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早晨,虽有些许阳光,可占了更多天空的却是那厚重的云层。这云层如千斤重担,压在人们的心头,仿佛连呼吸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去爬山上坟了。
来到我家的坟地,更觉得心情低落,坟周遭全都充斥着杂草和不知从哪儿飘来的塑料袋,坟前都散乱的摆着上一次上坟留下的纸钱以及早已干透、又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残败祭品。有的已经完全掉色,扭曲得不成样子了,看着它们,心情也愈发沉重了。
所以上坟的第一步,便是打扫了:拿刀把坟前多余的枝条砍掉,把老旧的祭品扫到一边,在周围的松树上扯下几束松针铺在坟头,再插上新的香……
打扫卫生时总能感到心情舒畅,因为帮助别人(即便他们已故)总会觉得舒心。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已经将坟翻新了一遍。看着这些已故亲人们的“居所”重新变得整洁,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对一座坟感到好奇,它看起来不是很陈旧,无论是石料还是土质都比其他的坟新。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小舅,实在是可惜啊!”我正准备开口,妈妈又说:“年纪还轻就不在了,因为车祸……”我们都沉默了,在心底默默缅怀他,伤感又一次涌了上来。
下山的时候,我发现阳光已经穿过厚重的云层,洒在了地面上,我内心的阴霾也逐渐散去了,沐浴在阳光里,这个清明节似乎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
过去的终将过去。祭奠死者是为了让生者更加珍惜现在的生命。我们在缅怀死者的同时,也要更加精彩的活着。
忽然想到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我们牢记逝者,也是对他们爱的一种体现。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
荡秋千。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
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
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
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整整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悄地停住了。雨后初晴,碧空如洗。在晨练的时间,我选择了上山,借以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心灵。
四周漫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我久已疲惫的精神为之一震。那崭新的、圆圆的、亮亮的、润润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漫天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走不多远,我的衣服已经感觉湿漉漉的,真可谓“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
人称树林歌唱家的小鸟,倏的一声,从一个枝头飞到另一个枝头,抖落了颗颗“珍珠”,它们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婉转的歌声使人为之陶醉。也许是“鸟鸣山更幽”的缘故,树林愈发显得清幽了。
晨雾像乳白色的薄纱,是我心中的幻想,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挡住了我的视线,给我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山衬着雾,雾笼着山,白色透着绿色,绿色浸着白色,像是清秀典雅的山水画。苍山似乎还没有睡醒,依旧沉浸在梦的喜悦中。
渐渐的,山林揭开了那层层面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看着看着,山林已穿上了绿长衫,晨光围绕着它,显得更加美丽。这里属于我,是我一个人的天地。
透过树叶的间隙,霞光执着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经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中一般。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仿佛变成了花丛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不知是我融入了山林美妙中还是山林融入了我的心中。似乎我在旷野中蓝天上翱翔,在我的小天中陶醉这难得的情。
此时此刻,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甜甜的清新的空气就满足了。
我爱这山林之晨。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人类发出了一个警告!人类应当怎样生活?怎样保护生态环境?怎样维护生活环境?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们渴望着得到改善。所幸,在我们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已经将环境保护意识放在了城市发展的首位,大手笔的城市绿地正迅速装扮我们的家园。
在徐家汇的商业中心,有一座既宽阔又美丽的街心花园。她西起天平路,东至宛平路,北邻衡山路,南接肇家浜路。占地面积达几平方公里,她就像城市的肺叶,给人们带来新鲜氧气。从远处看去,她就像是一座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
当你走进这座花园,无不被这美丽的景色所感染,无不为这巧夺天工的布局而惊讶。你看,一座天桥贯穿整个花园,桥的一边是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河边是亭台楼阁,河上有精致的小桥,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幸福的人们在“天堂”。桥的另一边则是由树木、花草组成的陆地景区,与河边的景色有着鲜明的对比,却又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有时间,就在公园细细品味吧。你听,美妙动人的背景音乐伴随在你的耳旁,无任你走到花园的哪个角落,都可以听到;你听那“哗哗哗……”的是瀑布声,犹如竖琴拌着天使的歌声;你再听,在人们的话语中可以听到鸟儿在歌唱。你看,学生们正在河塘举行航模比赛,引得河中的红鲤鱼一个劲地跳出水面;你看那一大群人把亭子挤得满满的,正在观赏老爷爷的书法;你再看,那爷孙俩正在为一盘棋的输赢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当你想离开花园时,请别忘了,到天桥上去站一站,那会是另一种享受,徐家汇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你再向远处看看,高楼林立,会把你一下子从鸟语花香的情景中,拉倒浓厚的现代化商业气息中来,但那时,你已充满了精神活力。请记住吧:“徐家汇花园”
西湖,一个对于大家来说十分熟悉的名字。在我得印象中,它是多么得美丽、婀娜多姿。
我走进了西湖的大门,没多久就来到了十大名景之一——花港观鱼。其中,我最喜欢公园中偏南处的红鱼池,只见池岸曲折自然,那鱼池中的数千条鱼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它们是那样可爱,迷人。
从花港观鱼出来,便是著名的“苏堤”了。苏堤全长近三千米,两岸杨柳千姿百态,抬眼望去,西湖笼罩着一片雾气,就像一位美人,忸忸怩怩,欲迎欲拒。
走过苏堤,我又来到了岳庙前左侧的“曲园风荷”。曲园风荷中最引我瞩目的是大小池中那上百品种的荷花。你瞧,水面上满是荷花,每一朵都有着不同的姿势。你看,池上架了几座小桥,从上面走过,就如同在荷花中漫步一样。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观赏完荷花后,最后我又乘着小船游赏了我最喜欢的景点——三潭映月。只见湖面如镜,楼台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影互相倒映,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仙境。远远望去,只见西湖静静的水面上三座呈三角形分布的宝塔,造型别致优美,巧夺天工。塔顶如葫芦,塔身呈球形,与对面山上的宝淑塔遥相呼应,别有一番情趣!如果是晚上来此,一定能见到一轮明月倒映在三座宝塔之间。湖面广得很,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游船,荡来荡去,是远时近。难怪人们常说:“如果西湖是位仙女,那么曲园风荷,花港观鱼就是仙女手中的彩带,而三潭映月就是仙女身上那璀璨耀眼的明珠。”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但我却依依不舍。西湖可真使人流连忘返!
拟人要用得形象、准确,妙如神助。
示例:
1.老舍先生在《林海》中这样描绘兴安岭—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摔为裙,还穿着绣花鞍。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陈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兴安岭都人模人样地披衫挂裙了。小花竟身着艳装呼朋引伴了,蝴蝶也像模像样地做客了。你说景物“活”了没?
2.杨柳同学在《晨雾》中这样写雾—
走在上学的路上,雾好像跟我捉迷藏似的把我团团围住,一会儿闪开,一会儿聚拢。我就好像童话故事中腾云驾雾的神仙。
在雾的陪伴下,我来到了了学校教学楼前。我们班的教室仿佛也害羞地躲了起。
来……
我去寻找雾的踪迹,但是雾不见了!我向四周大声喊:“雾,你到哪儿去了?”
小作者把雾当做了一位调皮的小朋友,还与她嬉戏玩耍呢!这种亲切的感受,让所描写的景物更加美妙动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