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学校滨临风景如风的漳江,新校区的大门正对江滨路,站在这里向前望去,学校建筑群山北向南一路展开,气势非凡,玫红与淡黄构成的主色调显得朝气蓬勃,又透着百年名校的沉稳和气度。
来到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岗岩大理石上面刻着将军书法家陈友庆题写的“福建生云霄县实验小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在校门口的右边,有一个直角梯形的“钢琴架”,象征着实小步步高升,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左边是门卫室,它的\'顶端有个像艘帆船似的雕塑,寓意着我们在老师的掌舵指导下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电动式的校门使我们的学校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走进校门,只见正前方悬挂着一个45平方米的巨幅LED。它时刻传递着学校的动态,展现校园的风采。再往里走就来到了教学楼,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E”字型三层红楼。其优点是造型美观、大方,每间教室都能最大限度地采光——设计师们真是独具匠心啊!在教学楼里,每个教室都充满着学习的气氛,每个教室都有乌黑油亮的大黑板。每位和蔼的师,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园丁在细心地培育着每一个花骨朵,让他们开放,让他们微笑。
教学楼的正前方还有一个庄严的升旗台,花岗岩的护栏显得非常气派,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这儿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而星期一到星期五,国旗都会在高空中飘扬。
教学楼右边是一个宽阔的塑胶跑道,一半红,一半绿,也就是我们学校最美的大操场。下课时,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心地玩耍,快乐地游戏,操场上常常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我们不光有美丽的大操场,连小操场也是同样美丽,它就在教学楼的后边。虽没有大操场那样宽广,但它却显得小巧可爱,那是我们课间还有学校文艺表演的最佳舞台。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新学校,我爱我们的新学校。我们在这样舒适的环境里,更要把握时间好好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
古巷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漫步走过岁月和风雨的老墙,雕花的屋檐,青石路上,传来阵阵甜香。
我快步走上前,只见雕花的屋檐下,摆放着一张大理石桌子,许是经过了岁月和风雨,已在大理石上留下来时间的印迹。
只见一位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老爷爷,身着黑色大褂,手上不知在捣鼓一些什么。走上前,问:“老爷爷,这是什么呀?”老爷爷答道:“这个是糖画呀!用糖做画。”“那可以吃吗?”“可以呀。小孩子,你没见过吗?”“大城市都没有这个。”老爷爷望了望远方说:“也是啊,现在做糖画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我笑了笑说:“老爷爷,可以帮我各做一只龙和凤吗?”“当然可以呀。”随后,他眼神沉着,凝望着大理石板,闭上眼,又睁开,似乎是在构思糖画的形状。
他拿起铜勺,紧握着上面木棒,许是岁月已久,木棒已经被磨得光滑透亮。老爷爷用铜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挥洒在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行云流水,真叫人敬佩。每一个动作都速度飞快,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停顿。随着糖液缕缕洒下,仿佛一眨眼间,威风凛凛的游龙和绚丽多彩的凤凰呈现在眼前。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老爷爷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嘴角微微上扬,眼底拂过笑意。
老爷爷把糖画递给我,我举着腾云驾雾的飞龙和展翅欲飞的凤凰,对着阳光凝望。它们是那么晶莹剔透,活灵活现,又散发着甜香,再一看,它们仿佛已经不仅仅是糖画,而是一份童年悠长的回忆,蕴含着老人的坚持与自信,更是这份传统手艺代代相承的信念。
我不禁为之叹服。糖画甜而不腻,老人的手艺,甜了他人,甜了自己,也甜了心。
阳光洒落,古巷温暖如初。而我手中的糖画,在光影中熠熠夺目。
走在青石路上,古巷的风带着微甜,雕花的屋檐下站着一位手艺人。
痛快的署假过去了,我从机关一小毕业于东城领秀中学。
一进校门,校园的操场全都铺满了塑胶。看起来干净,整洁。就算下雨天走在上面也没有泥浆。操场上的四周到处是绿树葱葱,生机勃勃。
第一天上学,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学校,感觉一点都不陌生,很亲切,很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我很在意厕所的卫生。在我原来的学校,厕所很脏,每次上厕所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是这里的厕所呢?非常的干净,让我感到很舒适。还有这里的午餐也非常和我的胃口,吃起来很香。
走进教室,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亲切的说,让我自我介绍。我很高兴加入这个班级。老师的话让我感觉亲切,温暖。因为我不知道语文的书写格式,同学们都很热心的给我讲解。同学们对我的友好我很感动。
知识是飞向天空的翅膀,我就像一颗小树苗,老师就是亲爱的园丁天天给我“浇水”,让我长成葱翠的大树,与可爱的小星星对话。
