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看了一会儿,立刻激动起来,声音颤抖地说:“没错,我想就是他。我们快过去与他搭上话,看看他究竟是不是于勒,假如果真是发了财的于勒,可不能错过这绝好的机会!”父亲与母亲一齐向那绅士快步走去,与那人相去还有一段距离,父亲就惊喜地问道:“于勒……我的弟弟……真的是你吗?”那人听到喊声,转过头来,看了父亲一眼,马上万分惊讶而又激动地说道:“是我,是我,哥哥!我真的是于勒啊!”母亲不知是羡慕还是奉承,她抢先一步,滔滔不绝地说道:“于勒啊,你总算回来了。你知道吗,当初把你送走后,我们是感到多么自责、后悔啊!如今你已活得如此体面,你也不能就此忘了你的哥哥嫂子以及对我们的亏欠呀!而且我们是多么希望你能平安回来与我们团聚在一块过日子啊……”“我知道,我也希望如此。但……”于勒叔叔闻言,十分欣喜,他神色迟疑了一下,脸色忽然悲伤起来:“我倒了大霉!”“什么事?”我的父母齐声而出。“我在南美做了笔大生意,结果全部落空,***了,连这身衣服也是向船长讨的,他可是个好心人。所以……”“我不相信!”父母亲一下打断了他的`诉说。“既然你已经***,身无分文,你还回来干什么?想继续拖累我们吗?”母亲愤怒地说。“我希望能求得你们的原谅,我相信你们会接纳……”“够了!”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怒吼道,“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现在在外***了还想来吃我们,你把我们拖累得还不够吗?你走,永远不要再回来!我一刻也不想再见到你。”
一旁的父亲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情,说:“弟弟,你已经使我无法摆脱贫困,现在我们真养不起你了,你还是自己谋求生路去吧!”
于勒叔叔站在那里,突然放声大笑,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虚伪,全是虚伪,什么团聚在一起,什么平安过日子,全部是虚伪。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是发大财了,现有几百万财产。我本想这次旅游完后和你们快乐地过后半生,想不到你们这样对我!本来打算分一半家产给你们,现在看来已经不必要了。我终于看透了你们的真面目!看!那是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全部家产将由她继承了。”于勒叔叔边说边指着那个吃过牡蛎的身着华丽的年轻姑娘,“至于我欠你的,我马上给你!”于勒叔叔从怀中掏出一沓厚厚的钱,毫无表情地塞在父亲手中,然后唤了他女儿远远地避开了我们。等到了哲尔塞,他们乘了一艘驶向美洲的豪华客船走了。
父亲只是痴痴地望着他所坐的客船,直至消失在天边。母亲梦想的肥皂泡破灭了,她不停地跺着脚,懊悔不已……
我望着美丽的哲尔赛岛,却无心再去游玩了。我知道,今后我永远失去了一位亲人。我在心里默念道:那是于勒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以上,是我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一本蛮有意思的书。在我以为正常生活的时候突然科幻起来,以为科幻下去的时候其实还是生活。
有一个不俗的开头,波折的情节故事,和一个早已预料到了的`结尾。人类尽管有诸多缺点,最后外星人还是爱上了人类。
大抵是人生。
“有一个悖论。书、艺术、电影、葡萄酒等事物虽然没有也不会死,但离开了它们还不如去死。”
是的是的,有音乐有美食有动画有小说可听可吃可看可读,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那么糟糕。也会觉得,能够看见自己喜欢的cp安定发粮,多么让人开心!
“这种爱也许只存在于两种人身上,第一种是未来某一时刻将归于死亡的人,第二种是活得够久够丰富的人,他们深知爱与被爱很难正好合拍,因此一旦找到真爱,便能看到永恒。”
爱不会永恒,因为人类的生命尽管短暂,变心的速度却更快。然而人们是多么地期望被爱啊,又是何等小心地付出爱意。期待永恒的事物,是不变的能够充实自己的内心,而非日复一日的重复厌倦和空虚。但是所有期望永恒或让你看到永恒的事物,总会在不经意间慢慢磨损,以至于不再永恒。一旦不永恒,便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你不需要成绩好,你不需要处处优秀。不要强求,不妨摸索着前进,在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之前不要停止摸索。也许最后你什么也找不到,也许你只是一条没有目的地的路,这没关系,不过要确保自己是一条有风景、能够供人从车窗外欣赏的路。”
如果真的能做到就好了,只是很可惜,但我仍然觉得很感动,有人真诚地对我说,你不需要成绩优秀。
什么是“copy型”家长?用书中的话来解释,copy型家长“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家长很常见。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强迫孩子上某个兴趣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理想要让孩子来实现,左右孩子填高考志愿······这样的家长已经完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这样的家长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而不是不得不服从的命令。
我自己也曾属于“copy型”家长的一员。女儿出生后,我把她的小房间布置得粉嫩粉嫩的,认为公主房是最适合女孩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纯粹是满足自己所谓的“少女心”“公主梦”呀。为此老公也曾说我:“你是为自己布置的房间吧!说不定女儿不喜欢粉色呢?”当时我不以为然,直到看了书之后,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实走入了误区,只考虑到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也给我一个强烈的提示:教育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