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历史,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它承载的文化,就像夜空中的流星,给人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21世纪,大快人心的手机和电脑已经使人们淡忘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境界美。所以,为了让历史不断线,为了使传统经典中的知识和精神更好的传承,我省举办了《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每天都是同样的开头,每天都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我是一名初中生,很享受诗词朗诵,享受其中的`韵味,享受投入其中的感情。可以说,虽然我不是一位古典美女,但我对经典的古诗文非常喜爱,喜欢它的抑扬顿挫,喜欢它的朗朗上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一字一句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可是,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古诗词就是一些极难理解而又极适合于写在试卷上的句子。但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国学小名士》中的参赛选手用他们稍加思索,便可回答问题的速度真切地告诉我们:古诗词,是需要理解的。
所以,我们要放弃传统的不求甚解的观点了,我们应该试着理解经典,与诗为友。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应该融入到古时的意境中,和诗人一起漫游于它的意境。和李白一起观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清朗秀美;与吴均一起享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有趣生活;和刘方平一起在“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夜色下等待春天的到来。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顾名思义,古人擅长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所以,我们还要用心诗中的境界。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一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道出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陆游曾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与坚贞。
意境与境界的结合,成就了一篇又一篇的千古名作,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而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把古人的智慧接过来,并传下去。
我们应该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让古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让经典在心中永存。
老妈常说,营养全面有利于成长。如何才能吃得有滋有味、营养丰富呢?吃包子呀。老妈就常常做包子给我吃,我也常常参与其中,居然“偷偷”学会了做包子的方法。现在我背着老妈把这做包子的“秘籍”说给你听,你可要记好了。
第一步,先发面。取面粉3两,放进面盆。然后取酵母少许放在碗中,加35℃温水化开搅匀,做成发酵水。然后把发酵水慢慢倒进面粉,一边倒,一边用手搅动面粉,使发酵水与面粉混合均匀。等面粉结成团状后停止加水。这时要注意了,水不可加得太少,太少面硬,做出的包子口感不好;也不可加得太多,太多面软,做出的包子扁平无形,外观不好看。将面团团成一块,然后放在面板上反复揉搓,感觉面团筋道了,就可以重新放入面盆,盖好发酵即可。在室温下,面团发酵的时间是20~40分钟。在发面的时间里,就可以做馅了。
第二步,做馅。将准备好的精肉剁碎成小丁状。注意不要剁得太碎,如泥一样的肉馅,吃起来不爽口,影响食欲。剁好的肉放适量花生油、食盐、酱油,然后搅拌均匀腌渍。拌馅时,老妈有一个密招,就是馅中不能加鸡精,鸡精会破坏精肉的天然鲜味,实属无益。注意,此时有人习惯将葱姜末一起加在其中腌渍,老妈的经验是此时不加葱姜末,避免葱姜遇盐走味,不妨把它们放在最后环节再加,以保持葱姜的天然香气。腌肉的时间里,将木耳用热水快速发好剁碎,再将鲜蘑菇洗净剁碎,还可以剁些胡萝卜、青萝卜、海带、菠菜……总之,各种各样的菜都可以加进来。把剁好的蔬菜一一放在腌好的精肉中,然后加上葱末姜末,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均匀,包子馅就做好了。
第三步,包好,蒸。准备好了包子馅,面也就发好了。将面放在面板上再搓揉一会儿,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擀成中间略厚四周较薄的皮儿,包上适量的包子馅,放在两手中间一挤,或边挤边捏,包子就做好了。包子可以包成饺子的形状,也可以包成圆形。当然了,如果你有创意,还可以包出各种“异形”的包子呢。包包子的同时,把水烧上,包子包好了,水基本也烧开了,就上锅蒸。先小火蒸5分钟,然后再大火蒸15分钟,一共20分钟,美味可口的包子就蒸好了。停火后别急着揭开锅盖,揭早了,包子从“大热”中突然暴露,容易“萎缩”,所以停火之后过几分钟,等锅里的温度下降后再揭开盖子,取出白白胖胖的'包子,咬一口尝尝吧,真是太美味了!
