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是说,任务延期的后果是客观的,但对于由此产生的影响认知,是主观的。所以可以人为把影响现实化、严重化。
蔡垒磊在书中举了例子,对于任务延期,你可以想象,这会影响团队业绩,影响领导对我的看法,下次升职加薪就没有我的份,我被边缘化,被裁员……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说服信息,如果能够唤起消极情绪反应,例如恐惧,也能增加说服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感觉越脆弱,说服效果越好。
但是,根据小松的经验,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出现:“瓦伦达心态”,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瓦伦达心态,带来的是不良压力。这种压力的根源,是患得患失。抱着这种心态的人,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反复担心,失败以后会怎么办,这会导致一个人胡思乱想、精力分散。
小松自己在做电台,有次比较幸运,节目被推至首页展示。巨大的兴奋感过后,在做下一期节目时,沉重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以往做节目,小松是以一种轻松积极的态度面对,感觉是“我新发现的好玩实用的干货,想和听友分享”。可经过一次推首后,小松的注意力放在了“我这期节目怎么出彩呢?这次内容听众会不会喜欢呢?如果没人听怎么办?”
录节目时,一开口,小松就知道,这次感觉不对,发出的声音干涩怯懦、犹豫迟疑,完全没有往日的自信洪亮,收听率也大大下降。
所以,小松的经验是,适当的压力是动力,可如果太过患得患失,考虑太多,反而会失败。
互联网时代,各种知识铺天盖地,随手一搜,就是大把的“成功秘笈、职场宝典”。
面对新知识,大部分人的反应有两种,要么热血沸腾,连连点头,但是事后还是按照老方法,从不改进。
要么摇头怀疑:这些道理我都懂,但还是不行。
以上种种,都让人感慨:知道这些道理,有什么用?
但《认知突围》一书告诉我们,判断道理是否有用,有一个标准:知行合一。就是说,你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
如果你真认为有用,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呢?不做的原因,要么是你没有真懂,没有想明白道理给你带来的实际好处,要么是好处不足以吸引你。
《认知突围》的作者蔡垒磊指出: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力受限。
在书中,蔡垒磊给出四个建议:学会分解任务,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下面我从心理学和个人实践心得这两个角度,说说这四个建议:
欲求新知,先忘旧事。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很难,但比这更难的是改掉一个旧的习惯。更确切的说,不是改掉旧习惯,而是先把旧习惯放在一边不去用它。一个人普通话不好,通过努力学好普通话,他不会忘记原来自己的方言,而是可以自由的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切换。所谓的`习惯也是如此。越容易被想起的,就越容易被忘记。法语老师在和我们交流时往往要求我们使用半生不熟的法语而非英语,就是要让我们把旧习惯放到一边。
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理解知识。学了一个新知识,如何才能记得牢,就需要把它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一遍,这样可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遇到了相似的应用场景,就要试着去使用,进行知识的迁移,我在记忆法语单词时,总会刻意的把一些单词和英语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和其他单词相比,这些单词往往也记得又快又好。
制造良性干扰。很多人学习的时候,总是要找一个安静良好的环境,其实这往往更不利于学习。适当的噪音能够让人更加集中注意力,字迹略为模糊,反而能够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外界环境,都能刺激大脑提高注意力。
适度困难更有助于学习。人们都喜欢做没有挑战性的东西,但这样会使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弱。只有不断的去做那些略为困难的事,跳出舒适区,才能使自己进步。书中认为,某件事物你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的就越扎实。正是因为法语不好,我们才应该刻意练习法语以求进步。
今天开始看一本书《认知突围》,讲的是一些关于认知方面的知识。很多地方对于当下的自己来说很有帮助,特此记录下来。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差别。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大。我认同这个观点,认知层次不同,就是鸡同鸭讲。
有的时候一个话题能跟妹子聊很多,可是更多的时候换个话题跟妹子就一句话也聊不下去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聊某些话题的时候,两个人的认知差很多,这个时候其实是没办法进行沟通的。不过认知层次是分各个方面的,所以说,跟人相处要见贤思齐,尽量从每个人的身上寻找长处去学习,然后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认知能力。
人们都说懂得那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是不是真懂了?凡引发不了践行的,要么是并不真正认同,要么是没有真懂。
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是否表现为行为上的懒惰,取决于你对该事的认知,而当你正确认识到该事的性质、风险、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后能得到的结果以后,则取决于这个经综合考量后的分数在你心目中的优先级。
