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已度过了十五个寒暑,而母亲也陪我度过了十五个春秋。
小时候的一点一滴,至今印刻在大脑里。脑海中那蹒跚学步的小孩,五岁时跟着妈妈学做饭玩的小鬼,都仿佛昨日。蓦然回首,发现母亲已不在年轻。
从小到大,母亲都在关爱着我。病床前焦虑的母亲,做饭洗衣的母亲,收拾家务的母亲。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闪现出母亲的影子。而我这个不肖子孙,竟然这么久才发现。
我拿起校服,套上袖子,往常,袖子处的破毫无生机地下垂着,可今天却紧了许多。我怀着疑惑,急忙查看,原先蓝布与白布之间犹如大裂谷般的“破绽”,被一段又一段紧密结实的白线缝合。这一段段白线,好似爱的鼓点,无论在哪一种乐器上,都能弹奏出一首爱的乐曲。又好像一级级阶梯,通向爱的彼岸。在那一刻,我懂得了母亲教给我的——关爱。
从那以后,我便将这关爱分享给许多人,给睡着的父亲盖上一件毯子,给洗衣的奶奶拿上一个板凳……
我无声的从卧室走出来,看见在沙发上睡着的母亲。偌大的沙发,母亲犹如小猫一样,蜷缩在一角。凌乱的黑发中夹杂着数根白发。清秀白净的脸庞因岁月的风吹雨打,已经开始变的粗糙。在客厅的墙壁上,赫然挂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这与此时的母亲形成了莫大的反差!我给母亲轻轻地盖上了薄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母亲,教会了我分享关爱。
小时候从有记忆起,爸爸妈妈就不在我身边,在我身边的只有外婆。从小时候起,我就开始‘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碗、洗衣服、穿衣服、吃饭。不像一些小孩子,娇丽娇气,吃饭需要人喂。
爸爸,妈妈和弟弟在深圳,不管他们在那里,我的生活都不受影响,妈妈的在与不再都无所谓,这就是所谓的没心没肺?在我心中,爸爸妈妈能回来一次就很难得了。还记得有一次,他们回来,我听到外婆在外面叫的时候,我便从睡梦中惊醒,迅速穿上衣服,正巧他们进来了,问:“要不要妈妈帮你穿?”“不用!”小时候的我,就是这样的“自强”。
现在,和他们整天都生活在一起,每天,他们都只知道关心弟弟,这样当个“陌生人”当久了,对弟弟也产生了“恨意”,我讨厌他,为什么他可以夺走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生下他?为什么他不听话时都可以被饶恕?为什么给我的是唠叨和抱怨?而给他的却是鼓励和信任?为什么……
可是,渐渐的,我明白了,他们对我的爱,在唠叨中,在抱怨中;他们给我的关心在无形中。也许,我错了,也许他们并不是没有给我爱,只是,我没有感受到而已。爸爸妈妈会把早餐放在书包旁;把准备保暖的衣服放在床边;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叮嘱要盖好被子。虽然,这些关爱看上去很少,很少,但是我不会忘记,是谁给予这“微小”的爱。
陈老师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老师。
陈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她个儿不高,肩上披着又黑又亮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对温柔的眼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的微笑,老师的微笑像鲜花般芬芳,我们在学校读书就像是沐浴在美丽的大花园里一样。
陈老师很关心学生。有一次我去看电影就中暑了,那时候老师赶快扶我到办公室去休息,她帮我倒茶,很体贴地问了我很多。我休息了一下,我就好多了,可是头还是有点晕,老师就赶紧打电话给我妈妈,妈妈就赶快带我去看医生。
陈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不认真听课的就罚站,字写不整齐的就会在本子下面写几个大字,把字写端正,错了的就要订正,没有订正的,每节课的下课都要罚站,没写完作业的要抄课文。
有一次,妈妈向老师告状了,说我没认真写作业,老师就罚我抄了一遍课文,老师又耐心地给我讲解了,使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从那以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后来在老师的关心、教育下,我的学习有很大的进步,还多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老师非常勤劳,我们每次交上去的作业老师都会很快的改出来,改得又很仔细,作业上一点点小问题都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
老师,虽然您现在不在教我们了,但是您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我永远记得您。
平时,我们都能受到别人的关爱,人与人的关爱是相互的,相互关爱,才能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天下雨放学,突然下起了大雨,我走到等车的地方,心里还在一直想着,还是妈妈机智,硬要带了伞,不然不知道要被淋湿到什么程度。这时旁边一件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小事映入我的眼帘,并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等车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躲雨,由于人太多,有的人只好站在了雨棚外面淋着雨,有一个年轻的学生正用书包盖着脑袋,身上淋得湿漉漉的,看她衣服单薄,双腿还不停地发抖,可见这个同学一定很冷,这时她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这时候她旁边一个中年妇女一边把雨伞放到了同学的手里,还脱下了自己厚厚的外衣,披在她的身上,一边说:“天气这么冷,你衣着单薄,赶快回家吧!”。同学先是一愣,然后嘴角便露出微笑,紧忙感激地说:“阿姨,我家人马上过来接我,我不冷,您自己披着这外套吧!”可是那位中年妇女却严肃地说:“现在正是流感的高发期,要注意保暖,千万别感冒了,感冒了,多耽误学习啊。这样把,咱们俩披一件衣服,就能抵御寒冷了。”同学点点头,望着妇女慈蔼的面容,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几分钟后,同学的家人来接她了,他们和妇女道谢后,就乘车离开了。
这一幕体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关心与关爱,也会创造出世间最美好的风景线。
小小的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这正如日本小说家粟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所描绘的一种坚强、善良的人性。在郑州,现实版的“一碗阳春面”正给大家带来浓浓暖意。
这股暖流是一位身患骨癌的面馆店主李刚为筹集手术费,在网上发帖求助发起的。短短数日,这条朴实无华的帖子被转发了无数次,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家“李记卤肉刀削面”吃面。有的付钱不要找,有的直接留下几百元,有的做自愿者。帮助店主打理面馆。
这件事情并不大,却足以令人感动。店主李刚的想法很单纯,他不愿意接受捐款,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多卖出一碗面,来筹集手术费。而食客们在网上看到贴子后,纷纷来到这家小小的面馆吃面,就是为李刚献出自己一份爱心。
人生在世,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困难?当有困难时,不希望他人能伸出援助之手?现实中,面对李刚这样的网上求助,有人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拒绝,斥之为诈骗。也有人会说,这是想不劳而获。但是,更多的人会俯身关切,问寒嘘暖,尽自己所能,在人类社会中散发出伟大的正能量。
类似的真情故事,已上演了许多。如北京“7.21”特大暴雨中,无数市民自发走出家门,为被困者献上温暖。青岛花季女孩鲁若晴不幸患上白血病,许多网友为他打气。上海“11.15”大火后,10万市民主动献花默哀……一双双热切关注的眼睛,一个个守望相助的背影,就是最强大的能量——正能量。
但是,在正能量的背面,“反能量”依然存在,像南京的彭宇案、佛山的小悦悦案,让人感到阵阵凉意。不过,我相信,正能量强大的气场一定能压过“反能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