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一季,亘古留香;执笔一段,青丝成往。
浮世三千,或许相遇,才是最美好的幸运。
——题记
忙碌的生活从不停下它的步伐,偶有闲暇时刻,只是怀念那杯外婆亲手煮的茶,和那暖人心亦醉人心的茶香。
外婆的茶是自己亲手制成的。小时候回家,常见外婆忙于制茶,我虽不钻研于此,却也略知一二。采茶、晾茶、走水、浪茶、炒茶、揉捻、捡枝、烘干……普普通通的茶叶,是时间的沉淀,更是匠心的凝结。
然而,真正费心的,是煮茶。一杯好茶,不仅是茶叶,取水更是要讲究。平常的白水,激不出茶香;唯有山泉,才能诱出茶最本质的韵味。
温杯洗茶,外婆做得细致认真。茶叶得水的滋润,渐渐柔软舒展,轻轻舞动,浅浅的橙色晕染着一壶碧泉,渐成明黄。
茶香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浓郁起来,不久,便飘满了整个屋子。
小时候我不懂茶韵,只是闻着香味想喝罢了。外婆总是笑着轻轻点一下我的额头,递来一杯茶。当时只觉好喝,却不知如何品茶,每每想再讨一杯时,外婆就摇头拒绝了:“心若动,茶便是饮品;心若静,茶便为境界。”外婆凑着杯沿抿上一口,又好似感慨一般道:“水离了茶,终是浅白;茶无了水,就只成空谈……两者能够相遇,可谓幸运呐!”
我不理解外婆的话,却眼馋那杯茶,之后也就学聪明了,不再一口饮尽,而是小抿一口,含在嘴里过一会儿才咽下。时间长了,倒也能品出一些茶的醇香来。
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在一杯茶中感悟着人生。唐朝人煎茶,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明朝人一改吃茶的传统,品味到茶叶泡水的清香。
生普的苦香,熟普的醇厚,绿茶的清淡,花茶的芬芳,红茶的馥郁,无不令人陶醉。
可惜的是,如今再想喝到这样一杯茶,难了。
外婆逝世之后,我也喝过不少的茶,却再没有一杯带着熟悉的清香。外婆的那一杯茶,似乎仅存于回忆中了。
我放下茶杯,口中泛着苦涩的茶久久都没有咽下。
望着手中一如当初精致的瓷杯,我突然懂了什么。能与外婆相识,能与那杯茶相遇,不知是我人生中多大的幸运!
茶是水与茶叶的幸运,也是我与外婆的幸运。我不懂茶,只知道那每一个品茶的寂静午后,都是一个美好的小幸运。
我们的故事很小,但刚刚好。
——题记
坠地后的第一声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一阵喧哗响起,我睁开了清澈的大眼,对上的是你稚嫩、好奇的眸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认识的,是你,知道的是,今生定会有你的陪伴,一起走下去。
牙牙学语,会叫的第一个人,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竟然是你。大人们笑嘻嘻地戏谑着,说我这辈子肯定赖上你了。你笑了笑没说话,伸手掐了掐我胖嘟嘟的小脸,说了句“真软”,但你耳朵根上红红的,是太热了吗?我伸出小小的胖爪,抓住了你修长的指头。
过了两三个夏天,我学会了走路。你喜欢用你稚气未脱却温柔的手紧牵着我稚嫩的小手,穿过村庄的每一片树林,踏遍村庄的每一片原野,追一只蜻蜓,捧一簇野花,拥一捧带着泥土气息的风,或是拉一根细细的风筝线并肩坐在青青的草地上,那样的日子,很幸福,因为有你。
后来,我上了学。早上被你轻轻的唤醒,揉揉眼睛,起床吃早饭。一抬眼看见你骑着单车候在门外,便三两下把早餐塞进嘴里,拎起小书包跳上单车。一路的疾驰,你细碎的刘海被风吹到脸颊两旁,英姿飒爽。炎炎夏日,放了学迫不及待的冲出校门,迎着我的是冰凉的雪糕和你那比阳光还温暖的笑脸。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一边吃着雪糕,一边絮絮叨叨地讲着一天的经历,你淡淡的笑,不时插上一两句话,就这样穿行在葵花田间,花香扑面,时光真好。
