失败了,那就是整个失败了,完全没有再来一次的借口。例如,有些人员因为一个失误,而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甚至瓦解,那就完全不会再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上述的情况随处可见,在咱们班里也不少。现在,我就讲个给你们听听吧。上个学期的第三单元,陆佳鑫考砸了,只考了83分,当试卷分发下来时,一向要面子的`他并没有总结这次考砸的原因,而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没关系,下次一定能考好。”第四单元考试,他又考砸了,其实考砸的主要原因和上次是一模一样的,但他却没有去总结经验教训,而只是用这样一句话来让自己的心得到一点安慰,那样是永远都不可能走出失败的圈子的。
只有在失败的败果中找到那条蛀虫,并消灭它。再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才可能结出成功的果实。那时,成功才真正成了失败之母。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失败的废墟中找出那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当我们登上成功之颠的时候,回头看时,以前所经历的失败也同样是我们沿路路过的风景。
陌生人变成朋友你就必须小心,陌生的人很多,他可以和你称兄道弟,但如果他或你翻脸,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样成为朋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你要求他帮忙,你请他吃饭,你得到了他的帮助,他得到了你的东西,这就成了朋友。但这样的朋友很容易闹翻,就刚才那个例子;后来你成了他的上级,他要你照顾他你坚持原则没有,你们就成了敌人,这样的人会害你。但这是你交的最多的朋友,所以你要小心交友。
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偏离本质的情况并不鲜见。呼唤教育本质回归的声音也从未间断过。现代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社会时代使然。
(一)从教育的外部要求看,信息化时代迫切要求提高人的素质
1、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挑战,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人类的科学知识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的。据卢嘉锡教授统计,19世纪是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则是每3—5年增加1倍。同时,科学越来越分化又越来越综合,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并且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他认为:“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他又说:“要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即是说,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2、人类面临的种种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给了人类重重困难,如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资源浪费等。人类要走出这些困难的重围除了依靠科技之外还需要依靠人类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天人类面临的困难是人类自身素质不高所致,解决这些困难只有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
3、世界面临着激烈竞争。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世界旧的格局被打破,冷战的结束,由军备竞争转入了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如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培养人才。
(二)从教育的内部变革看,素质教育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保证。
1、实施素质教育是顺利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育质量的总和,而不是单独提高某一育的质量。
3、实施素质教育是改变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的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特别是偏重智育,轻视其他各育;偏重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偏重分数,轻视能力的培养。这些现象在许多中小学存在,从而造成中小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如何才能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才能顺利贯彻实施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如何才能适应当前国际间的竞争?这些问题是“应试教育”所不能解答的,只有素质教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