很多时候,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感慨:好像很多道理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以为这是自控力不强,懒惰造成的。但是书里面说,主要是由于认知能力受限,导致不能够清晰的看到做某件重要的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来去做这件事情。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这个观点我是存疑的,不过这是自已的痼疾,因此会多思考,并尝试书中所说的解决方法:
1、学会分解任务
合理的任务拆分能够让自己不被大目标吓到放弃,反而能够更好的去努力实现。
2、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
想像一个任务未完成会有的坏结果,给自己施加压力,从而转化为动力。
3、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
戒掉一个坏习惯,不如用养成一个好习惯来替代。一个人内心不种鲜花,就长满杂草。
4、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给自己阶段性的奖励,让自己尝到甜头,会更有动力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
对于任何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领域,我的建议都是,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原地踌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来试试。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先做起来,是由于他们喜欢用静态思维看待问题,总是认为在环境不变或环境变差的条件下,现在看不到机会就意味着以后也看不到机会,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但他们节省下来的时间通常也没有用在更加有用的地方,大多数人宁愿白白浪费时间。
不怕慢,就怕站。很多时候最浪费的不是试错,而是犹豫不决。
环顾一下你的周围,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有钱人、有幽默感的人、老好人……如果要将他们归类,大致画像是“有正面资源或有潜在的正面资源可贡献”的人。他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人人都喜欢靠近这些“(潜在)正面资源”的拥有者,这意味着跟他们凑在一起得利的机会更大,或许是物质上的,或许是精神上的。
从外部摄取知识的方法有很多,实践当然也是,不过最便捷、最常见的方式还是阅读,因为阅读是获取高质量底层信息的主要方式。
书里面很多观点都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验证,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像前段时间开入职培训会,大boss灌鸡汤的时候,要说12句箴言,要求每人必须理解并谨记在心。本来以为是假大空,但是细品下来,每句话都能在曾经看过的书里找到印证。
很多书看完就忘掉了,但是在某个瞬间被唤起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都记得。可能在某个时刻,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潜意识就会不由自主的被书中的某句话影响到,从而作出更为明智的决定。这也是自己读书的目的吧,不指望每次都做的很对,但是尽量少犯错。
突然能理解为什么《原则》里面一再的强调要去找一些好的原则,记录下来,背诵下来,并一再的加深印象,让它们真正的成为自己行为上的准则。这样的话在纠结的时候,果断的看自己的原则列表,绝大数情况下会作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虽然在前期,只能拷贝已有的别人的准则,但是随着实践可以不断地对峙优化改进,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原则。
《认知突围》帮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为啥总是想得到做不到。毕竟更为清晰的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啊!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就真的是太好了!
这本书很薄,但是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思考,因此堵得并不快,期待后面有更精彩的内容。
学习时避免错误和记忆扭曲。对一件事情,我们只会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由自己填补,暗示及其他事件的干扰都会歪曲我们的记忆。
用时间和测验评估自己,测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非常之大,我们称之为节点反馈,一个公司在做培训的时候,学校在做课程考试等等其实都是需要做一个节点反馈,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查漏补缺,还可以自己的学习进度,这种方法在学习知识点细碎的科目时尤其好用,我生物成绩在高三前一直都不行,后来在高三百天冲刺时,我每天都会给自己安排生物的小测来巩固知识点,后来借此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后刻意练习”所讲的就是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间隔学习使知识存储的更牢固,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在这基础之上,间隔学习比连续学习效果要好。比如,一个八小时的课程,一天学习四小时分两次(在两周里)学完,要比一次学完好。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缓冲时间和回忆的刺激。穿插学习不同的内容,比学习单一内容好。道理和上面的类似,不停的折腾就是为了刺激大脑,这样可以加强记忆。我们的数学作业题量比高中时要少,却比高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其考察的往往不是当天所学的内容,而是一周前的知识,给予我们大脑回忆的刺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