我爱我的新学校,我喜欢我的新学校。我要在这儿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新学校的景色是四季常青的!不说别的,就连寒冷的深秋寒冬校园里都有着绿色。十、十一月的深秋桂花依旧飘香,十二、一、二月的寒冬操场边的铁树,教室里的绿萝依然绿意盎然,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不仅如此,新学校还是一个处处令人有启发的圣地,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x席台后的`红日东升图了。
一进校园就可以看到那气势磅礴的红日东升图: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映红了那东方的半片天。看到这幅红日东升图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国伟大的领袖***说的话:“同志们,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再看看图上的至理名言:今天是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天。你一定会深深地震撼吧!没错,这句话的意思莫过于让我们珍惜时间,告诉我们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正如岳飞的《满江红》写的一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啊,趁我们现在还年青,让我们努力学习,为成为祖国之栋梁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新学校里不仅有鼓舞学生的红日东升图,还有叮咛老师的呵护幼苗图。
在教师楼的正中央同样挂着一幅呵护幼苗图:一双巨大的手小心翼翼的捧着一颗幼小的嫩芽。我想无论任何老师只要看到了这幅呵护幼苗图,就一定会想到教师的使命:为祖国培养更好的下一代,无论他们是好是坏都一定要平等的用爱心对待。
这就是我的新学校,一个美丽的校园;一个活泼的乐园;一个令人难忘的圣地。
原来是一位老阿姨在做一种奇怪的食物呢!我不禁好奇的凑了上去,问道:“阿姨,您这是做什么呀?”老阿姨看了看我,一笑,说:“这东西叫做鸡蛋汉堡!”我听了,将老妈拉到眼前,说:“老妈,这是鸡蛋汉堡,我从没听说过,不如我们一人买一个尝尝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等待的过程中,我悄悄打量起这位老阿姨来,她不过四五十岁,但脸上写满了沧桑,爬满了皱纹,似乎从来不苟言笑,手上布满了青筋,整个人看上去显得苍老而又朴实。身边是她的一个小推车就是她的摊位。其实不过是两个小灶台而已,每个小灶台有7个圆孔,排成梅花状,每个孔里都有着一个金黄色的类似汉堡样的\'厚饼,炸得金黄金黄的,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老阿姨左手执铲,右手执刀,前后左右顾及着那14个烧着的鸡蛋汉堡,手法娴熟。做完两个后,老阿姨拿出两个鸡蛋,对着锅一敲,两个手指一掰,两个小孔里就各落下一个金灿灿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清。老阿姨告诉我们,这两个就是我们的,鸡蛋要熟透还得要一会,老阿姨的手脚却从没停息,一会儿将一个快烧好的翻个身,一会儿在这个汉堡上撒点调料,一会儿又在那个汉堡上浇点油……,那一把铲子和一把水果刀就似两只延长的手,“鸡蛋汉堡”在她的“手”里来回翻飞,哪里都是油光灿灿;哪里都是飘香阵阵……惹得一圈围观者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时鸡蛋的“啪趴”声传入耳朵,老阿姨又熟练地用筷子夹了一筷子肉均匀地抹到了正在嚎叫的两个鸡蛋上,不多不少,无可挑剔。我吃惊地看着这位饱经风霜的老阿姨,心想:阿姨虽然感觉一把岁数了,可手脚灵活自如,比许多年轻人的手还要巧,真的令我敬佩啊!
老阿姨一会儿给“汉堡们”翻个身,一会儿收钱,一会儿给刚做完的“汉堡”穿上面粉外衣,一会儿又在左盼右顾,似乎在担心着什么------忽然老阿姨将我们的两个“汉堡”铲了起来,熟练地在锅底倒上了面粉浆,再用毛刷刷几遍油,鸡蛋汉堡的模样渐渐地显露出来,金黄的身子加上闪闪的油光让人不禁口水直流。五六分钟的炙烤,“鸡蛋汉堡”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黄了。这时阿姨用铲子把“鸡蛋汉堡”的边缘划了一道口子,用筷子飞快地夹起一把香菜末,娴熟地塞了进去,然后挑起一点辣子猛往里塞,再经过几个翻身,我们那色香味俱全的“鸡蛋汉堡”终于完成了!
我拿起塑料袋,一边回忆阿姨那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一边慢慢品尝了起来------
今年的寒假是短暂而又美好的,有很多事值得我回忆。其中我最难忘的是过春节时包饺子和煮饺子的事情。
那天,爸爸妈妈准备好一盆韭菜肉馅、饺皮和盘子。爸爸妈妈先用筷子夹一些韭菜肉馅放在饺皮上,然后用手一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起先我认为包饺子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包时先把中间一捏,可是,饺皮两边的肉馅就蹦出来了。我用手把两边捏起来,可是中间的馅儿又蹦了出来,弄得我手忙脚乱,一个饺子也没有包好。爸爸见我这窘态,便教我先把两边捏紧,然后再把中间捏紧,这样,饺子就包好了。但是,在包饺子时一定要把馅儿分量放适中。
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这个方法非常凑效。我以前包得简直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好了,忙活了半天,终于包完了。现在可以煮饺子了。锅里烧开的水像翻滚的“云海”,我把一个个饺子放进去。它们晃来晃去,好像屁股不停地被烫,在到处寻找冷却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呢,看得我直发笑。
包饺子看起来是小菜一碟,到你真正做起来时,就觉得这碟小菜还真不好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