你上了中学,时间表残忍的隔开你我相遇的时间。早上起床听到的只有冷冰冰的闹钟声,推开门,门前等候的,只有那辆寂寞的单车。我哭,我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也无法改变。于是,给你准备好的晚饭旁,多了我小小的身影。再疲惫,看到你我都会很开心,任由你数落我是个傻瓜。就算很少见面,我身边也有你的温暖:早上起来,书桌的作业上有你检查做的批注;地上凌乱的书籍有你收拾过的痕迹;修好的车链上还挂着你暖暖的笑意。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骑单车撞到路边汽车的后视镜,你听说后对妈妈大吼大叫,那是你第一次冲爸妈发脾气……
与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我年少时最美的回忆。小时侯误以为世界总是晴天,回头才发现,是你用并不挺拔的背替我挡住所有的风霜雪雨。
今生有你才安好。
哥哥,你是我的小幸运。
从小我就拥了许多娃娃,喜新厌旧的我,只要拿到一只新的娃娃,就会对旧的娃娃不屑一顾。
最近我看上了一只非常的可爱的娃娃,一直求妈妈帮我买,终于让我拥有了它。说也奇怪,自从它来了之后,我的运气变得非常好。
以前我在半夜时,常常肚子痛,都睡不好觉。有一次,我摸摸、抱抱了它,我对它说:“可以让我今天好好睡觉吗?不要让我的肚子再痛下去了”,我就这样一直祈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那晚,有了它的.帮忙,我睡的非常香甜,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呢!在钢琴检定前,我也抱紧它,希望它带给我幸运,顺利通过检定,果然我顺利过关。
谁知道爸爸不小心把它拿去洗了,我怎么找都找不到,还以为被丢掉,那几天我若有所失,睡得很不安稳。
这只看起来不起眼的娃娃,带给我很大的力量,希望它可以在我身边陪我一辈子。
1.错过了昨晚的主演见面会,补上今天的点映。
2.又一部由老戏骨撑起来的电影。补充一点:红姐和少年的对手戏比《山河故人》里张艾嘉和少年的对手戏要演得好,感情里的那种度掌握得很到位。
3.其实如果宣传点不是阿尔茨海默症的话,而是关于陪伴的话,或许我的期待会得到极大满足。然而奔着阿尔茨海默症来看,却觉得主线分量较少,副线太多。换个有关于陪伴的角度也许会更好。每个人都有需要陪伴的对方,这个对方不在于遇见时间的早晚、遇见时候的年龄、甚至是遇见时候的生死状态,总之能遇到愿意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你就是幸运的。就如标题所言,幸运如我,就如结局那样,副线的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陪伴。当然也有不幸的人,比如那个塑花姐。
4.剧中有处理得很好的伏笔啊细节,也有让人略显尴尬的突兀。“我不想死了没人知道”这是全剧中的一个泪点高潮。我害怕我的父母老去,我也害怕自己老去。不过还是要想开些,当你死的时候别人不会觉得你早该死了,那就够了。
5.无论怎样,都希望我们都是幸运的那一个,有人能够一直陪伴。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了,看到开头便能猜到结尾,起承转合都是规定动作,可是一点也不无聊。妥帖,而温暖。
说起来,是一段童话吧?
陌生的城市,一个认知障碍的独老,被抛落命运谷底的人,活下去都是问题,幸福是不用希冀了。而就是在这样空旷的命运里,她遇见了一个孤儿,偶然之中,与之结成生存的攻守同盟,酸甜苦辣间,少年重拾了牵挂,老人收获了依靠,旧屋檐下的狭小空间因为有了相依为命的情感,而再次成为一个家——还真是幸运。
幸运得都不像是真实的。
什么是真实呢?
影片里出现过一个塑花姐,精神失常了,孤苦伶仃地在城市中流浪,最后死于非命。没人知道塑花姐的人生里发生过什么。或者先天缺陷,黯淡无光到底?或者也曾经精彩得炫目?或者她曾是个美丽的舞者,舞跳不动了去做插花,?或者也有过一个刻骨铭心的恋人,没能再一起便一辈子不嫁人,到了连个孩子都无?或者就是另一个芬姨吧——一个不幸的芬姨。
塑花姐的不幸是真实的吗?
