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一大早,我还在梦里吃着美味的饺子,妈妈就用她那“河东狮吼”的大嗓门把我给叫了起来。
我一起床便嚷着要吃饺子,却从爸爸口中得知家里只有肉馅和面粉,并没有现成的饺子。要想吃饺子,必须得自己做。“天下没有白吃的早餐”,我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包饺子吧!爸爸开始和面,妈妈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日,孩儿他娘在炕上缝棉被,边缝边指导闺女和面, 结果不一会儿,闺女喊道:“娘,面多了,怎么办?”“加水。”又过了一会儿,闺女又喊道:“水加了,又稀了!”“傻丫头,再加点面嘛!”于是闺女就去加面,不料面又加多了,于是娘又教导加水,结果闺女喊:“娘,还是不行,水又多啦!”娘骂道:“那你不会加面,笨蛋!”闺女分辩道:“我知道!可是盆盛不下了!” 娘大怒:“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傻丫头,要不是老娘把棉被和裤子缝到一起了,下不了坑,我非抽死你不可!”
听完了之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学着笑话中的女儿问:“水多了,怎么办?”我拿起一把面粉撒在了爸爸头上,说道:“加面!”顿时,爸爸的头发、眉毛全白了,成了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我“咯咯”直笑,爸爸想抓住我好好教训我一下,却因为眼镜上的面粉看不清楚,他只好去浴室清洗,妈妈接过爸爸的班,把面和好,搓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小块,用手按扁。现在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擀饺子皮了,妈妈正准备去拿擀面杖却被爸爸抢先一步拿走了。接着爸爸便用擀面杖在我头上敲了几下。“哎哟!”我用手揉着头,心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又准备给爸爸送去我的面粉大礼,可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正巧被妈妈听见了,她便说:“你们父女俩就别闹了。”“妈妈!”“你的肚子饿得在叫诶,你再闹它可能连叫的力气都没了。”我噘着嘴,气呼呼地站在一边看爸爸擀饺子皮。
饺子皮擀好了,下面就要包饺子了。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央,在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弄了半天,一个“四不像”终于包好了,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都已经包了十几个了,每一个都是那么美,上面有些小褶皱,就像芭蕾舞演员的天鹅裙裙摆。我要爸爸教我包,可他仍对我给他撒面粉一事“怀恨在心”,不愿意教我,还不让妈妈教我。我只好继续去包我的“四不像”。
饺子终于包好了,下面就可以入锅了。饺子熟了以后,爸爸把我的“四不像”全都给了我。这明摆着是欺负我嘛,我得想个好办法把我的饺子和爸爸的换一下。有了!“爸爸,请你把醋拿来!”这次爸爸没有和我对着干,而是乖乖地起身去拿醋。我趁机吧爸爸的那碗饺子换了过来并紧紧地用双手捧着。拿来醋的爸爸见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吃了女儿为他包的“四不像”。
红膏枪蟹咸咪咪,大汤黄鱼摆咸齑......带鱼要吃吃肚皮......这是我们宁波家乡的童谣,道出了我们宁波的美食文化。
说起美食,宁波汤圆闻名遐迩。因为它像个球,又在汤里,顾名思义叫汤圆。它象征着合家欢乐团圆,幸福美满。
汤圆的主要材料有白砂糖,黑芝麻,面粉,猪油和水。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包汤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说制作芝麻馅需要把黑芝麻加少许水,搅成芝麻糊那样才会呈粘稠状。随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猪油继续进行搅拌,这样下来汤圆的猪油芝麻馅就算完成了。
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芝麻大军倾巢而出,千军万马,朝我奔来。不一会儿馅儿没了形,手上,脸上倒竟是战场了。幸好妈妈及时帮忙,我终于从这阵状中脱出身来。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揉面,这才是大工程呢!
我把面粉铺在桌子上,少量多次的加入水搅拌着,妈妈说这样才可以让面粉与水融合。首先让他变成一个小山丘,再在里头挖下小地洞。果真水像长龙般流经小山丘,没一会儿,大伙手牵手,瞬间成了个泥堡垒。这个堡垒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而我愈发觉得好玩。我继续往堡垒里注水,最后,可想而知,面粉竟像粘皮糖一样粘在手上,怎么也下不来了。这场揉面工程真可谓一场大战啊!