别光听我说,馋着了,快快行动,用我的“秘籍”做一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包子与家人一起品尝呢。
然而必须指出,如果不加思考地一概而论,把家风说成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说成是一家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则有失偏颇,不可不加以厘清。
实际上,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所以,家风既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又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对家中子弟具有熏陶影响、沾溉浸润的意义。
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自我和特色,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用现今的话说,并不都具有正能量。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酗酒、忿戾凶横。一所学校、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学风、班风,而学风、班风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也并不都是传家宝,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的一些美好的品质。
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极端地说,“没有家风亦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人们感叹“家风”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家风又不同于家规。家规是家庭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的又一重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规、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具体而明确的条文,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学习的有形文本。而家风有别于这样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同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并且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
今天,我作业做完了,没有事干,正巧妈妈让我来和她一起包包子,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说:“你先去洗手,啊,”我刚洗完手妈妈就端来一盘韭菜鸡蛋馅,我想:妈妈捣馅都那么快那包包子,一定也很快。我又想:我要多挑战高手,才能使我进步,于是我向妈妈挑战,我俩比谁包的包子又快又好。妈妈包一个是一个,手几乎没有错过。我包了一大会都没包好,最后还把自己弄的满身满脸都是面粉,像个圣诞老人。我去向妈妈请教,妈妈说:看着我做吧!
妈妈拿着一片包子皮,放上一些馅,再顺着边缘捏折折,捏一圈,一个百折漂亮的包子就这样在我妈妈的手里诞生了。
于是我也像妈妈那样包包子,开始不行,但我使终不放弃,过了不久一个漂亮的包子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高兴及了!大声说:我会包包子了!我会包包子了!
妈妈夸我说:“咱家阳阳学得就是快。”晚上我吃着我亲手包的包子,心里美滋滋的,下次我还要包包子,我要包最多最好
一年级的三字经,二年级的弟子规,三年级的笠翁对韵......我都背过,然而却并不懂得背诵这些贤文的意义!直到观看了山东省第三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我所学的、所背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一种博大精深、国之文化的传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正是“国学小名士”的口号。背诵古诗词、辨识典籍、临场作诗,赛场上的哥哥姐姐们满腹经纶、沉着应对,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这些“国学小名士”的表现令我敬佩不已。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这些哥哥姐姐们能够站在这个国学的舞台上展现自己,都是靠常年的积累,勤奋的阅读,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
通过“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国学是国家之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与精神支柱。国学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是我们的美德;国学也告诉我们做事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也是我们的美德;国学还告诉我们爱国的道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爱我中华,这更是我们的美德。
同学们,让我们细细的品味国学,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吧!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就像流星划过,转眼一瞬,但留下了最美丽的光景。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浓重的沧桑感,还有无穷无尽的、珍贵的文学财富。国学,他教会我们作为孩子应该对父母做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教会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假期里看完《国学小名士》之后,我不但佩服那些诗词在语言上的鬼斧神工,那些寥寥的几句所表达出的浓郁的感情,而且也被国学小名士们的知识量和面对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心理素质所折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后一期——总冠军的角逐赛。
第一环节第一轮出题是围绕“国”与“家”的`诗词,其中,“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等诗词令我印象深刻。评委刘悦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我们不断的关注自己的国家,少年强才国强。这才是我们真正比赛的意义。”时代在进步,未来将在我们手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立于欧洲则国雄立于欧洲!我们要从此刻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让我们的未来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第二轮是“亲”“情”。王小舒说:“中国的多着重于抒情,这些抒情的诗歌在我们流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种给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情感教育的作用,它使我们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升华。”是啊,诗歌把“亲”与“情”的难能可贵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与“情”,也让我们学会珍惜和表达“亲”与“情”。
经过多轮角逐,最终潍坊选手刘康宁因“一元二气三阳开泰”“四海五洲六合同春”略胜一筹,最终夺冠。
看完之后,我心中也有了一丝想要去多了解一些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的念头。我认为学习国学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积累,看完《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已经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我想:“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珍贵的历史文献数不胜数,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明清小说,我都可以去多多的阅读它们,在阅读中积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2016国学小名士观后感800字3篇。从而让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起来,让自己的大脑丰富多彩。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国学小名士!”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民族,博古通今之士层出不穷,为我们树立了很多光辉的榜样。我们要向榜样学习,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完善自我。
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朝气蓬勃,我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熠熠生辉,有用之不竭的精力,我们为什么不把大好的青春年华利用起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像国学小名士们一样,多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公益的事情,因为少年强才国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