其实谈论何为真实,倒不妨谈谈何为幸运。
什么是幸运?说到底其实不过是在失望乃至绝望里找到一丝希望。
观影时曾有一桥段极不信服。芬姨孤身一人,又是女流,怎能让旭仔说同住便同住?须知这么个壮硕小伙子,情绪还有躁郁倾向,真要是恶向胆边生谋财害命,芬姨怕是连声救命都喊不出。难道不怕死吗?怕,两次见面都怕得推人出去,却终究是隔日清晨又心存不忍拉了人进来,这不就是胡扯了吗?
不够后来听到芬姨第一次在帮助站同那毒舌小孩的说话,才惊觉自己前头又想当然了。
芬姨说“死不要紧,要紧的是死的时候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
怕死啊,哪有不怕死的。可是比死更可怕的,是活着跟死了并没有什么两样。
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群中,这并不仅仅因为人们要在经济上互惠互利,也因为我们需要认同、需要归属、需要倾诉——需要陪伴。
什么是陪伴?往浅了说,是多一个人吃饭,每一餐能煮四、五道菜。往深了说,是得一个记忆共同体,当你对自己是谁都不再笃定的时候,他能坚定地告诉你:你在这个世界上走过、活过、经历过,你所有记忆深处的碎片都不是颠倒梦想——它们真实地存在过。
影片里最动容的部分,都与芬姨的回忆有关。她给旭仔听她没出版过的老唱片,跟旭仔讲她做红歌星、做海报师的过往,讲她青春时代刻骨铭心的恋爱。那些时刻的她不再是一个被阿兹海默症折磨的老人。她光彩照人。旭仔流露出的好奇与赞叹让她找回了久已失落的尊严——而这尊严正是人活着的意义所在。
而这尊严正是人与人生活在一起的意义所在。
影片的结尾,芬姨看着旭仔的画像突然陷入一种陌生的懵懂。她停顿了数十秒,之后,终于展开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她记起了旭仔。
她记起了自己。
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然而又岂止是告白?
陪伴是塑造,是支撑,是证明,是宣告。
是人之为人在这个世界上能获得的,最真实的幸运。
《幸运是我》没有很多商业元素,是平淡细腻的温情小品。在超前点映活动后,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该片是电影市场的一股清流,有一种质朴的感动,“导演没有过度把注意力放在煽情上,相反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有影评人表示,该片超乎观影预期,就题材来说,《幸运是我》和《桃姐》都是关注到独居老人,但两部电影各有千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而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踏雪寻梅》导演翁子光也十分看好该片,赞其“是近期港片中难得的诚恳和可喜之作,希望导演会提名明年最佳导演及编剧。”
两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惠英红至今已从影40年,如今,主演《幸运是我》对她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她在戏里是以同样罹患认知障碍症的母亲为角色原型。她表示:对于我来说,这次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演绎,更有我对母亲的一种情感上的释放,有感恩、有怀旧,更有内疚。
对于她在戏里的表演,媒体人和影评人一致打出五星好评。知名电影媒体《看电影》评价:本片温馨舒朗,细腻动人,惠英红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孤寡老太演绎得相当到位。有影评人表示,看惠英红的戏那么多年,竟然还会有新的感觉,她把老年人的那种脆弱、敏感,又倔强执着于旧,竟然都拿捏很准,表演非常打动人心。
很庆幸自己来看了这部电影,进影厅之前我还跟给票的朋友说,估计片子不咋样吧,看完了我为我的这句话感到羞愧,惠英红的表演真的是,TM的那种人生毫无盼头的孤独感,对阿旭这个哪怕是陌生人,也渴望从他那儿有一些交流和得到一些温暖,表演的太到位了,洒泪好几次啊!不孤独的人你们是懂不了这种感觉的,我也是前一段时间跟朋友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人都生来孤独的,跑偏了,片子非常非常值得看!描述的就是现在真实的香港社会的一面,香港有很多人每天为了有个住的地方而奔波,在香港有一丁点儿的房子,哪怕破旧到不行,都才能真正心理安稳,而且香港很多老人是以前内地偷渡或者移民过去,没有亲人,没有串门相熟的邻居,所以他们真的会如片中惠英红饰演的阿姨那样:我怕我死了都没人知啊!明年金像奖女主的话应该几率很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