我从妈妈揉好的粉团里扯了一些下来,用手揉捏几下搓成一个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圆球中间捏一个空洞,把馅放到空洞里包起来,最后搓成球。小小的汤圆在我手心滚来滚去,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汤圆了,我打开煤气灶,一个个蓝红色的火焰向上冲出,淘气的跳跃着。我先把锅里的水煮开了,再把汤圆轻轻放下去,等汤圆浮起来了就大功告成了。一颗颗汤圆像白玉,像珍珠,让人垂涎三尺。
品尝着汤圆,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次包汤圆告诉我,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并不简单,一个小小的汤圆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关于立冬的一句俗语。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今天中午,妈妈煮了一锅汤圆。妈妈在煮汤圆时,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妈妈怎样煮汤圆。只见,妈妈先将水倒在锅里,等水开了,便将汤圆放入水中,一共煮了十个汤圆。将锅盖盖上,等上几分钟,热气腾腾的汤圆就出锅了。
妈妈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汤圆,于是,我们就开始吃汤圆了。汤圆白白的,还非常的软,就像一个白白的面团。我咬了一口汤圆的皮,里面的黑芝麻磨的馅慢慢的流了出来。汤圆外面的皮滑滑的、软软的、粘粘的,很好吃。随后,我又尝了一下汤圆里面的馅。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也很好吃。软滑的外皮加上里面香甜的馅,让汤圆变得非常的好吃。深的人们的喜爱。汤圆的馅是五花八门的,有豆沙、大枣、芝麻等等。汤圆还是元宵节必要的食品。因为汤圆代表着家庭圆满,而吃汤圆就代表着今年家庭会圆圆满满。
我喜欢吃汤圆,不但因为汤圆很好吃,还因为汤圆代表着家庭圆满。所以我喜欢吃汤圆。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可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点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进食欲。
立冬后,人们在饮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桑葚、桂圆、甲鱼、黑木耳等。饮食宜清淡,要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来避免维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都是立冬后比较适宜的饮食。
此外,冬季养生可以多吃坚果,坚果是指油脂多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
同时,要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腻或过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专家还介绍,如果要食疗,可食用黑芝麻粥、虫草老鸭汤等,可以补益肝肾、滋阴助阳。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因为汤圆象征着团圆。
早上妈妈买了一包芝麻馅的小汤圆,打算当做晚饭吃。
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上,妈妈给我们煮汤圆,一个个小汤圆纷纷掉落在水中,在水里慢慢变大,像一个个珍珠在水里舞蹈。
“你们可以吃几个?”妈妈问我们。“十个。”弟弟大声叫着。我不紧不慢的说:“我可以吃15个。”“我可以吃12个。”表弟说。
“好的。”妈妈拿起汤勺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我小心翼翼地用勺子盛起了一个汤圆,先咬一口,黑黑的黑芝麻从汤圆里溢出来,我急忙把这个汤圆吃掉了。“哇,这个汤圆真是香甜软糯,香而不腻,软而不粘,口感滑嫩,越嚼越香啊!”我看着汤圆赞叹道。“是啊,好香呀!”弟弟也跟着我说。
“弟弟,表弟,你们知道吗?元宵节这一天月亮特别圆。”我跟他们讲起了月亮。表弟和弟弟听到这番话,急忙放下汤圆,去院里看月亮。“真的呀。”表弟说。“是呀。”弟弟也跟着说。
元宵节真是太美妙了,汤圆也烘托了节日的温暖气氛。
每个人都会有她偏爱的节日,倘若你问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那么我一定会坚定的告诉你,我最喜欢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每年的元宵节都会给我不同的经历和感受,然而每一年的元宵节我都过的很开心也很难忘。对于去年的元宵节单单对我来说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
提到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还没到来,因此我只能怀念去年的元宵节了。去年的元宵节我实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的元宵不是向家里那种从超市里买来的,速冻的汤圆不好吃。外婆家的探员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我就亲手做了汤圆了。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十分得快乐。我们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汤圆。妈妈做的汤圆特别好。汤圆又白又圆,看起来使人垂涎欲滴。汤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原来它长得圆圆的,又有汤,所以叫汤圆。
接着我们就开始吃汤圆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汤圆,吃起来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极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几个。吃完饭,我们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提着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街,小灯笼的灯光将大地照的亮极了,将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