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课外书《骆驼王子》,我十分高兴,因为《骆驼王子》是有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作品,我看过很多他的书籍,同时也让我了解到许多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因此我拿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在书中讲述了骆驼王子从小到大都在家族的庇护下长大,每每受到挫折和困难就会有族人伸手相助,导致它养成一个严重的依赖心理,性格软弱,所以它一直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有一次他们走在戈壁摊上,受到了雪豹的袭击,当它的首领被一只雪豹撰抓着驼峰,把骆驼首领的驼峰咬得扁体鳞伤,骆驼王子却没能挺身而出,仿佛被神秘力量定了法术纹丝不动,躲在一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首领被活活咬死。要是当时骆驼王子没那么懦弱胆怯,稍微勇敢一点点,抬起他那高贵的蹄去踩雪豹,也就等于力挽狂涛,救了首领的命。可是他没能这样做,白白牺牲了首领的生命。
当此事件发生以后,深深爱着它的族人们对他失去了信心,悲伤离他而去。只有它的妈妈秋草母没有离开,帮助它扩建家族。没想到事情接二连三的让妈妈失望,看着自己自私,没有主见,遇事怕事,内心没有一点血性的儿子,悲愤之余在一个黑夜里,妈妈也悄悄地离开了它,最后却落魄到一个为人类托物的骆驼,来求生存,失去了一个做野骆驼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骆驼王子的一生感到惋惜。是啊,无论是人是物,都应该有独立的生活,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撑起一片自己的蓝天。
昨天,我在外面的一片草地上发现了几只蜗牛,我想看看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于是我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我把一片菜叶,一块小馒头,一块米糕放在了桌上,把蜗牛也放在了桌上。不一会儿它们就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爬去。哦!都爬到了菜叶上,毫无疑问,蜗牛是害虫。蜗牛这么小,它的眼睛,鼻子,脚在哪呢?
一连串的问题接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找来一颗小石子,把蜗牛壳给砸碎了,然后把它的身子抽出,摸了摸它身子底下,有一颗颗砂一样的东西,我查了查资料,原来那就是蜗牛的脚。我又摸了摸发现了一些粘糊糊的东西,原来那是蜗牛的排泄物,那蜗牛的眼睛鼻子到底在哪呢?我又把一片菜叶放到了蜗牛面前,看它是怎么发现和找到菜叶的。我仔细地观察发现它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它先用那对短的触角碰了碰菜叶,又用那对长的触角摇动了几下,好像在说:“我找到菜叶了!”经我判断,那对长的触角是蜗牛的鼻子,那对短的是眼睛,我又去核对了资料,发现答案和我想的一样。
从这次观察中我想,凡是可都要进行实验呀!
我读了《骆驼王子》后,觉得这是一本特别是富家的家长、孩子必读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成年骆驼在三只中年骆驼的溺爱下,虽然成年,但心灵却还未成熟,最终导致了一只中年骆驼的死和另外两只相继离去的悲惨下场。
的确,现在溺爱孩子的现象越发严重了,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决定,使孩子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等不良的心理。记得书上曾经写到过:一位母亲与丈夫离了婚,孩子判给了母亲,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但这其中的爱却是溺爱。这位母亲一直以孩子为中心,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一天,富裕的丈夫将孩子接去他所在的城市上大学。终于有一天,那位母亲尝到了溺爱的恶果&&她为孩子送去保暖的衣服,他的孩子见到她后,认为自己现在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以要求她做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母亲知道后嚎啕大哭……
是的,如果像这位妈妈一样,那么,孩子肯定会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爱,自然好,但也要是正确的爱,错误的爱只会适得其反。
爱,也是一门学问,只有把握火候,适度的爱,才是健康,正确的爱。
我很喜欢看书,我最喜欢看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寒假里我又读了一本沈石溪写的《骆驼王子》。
书中讲述的是一匹半大骆驼,在四匹成年骆驼的保护下像个王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半大骆驼在这个小小的群体里,是关注的焦点,是生活的中心,享受着种种特殊的待遇。四匹成年骆驼寸步不离地守在它身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群忠于职守的保镖在负责保护某位重要人物。我想这就是作者给这匹半大骆驼取名叫骆驼王子的原因吧。
好事做过了头就变成了坏事,爱过了头也就变成了害。在四匹成年骆驼过分的溺爱下,骆驼王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找不到水源,分辨不出什么食物有毒。
