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到最多的是学习者的声音。
2、教师通过谈话试图发现儿童的想法。
3、儿童之间相互交谈。
4、儿童有时间去思考。
5、话题与儿童兴趣、探索、疑问相关。
6对话被记录、解读以发现其中透露出的儿童的想法。
7、对话被用来拓宽儿童的思维。
梭子鱼仗着自己的锋利牙齿,竟想干干猫类的那行活计。也许猫的职业使他眼红,也许他已把鱼肉吃腻。梭子鱼求猫带他去粮仓捕鼠,猫儿好心把他劝阻:“何必呢,梭子鱼!这种事情对你并不适宜。如果弄得不好,可要惹人耻笑。俗话说得不差,事情只怕行家。”
“老鼠算什么稀奇!我还逮过棘鲈。”
“好吧!我们现在就去,正好是良辰吉时。”
他们去到粮仓,各自在那里伺伏。猫儿干得可真得意。肚子吃得饱饱的,前去看望他的朋友梭子鱼。啊,那可怜的梭子鱼!躺在那里只剩了一口气,尾巴已叫群鼠咬去。猫儿见他动弹不得,好不容易把他拖回水池。
真有意思,梭子鱼,你可要接受真理,以后放聪明点儿,不要再去捕鼠。
1、 教师用“提问—回答”的模式控制着对话。
2、 对话仅仅是从教师指向儿童、再从儿童返回教师。
3、 问题使对话走向对话题的单向思考,或走向一个“正确的”回答。
4、 教师内心给儿童的想法做上“对”或“错”的记号。
5、 教师用一个既定的对于儿童的指挥和命令来控制学习情境的各个方面(这被称作单向对话)
6、 教师因为不理解儿童而忽视他们的想法。
7、 教师在进入下一个环节前不会给儿童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充分解释他们自己的想法。
8、 为了严格按照计划好的安排或教师自己的进程,对话变得十分仓促。
对照这些,还真发现总结的挺对的。真应了书中的那句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怎么能发现孩子是如何看待、认识世界的呢?儿童怎么你能相信他们的观点在生活中对成人同样重要?儿童提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问题或是探索他们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哪里?”
说明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这就决定了说明文的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一是真实。对事物有关知识的说明不能夸大或缩小,更不能弄虑作假,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是准确。准确也是真实,但它重在选用词语的恰如其分上。第三是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罗苏,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第四是周密。所谓周密,就是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第五是客观。所谓客观,指在语言表达中,不能携带作者的思想感情。它要求无褒无贬,冷静地观察事物,用平实地语言进行表达。这一点,正好同记叙的语言形成对比。记叙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情感性,而说明的语言则无需表达作者的感情。如果说有感情的话,也只能说是零度感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