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全职妈妈是一份没有意义的工作,甚至不认为这是工作。“整天在家里没事做”“不就带个孩子,有什么难的”“全职妈妈好可怜,过着伸手要钱的生活”······这类话经常出现于各种评论中,甚至亲朋好友的嘴中。
曾经我也很迷茫,觉得自己真的如那些人所说的,整天想的都是孩子,没有考虑自己将来是否要重返职场,没有学习新知识的计划,没有注重自己的身体管理,完全失去了自我。更可怕的是,我把这一切归结为“谁让我是全职妈妈”,而没有想过从自身找原因,没有想过全职妈妈也能拥有精彩的自我。
“做一位有自己生活而不是成天围着儿子团团转的母亲,这种心态可以说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为健康的礼物之一”。是的,父母有自己的生活且活得精彩,不只是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所谓言传身教,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其实给孩子的影响最大。热情开朗的父母,孩子也会积极乐观;爱阅读的父母,孩子往往也爱阅读;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父母,孩子不会粗心马虎······
“孩子面前,你想书写一个怎样的人生故事”,这句话提醒着我:你是孩子的榜样,难道,你要让女儿认为女人只能成为没有自我的全职妈妈?难道,以后孩子写《我的妈妈》的作文时写你整天做家务?难道,你不期待更精彩的生活,更充实的人生?不!我必须努力!目前,我也正在努力着。我开始制定年度计划,计划里包括亲子育儿、日常生活、自身成长这三大方面。我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注意饮食和锻炼。我开始每天坚持阅读、记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我开始关注新鲜事物,关注自己老本行的新动态。我唯有努力,才是真正在教育孩子。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这句话出现在书的封面,也是本书的题记,更是引起我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因为爱还是害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对应三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类父母是出自真心地爱孩子,他们会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凡事为孩子着想,在爱与严之间能把握好一个度。
第二类父母也很爱孩子,但是没把握好度,变成了害怕,害怕孩子不能如自己所愿,因而管教过于严格,变成了强制型家长。
第三类父母纯粹是因为怕,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让自己丢脸,给自己添麻烦,他们被动地教育孩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属于哪一类父母呢,我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害怕才教育孩子?说真的,没看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翻开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提醒着我:我现在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要基于爱,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亲子教育变了味。如何去爱?那就要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恰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父母要因爱而教育,做主动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你为什么对孩子发脾气?提到这个问题,估计每个家长都有很明确的理由: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什么都跟我作对;我辛辛苦苦叠好一堆衣服,他一下子全搞乱了;每次吃饭都撒得到处都是,看着就生气······是呀,孩子的这些表现确实能点燃家长心中的那把怒火,尤其是整天忙里忙外、耗尽耐心的家长,根本来不及思考对孩子发脾气是否妥当,来不及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但是,发脾气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年龄太小的孩子面对满腔怒火的父母,可能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没有安全感。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更叛逆,甚至学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此,学会控制脾气是父母的必修课。书中也给了一些如何控制脾气的\'方法,其中有两点值得每个父母注意。
第一,专心倾听,不可妄下结论。面对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我们应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听一听孩子的内心所想。要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地板上有碎玻璃和果汁,也许只是孩子为了给下班后的妈妈倒一杯果汁,却不小心摔烂了杯子。如果妈妈不问缘由就骂孩子捣乱,那孩子该多难过?
第二,多考虑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千万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孩子总是与父母作对,也许只是因为他刚好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期,他需要通过“不”“不要”这种“叛逆”来显示自己的独立。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多多理解孩子。
人的一生,注定会有许多作品,但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最好?
我寻觅着,偶然的一天,爷爷给了我答案。
那一个炎热的\'假期,我去到爷爷家,一进门,就看见他忙碌的样子。他在干什么呢?我忍不住地问道:“爷爷,你在干嘛?难道是在搞欢迎仪式吗?”爷爷看也没看我一眼:“小鬼,没时间陪你玩。”我一脸疑惑,爷爷平时可不是这样的,今天在忙啥呢?我的小小好奇心上来了,屁颠屁颠地跟着爷爷,脚步不知不觉来到了后院,远远地瞧见爷爷四处翻找。我走上前去,正好爷爷似乎找到了什么,翻过脸来对我说:“小鬼,想不想和我一起完成一件作品?”我不禁点了点头,爷爷告诉我他想做一件木人,我从小就听说过木人,一直没能一睹真容。没想到爷爷竟会做,我激动地对爷爷说:“怎么,您会?”爷爷一句未说,就把我带回了屋内。
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爷爷说木人首先是木,于是他教我如何做一个底板,他给我一把刻刀要我先在一块人形木头上刻出木人的表情,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一开始我刻得很认真,我先刻好了眼,却发现有些不匀称,我急了,忙问爷爷该如何是好,爷爷转过头来:“小鬼,叫你慢些了,你不听。”说着,拿起手中刀,修好了它。我急冲冲抢回来继续做。
可是这鼻子可难倒了我,我当先一刀落下一痕,难后缓缓地用刀一斜一纵,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它歪了,我又急了,回到爷爷面前请教,可爷爷不理我,说,“怎么又来,我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慢一些,你不听,自己琢磨去。”我回到座位上,想了许久,竟有了一个主意。我也在另一边像我之前那样刻一次。可这一次我深知:一旦错了就永远救不回来了,我想起来爷爷的话,精雕细刻,终于成了。有了这些经验,我又把其它的也一一刻好。
然后又到爷爷面前问下一步,爷爷拿出几件“小衣服”让我自己给木人儿穿上,我照做了。在那之后,爷爷把发髻也刻好,大功告成。可整体看起来不是很完美。我心中有一丝不快。
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看着我:“没关系,真正的‘最好’不是外表上看起来的,而是你有没有认真去做!”我不解地看着爷爷,他继续说,“只要你认真去做了,就是最好的作品!”
认真了,就是最好。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产生作品,但哪一件才是最好,精益求精就是做到了极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