五匹骆驼里它长的最高,模样最英俊,毛色最鲜亮,仅从外表看,完全是匹发育成熟的成年骆驼了。可事实上,它在群体中仍然像匹还没长大的小骆驼,处处受到照顾。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家长,同时也告诉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过分溺爱孩子,错过了养成独立意识的年龄阶段,性格就会定型,好比泥坯在炉窑里烧成了畸形,就无法再纠正了。就会像外表看起来高高大大、气宇轩昂的骆驼王子,但行为却表现得像匹未成年的小骆驼。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只小羊又在山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小羊的妈妈看见了,就语重心长地对小羊说:“你整天无所事事,应该为自己的生存去学一门技术,也为父母争点光。”小羊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没问题,我只要去学,一学便会。”小羊便到处去找人学技术。它走呀走,突然看到一只小猴子在学爬树,便上去问到:“小猴哥哥,请问爬树算一门技术吗?”小猴说:“爬树当然是一门技术啰!”小羊说:“你可以教我吗?”小猴说:“可以呀,只要你愿意学。”于是小羊便跟着小猴学起爬树来,可是没学几个小时,小羊便不耐烦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学爬树真辛苦,学会了又派不上用场。”小羊扫兴地走了。
小羊翻过了一座山,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学打洞,便走上前问到:“小兔弟弟,请问打洞算一门技术吗?”小兔说:“打洞当然是一门技术啰!” 小羊说:“你可以教我吗?”小兔说:“可以呀,只要你愿意学。”于是小羊便跟着小兔学起打洞来,可是没学几个小时,小羊便厌倦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学打洞比学爬树更辛苦。学会了也派不上用场。”小羊又灰溜溜地走了。几个月过去了,小羊跟许多动物学过技术,可什么也没学会。有一天,小羊又在山上溜达,碰巧遇上了小猴和小兔,它刚张口问小猴和小兔:“你们学会了爬树和打洞吗?”这时从树丛背后闯出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大灰狼。小猴眼疾手快立刻爬上树躲过了一劫。小兔腿脚灵活马上钻进预先挖好的洞里也逃过了一难。只有小羊不会爬树又不会钻洞,成了大灰狼的美餐。
如果小羊现在还活着,也许它会醒悟:有些技术平时好像没有用处,但等你须要用时再来学已来不及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叫“王子”的野生骆驼。骆驼王子在这个小群体里,骆驼王子受着老一辈的呵护,成了他们的中心:它不需动脑,只管享受;不需努力,只管服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当家族遭遇强敌时,它选择了逃跑,最后成为了人们的家禽。
真可怜、可叹、可悲· · · · · ·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中的骆驼王子在亲人和家族的溺爱下成了一个懦夫。
这本书中的骆驼王子反映了现在家里,受着父母的溺爱的孩子,不能太娇惯了,父母不能太惯着孩子了。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在生活中也会有艰辛和拼搏,也有快乐、幸福· ·
“妈妈,”一棵小梧桐树抖落身上的泥土,睁开朦胧的双眼对妈妈说,“那是些什么树呀?”梧桐树妈妈看到自己又有了一个好孩子,忙高兴地对宝宝说:“我的小宝贝,这儿是你的家,那些是你的叔叔、伯伯……”
小梧桐树甜甜地笑了,他躺到妈妈的怀里,感到十分温暖。“妈妈,我不想长大了。”旁边的叔叔、伯伯听到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也笑了,“傻孩子,你别以为妈妈什么都能帮你做,你要知道,你的哥哥、姐姐们都离开了妈妈,到远方自己生活去了……”“不嘛,不嘛,我才不愿离开您呢!”小梧桐树噘着嘴,扯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小叶片一扇一扇地。妈妈摇摇头,“孩子,你可要快快长大呀。”小梧桐树看看妈妈那粗壮的身躯,又看见叔叔、伯伯那高大的身材,觉得很安全。他想:刮大风时,有叔叔、伯伯帮我挡着;下大雨时,有妈妈帮我顶着,……我才不要自己生活呢。
一个月,两个月,……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小梧桐树需要的阳光,被妈妈如雨篷一样的树冠挡住了;小梧桐树需要的营养,被叔叔、伯伯粗壮的树根吸走了。他变得又矮小又瘦弱,成了梧桐树王国里的一个“小不点儿”!风爷爷捎信来了说,“小梧桐树,你的哥哥、姐姐早已长得和小朋友的腿一样粗了。你可要快快长呀!”“小不点儿”可着急了,后悔自己当初不该留在妈妈身边,应该像他的哥哥、姐姐们到远方去独立生活,可现在怎么办呢?小梧桐树都急得哭起来了。
今天,我读了《骆驼王子》,深有感触。
《骆驼王子》主要讲了有一只野骆驼群,特别溺爱一只半大骆驼,作者给它取名叫骆驼王子。骆驼王子到了青春期,可野骆驼们总把骆驼王子“拴”在身边。如果骆驼王子离家出走,野骆驼就用以柔克刚的方法让骆驼王子回到种族,这样,骆驼王子就成了长不大的孩子。有一天,首领不幸遇难,而责任在于骆驼王子。其他的骆驼都离去,只有它的生母陪在骆驼王子身边。很快,一只母骆驼加入了他们。可母骆驼带着一只小骆驼,这样,被宠爱的就是小骆驼了。可骆驼王子很气愤,就对小骆驼实施暴力,终于,母骆驼离群出走了。骆驼王子的生母也离开了它。
我看完了这篇文章,深有感触。如果野骆驼群能够正确的对待骆驼王子的青春期叛逆,趁机让骆驼王子离开群体,或者骆驼王子不那么自私,把自己的爱让给小骆驼一份,这样不但不会成为一只家骆驼,而且极有可能建立一个群体。我从中受到这样一个启发:也许你认为某件东西很珍贵,不想和别人分享。那么,请放下这种念头。因为当你分享,就能获得双份的快乐。相反,如果你不愿分享,自私自利,那么,你很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孤单,朋友逐渐减少,甚至一个都没有。
最终,骆驼王子成为一只家骆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